分享

文小伟 | 最念豆花泡馍香

 时光捡漏 2022-11-13 发布于陕西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陕西美食,大家最先肯定想到羊肉泡馍。我却一次都没吃过,因为豆花泡馍始终占据着我的味蕾。

豆花泡馍是家乡特色小吃,坊间有“吃了豆花泡馍,才算走过古都凤翔”的说法。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先选上等黄豆,用水浸泡,后用石磨推,再用细萝过,过的时候还得用火烧。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能补充蛋白质,关键养胃,深受喜爱。

9岁那年,有天妈妈早起下地,给我5毛钱,让去吃豆花。起床后,带些烙馍就去了,等了很久才等到一碗豆花泡馍。看着品相一般,但当第一口汤下肚、第一块馍入嘴,从未有过的快感蔓延到浑身每个细胞,很快一大碗一扫而光。从此,对豆花泡馍有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至今还记得卖豆花的老汉叫“晁师老汉”,全镇手艺最好,可惜没流传下来。家庭条件所限,初中毕业前也没吃过几次,每次去陈村街跟集,专吃豆花泡馍。

初二时,班里有个姑娘长的挺俊俏,不乏追求者。后来,听说是“晁师老汉”的孙女,我甚至都幻想:要是娶了她,是不是以后就能天天吃豆花泡馍了。可惜她被别人追走了。我本来成绩一般,考高中都有点吃力,只是因为听说上高中可以天天吃豆花,冲刺一把考上了紫荆中学。

上了紫荆中学,第一次端着切好的锅盔前往食堂,毫不犹豫选择了豆花泡馍。一群人蹲地上有说有笑,吃的很开心,回宿舍路上,一想到每天都能吃豆花泡馍了,幸福的眼泪真在眼窝打转。我一学期不吃几次“大肉泡”。其实,学校的豆花泡馍品质很差,但为了活着就得吃。好多人高中毕业,再不吃豆花泡馍了,吃伤了,可我始终待它如初恋。有时对学校的豆花泡馍不满意了,5点多翻越校门或围墙,去李家堡路口和紫荆街道吃,这事我常干。但翻墙本领不行,第一次翻墙就擦伤了胳膊,好久才恢复。

紫荆中学,有两件事与豆花泡馍有关,令人难忘。

第一件是罢灶事件,为了抵制食堂涨价,大家备好方便面拒绝吃早饭。我没接到消息,早读结束去食堂,一个人孤零零地吃完早饭,还纳闷为啥没人吃饭。回来时差点被人打,当时就想:为了豆花,挨打怕啥。最终我们的努力还是没能挡住食堂涨价。

第二件是我和林强都爱吃豆花泡馍,彼此不服气,常常两个人的大老碗堆成了山。有天去食堂路上碰到田老师,他惊呆了。第一节课,他第一句话是“我们班有些家伙太能吃了”,然后开始讲暴饮暴食的坏处。我起初跟着傻笑,后来发现不对劲,羞愧地低下了头。第二节课又到一班讲到此事,课间大家打听谁是“吃货”。我心里挺高兴,因为可以引起她的注意。

高考失利,去凤中复读,到底是重点高中,豆花泡馍品质好多了。那时,最幸福的是每天蹲着等她出现,吃完再看着她离开。要是那天看不到,豆花泡馍都觉得不香。应该和她去凤翔街道街吃碗正宗豆花泡馍,恐怕再没机会了。

大学每次放假回家,妈妈从不给我准备早饭,因为第一顿必是豆花泡馍,吃的酣畅淋漓。大学最后一个寒假,到陈村街逛,路过一家豆花摊,有人叫我乳名,一看是半年没见的外公,激动坏了。爷孙俩开开心心吃了顿泡馍,那场面至今都觉得无比温馨。几个月后,外公离开了我们。

2016年春节回家,约许久未见的亚东哥准备吃豆花泡馍。他非要弄个仪式感,给我接风洗尘。等我跑到豆花泡馍店里,一大碗豆花泡馍、一份凉皮子,还有250克的西风6年,两兄弟风卷残云,醉了躺了一天,被父母训了整个春节。

如今生活在新疆,这里有美味的大盘鸡、可口的拉条子,还有老道的烤肉,还会想起豆花泡馍。自己跟着抖音在家里做过,以失败告终。听说乌鲁木齐有,来回驱车500公里没吃上,特别遗憾。

我常想豆花泡馍啥时才能来到这座边陲小城,但又怕它来,它来了,家乡就远了!

END
作者简介

文小伟,1987年生,陕西凤翔人,2011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现居新疆克拉玛依,喜欢用文字记录边疆壮美,也愿用心描绘故乡多彩画卷。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