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秦启平:人生的快乐

 当代文摘 2022-11-13 发布于河南


人生的快乐
作者:秦启平(江苏)
大文学家朱自清有句名言:"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戊戌之年,我已步入花甲之年。

六十年的光阴似箭、时光如过雨烟云……我的故乡位于石头城郊区的东门古镇。孩提时,伴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到了青春少年,刚 刚读高中,我才回到了工作在宁夏的父母亲身边生活。

古镇东门依山傍水,有一条全长18公里、400年历史的朱家山母亲河;她连接长江的支流滁河穿越东门镇全境。自古,东门镇就是连接南北通商的水运要塞;当地民风纯朴,文化底蕴特别厚重,爷爷四岁时就上了私塾。青春少年就能做到左右双手打算盘,写的出一手好毛笔字。

我们那时候的小孩子,小学期间,正值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每天的上学,就象农村里放养的“小鸭子"。早上表面上是背个小书包上学校,其实是根本无人问津到处闲逛。有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会去"南京长江大桥"瞅瞅风景。尽管当时的社会如此混乱,那时我不到十岁,处于识文断字的年纪;爷爷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大孙子的教育,常常谆谆教导我:"我们秦家历来就是读书人家,一代又一代的秦家儿女都是读书人,从历史上就属于书香门第。


从此,每天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爷爷总是要叫醒我起床学习的,去拿起一本古诗书籍,他要一字一句教我去背读,尽管我当时并不知道书中的深意。

看到书中整齐的行句,复杂的小方块,简单的线条画;听到爷爷朗朗上口的旋律,我好奇而又懵懂。在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到一个浩瀚的世界。汉字,总共有多少个呢?我并未能去探索理解。那本不算大但厚厚的旧版《新华字典》,除去拼音注释组词,就字而言,能有多少呢?阅读文字,在每一个作者手中,不断排列组合,如魔术般幻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意境……构造出了N个情爱天地,武侠江湖,文化长河,历史盛地……及其整个学术世界。

只要我一拿起一本书,翻阅里面的文字,就仿佛走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可以当旁观者,也可以代入任何角色。 

我喜欢古诗词,文字简洁,悠长渊远……这些从遥远年代走过来的文字,犹如一颗颗小种子,不知什么时候,扎入我的心田,渐渐开花。我随着古诗词,追寻诗情画意的月下;滔滔不绝的江水,五彩斑斓的春夏秋冬,苍凉悲壮的大漠边塞。怀揣着各种情怀、离别、相遇、思乡、怀念祖国、男女之间的情爱……读时,总会幻想出一个个妙不可言的场景,寥寥几行文字,愣是以它奇特的方式,让你欲罢不能。


我喜欢散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我一直认为,散文是古诗的延续,古人用二三十个字描述的情景,我们惟有用散文才可以解读。也只有用散文,才能诠释诗魂,理解并认同。什么叫“诗和远方”,什么叫“诗情画意”?用文字捕捉情感,惟有散文可以做到。家长里短,清浅情怀,以散文铺开,便如糕点上的糖霜,多了委婉与清雅。

我喜欢读小说,文字条理清晰,浩气回肠。如痴如醉看琼瑶的言情小说,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化为女侠,跟着二月河的历史故事中悲悲喜喜,也为围城里的琐碎捧腹开怀,扼腕叹息红楼梦中的女子们。写小说,以旁观者来叙述人生;叙述人生,又何止是一部小说能完成。看小说,悟人生……摘抄文字读多了,总觉得写得好的,就想抄,纯喜欢。

常轻叹,为何,自己会记不起如此美妙的词语,为何,因为自己写不出这么独特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摘抄;是我看书时的一大乐事,现在亦如此。这些文字,或许是某个大家写的,也可能是某个不知名的小作者所书。但是,在我遇见和阅读的那一刻,如电光石火般,直入我的肺腑,直击我的心灵,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于是果断抄下……。留下来日后慢慢回味品尝。现在,偶尔翻及当年的摘抄本,其实就是自己成长过程的回味无穷……

少年时期,注重华丽的辞藻,以此为美,写景写物的都是,还有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没多少阅历,人云亦云。使用大量排比,比喻,拟人,以为这便是好文好句。不过,倒是为我现在熟练使用修辞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青年,走入社会,理想和现实,生存和梦想,有差异,有失落,有欣喜。摘抄的内容,多一些鸡汤,有豪情万丈,信心满怀,不怕失败的豪言壮语,也有关于情感的迷茫,都频频出现在摘抄本里。


