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名氏”捐助苏城灾民回家粮

 苏迷 2022-11-13

《苏州日报》2022年11月05日 B03版

  杨维忠

  清同治四年(1865)五月的一天,苏州城内外所有施粥铺前都贴出一张民间机构的告示,写着:“此处不再施粥,回原籍者可得无名士所捐二十日口粮。”灾民们看到字条都热泪汪汪,终于可以回家了。主持苏城赈灾事宜的乡绅吴大澂也松了一口气。

  吴大澂(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清卿,晚号愙斋,苏州府吴县人。清同治四年,苏北清水潭缺口,无数村庄被淹没,百姓四散逃荒,约有数万苏北灾民涌入苏州城,一时城内随处可见嗷嗷待哺的饥民。当地府衙财力不达,不打算收留这批难民,贴出告示令他们自谋生路,并准备派兵丁把灾民押送回原籍。告示一出,市民指责,灾民骚动,苏州城内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这时,一位30刚出头的青年人站了出来,他说:“苏北灾民,亦为吾等父老乡亲,汝等怎可见死不救乎?”此人名吴大澂,31岁,此时正好赴京参加礼部试落榜回家,看到满城灾民奄奄一息,官府又置之不理,他作为地方乡绅的代表,站出来主持赈灾事宜。吴大澂的义举得到了苏城乡绅的响应和支持,当地许多店铺、商号、作坊老板都主动参加,众议在城内设立粥铺,赈济苏北数万难民。经过大家商议,在苏州城隍庙设立公所,留养1800多名难民,同时,再在苏城内外设12处粥铺,每日为灾民施粥。

  这年十一月初,苏城各处粥铺开始施粥,每天都有大批难民前来领粥,苏城百姓的善举救活了数以万计的苏北灾民。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原来不少商议时落实的赈灾款,因各种原因收不上来,粥铺难以为继,坚持到第二年春天,各处粥店实在开不下去了,只得停办。吴大澂令人贴出告示:此处不再施粥,每人给二十日口粮,大家回原籍自救。

  告示是贴出去了,但数万灾民20天的口粮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哪里去筹这笔钱呢?吴大澂找城内一些关系较好且有点经济实力的店主商议,能否大家凑凑,帮助苏北灾民渡过难关。可这些老板不是答非所问敷衍着说些客套话,就是说店铺生意不景气哭穷捐不出赈灾款。这是几万条人命关天的大事,一点也拖延不得,吴大澂一时急火攻心病倒了。友人翁亦泉来家看望他,吴大澂说出心中的难处,翁亦泉听后没作声,走时说了一句:“让我来想想办法,也为赈灾出点力。”第二天上午,苏城内外粥铺门前都贴出了一张红纸,写着无名士捐助灾民回家粮之事,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这位无名士名翁亦泉,是苏州荣义号布店的老板。荣义号布店是苏州城内的一家中等店铺,资金有限,翁亦泉回店一盘账,支付数万灾民回家二十日的口粮款缺口很大。但话已说出去了,他一咬牙,连夜把布店盘给了别人,凑足了这笔赈灾款。吴大澂得知后,批评翁亦泉不应该这样做。翁亦泉说:“布店关了可再开,可数万灾民回家的口粮一点也不能拖。”翁亦泉赈灾有个要求,不公布他的姓名,只说是无名士捐助。吴大澂问他为何不愿留名。翁亦泉说,赈灾也是商人的本分,不留名姓,不图回报是应该的。后来,吴大澂在他的自传笔记《愙斋自订年谱》中记载了这件事。

  翁亦泉祖上为洞庭东山翁巷人,世代以经商为务,后来一支迁居吴江平望。清代大臣、光绪帝师翁同龢在《翁氏世谱》序中曰:“吾翁氏随宋南渡,其一支居吴之洞庭东山,在平望者洞庭所分支也。”翁亦泉的赈灾义举得到了社会的称赞,清同治进士翰林院编修汪鸣銮在《翁氏家祠碑记》记载道:“翁家不过中人之产,翁君亦泉勤于治生,居恒俭约自待,无世俗心,好与人,交友必诚必信,人皆以君子称之。”该碑原立于东山翁巷翁家祠堂内,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

  吴大澂在《愙斋自订年谱》中还记有两件巧事,也可以说是好人有好报的趣闻。一件是他在苏州城主持赈灾后,这一年他多年失明的母亲韩氏忽然复明,全家高兴之余都说是她儿子赈灾的回报。另一件是翁亦泉之子翁绶祺被举为当地的孝廉,光绪十七年(1891)考中举人,官至广西桂林知府。翁绶祺文武双全,遇事好谋略,光绪二十年(1894),经吴大澂奏请朝廷,翁绶祺调入其麾下,赴辽东前线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抗击日军侵略,失利后南归。后来他潜心学问,工诗文,酷嗜金石书画,尤精鉴古,善画山水。翁同龢在日记中赞之:“此子书画俱可,好聚金石,治经史美才也。”翁绶祺之子翁端午亦精书画,善京昆,工旦行,对京剧颇具造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