现在的摘抄,更多是人生的感悟。人入中年至今为止,想抄的文字,是那些一眼看透人性的文字,如龙应台的,钱钟书的;也有文化性强,而又调皮如顽童的文字,如梁实秋的;大气而又温婉,情感热烈而又沧凉的文字,如余秋雨的文字。她,穿越年代,穿越时空,时时,跃入我的眼帘;文字,也带我穿越了年代,穿越了时空,奔向未来。文字,记录着我的生活心境;文字、也让我看到一个个人生,一份份人生的感悟。时值今天,书写文字我几乎没有间断过。

写日记,却是自始至终再坚持,多少年啊?会写作文时,就开始记日记,三行两行,三段两段。迷惘时写,快乐时写,写下一切认为值得写的东西,文字将我的感情娓娓道来。从来没想过不写,也从来没想过停止写,甚至从来没有想过:为何而写?惟有一个词可以解释,深深的……爱。

我家里的书柜,至今还保存着若干本厚厚的日记本,即使再极少翻看,但一直视为珍宝。仿佛,那些本子,锁住了我美好的年华,挽住了我的青春,留住了我的情感,时间并不能把所有一切带走。

电脑网络的普及,日记本不再增加。我在键盘上敲下一篇篇文章,文章不再是私密日记,存在了QQ空间,好友是可以看到的。初期,游记居多。逢游必写,且一次不止一篇,不管国内国外,图文并茂,引来了朋友们的惊呼,说跟随我的文字,我的图穿,他们如同自己身临其境。或者说,同样的地方,同行的人,只有我一人愿意以数千余文字记录,回味无穷。后来小短篇的流行,微博,朋友圈,我一一玩个遍。小短篇,将文字碎片化,但我依然不愿将就,即使就是几十字,我也极为讲究,字词,节奏,标点,一个也不马虎。节奏感强,风格简炼,就在这个过程形成的。不少朋友说我把日子过成了诗,哪来这么多的诗?谁的生活,不会有鸡飞狗跳,不会有狼狈不堪,不会有惨不忍睹?但是,我愿意,用美好的文字,去装饰自己的心情;用细腻的文字擦去生活的伤痕。在兵 荒马乱的时候,细臭蔷薇。


朋友圈里,我是这么写的:当有野草落入阳台花盆:“不知,你姓甚名谁,也不知,你随谁而来?是贪吃的小鸟?还是淘气的昆虫吗?还是一场不经意的风?您:既然已下定决心扎根了,那么,请继续装点我的阳台!”爬山时:“树树秋声,山山秋色。要走多远,我们才算步入森林呢?我们只叹森林太远了……暂且闲步越秀。蚊虫四扰,挥之不去,手起手落,竟然是自残。

小蜗亦早起,孜孜前行,这般努力,真想牵上它去散个步!”等朋友:“倚窗望雨,不知哪里风向,吹得珠帘微微卷,轻飘曼舞。斟上清茶,淡饮两口,候故人。片刻,佳人翩翩而至,沾一身雨气,嫣然一笑,如雨后俏荷:嗨,好久不见!我们,忘却了时光……”过年回家:“踏来踏去,没有雪,全是水。梅花,管你寻不寻,都在那里。路边,墙角,院间,窗下,全是它的影子。暖日洋洋,暗香隐隐浮动,可转眼间,寒雨淅沥,花瓣儿终作了春泥。说好的煮青梅酒呢?一个声音说:不如打牌!而另一个声音却说:还是躲在被窝里读本书吧!”偶然的机会,入了简书。我舍弃了小短篇,重新静心构思,将一点点感悟,细细梳理成篇。

我重又回到了自己喜欢的状态,早起写文,晚上看书,边看边摘抄。我执念纸质阅读,家里的书柜告急,便清理了博古架,摆上新买的书籍。至于能写成怎样,还真的没有去想过;在文字的海洋里,我会一直向前游、因为她没有终点……不追求彼岸。累的时候,去读几页书,抄几句话,写上几行自己的心得。

总而言之,每天的读书写字;是我用来愉悦自己的终身“情侣”。而在这文字的世界海洋里,我独自静坐一隅,没有孤单;却终于悟出了,自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传世真理。

2022.11.13

最美专栏·原创首发

✿ 作 者 风 采 简 介 ✿

☆☆我叫秦启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了65个春夏秋冬。工作于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中煤大屯公司,大屯检验检测公司,任专职检测员43年,中专毕业。自孩提时我就受到家庭的影响,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喜爱文学。一路走来,先后撰写了几十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早已刊登在《都市晨报》、《宜兴日报》、《无锡日报》、《大屯工人报》等多家报刊上。本刊特邀专栏作者。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