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当今,文学立场、政治立场、道德立场是不可能脱离的

 123xyz123 2022-11-14

有人说:'站在文学的立场,道德的立场,政治的立场,这三者不一致,文学是弱者,往往被道德或政治绑架。

我认为,在现阶段,只存在不同的文学立场。而文学立场,都与政治立场、道德立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三者是不可能脱离的。同一文学立场,与其政治立场、道德立场也是一致的。

只有把文学立场局限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立场,反对唯物史观的文学立场,才把三者孤立起来。实际上是要以'政治、道德绑架',来否认唯物史观的文学立场,维护还不允许批评和揭露唯心史观的文学立场。

从总体上讲,文学是用语言艺术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属意识形态之一。这种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与作者主观情感一致。有倾向性。文学的立场本身就有作者情感。作者情感是世界观、立场、观点、方法决定的。它又属意识形态,与政治、道德关系密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经济基础。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源于生活,扎根人民,写出属于人民的作品,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

这里,文学立场、政治立场、道德立场是一致的,没有强弱和绑架。

文学立场违背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立场,我们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评,这也是文学创作不同立场的争鸣。

把文学立场、政治立场、道德立场孤立起来或对立起来的观点,实际上与纯文学、纯人性创作、作家'唯我'的自由创作(也叫自我的自我创作),脱离政治的创作等观点是一致的。

即文学要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作家要怎么写就怎么写,还都真实、正确,不能站在政治立场和道德立场去看文学,评文学,站在政治和道德立场上去看去评是'绑架',就是对文学的一种无端指责和束缚。

这是唯心主义的自以为是。客观上这种'孤立'论、'强弱'论、'绑架'论不成立。

一、文学本身就有政治和道德。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就以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当代作家写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的小说,现实社会中人和事,有多少不带道德、政治的,特别是大的事情,可以说没有不带政治和道德的。那么文学作品中本身就有政治和道德。

二、作家也有政治和道德。就是那些讲自己超阶级超政治越党派超国界、为人类、写人性的作家,他们有为'全人类'接受和欢迎、服务的作品吗?现实主义文学有没政治、没道德的'纯'文学吗?自以为是不能欺骗天下人。

今天作家是社会上的人,都有世界观,有自己立场、情感。作品是作家写的,他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有他的思想,有他的情感和立场的倾向。

三、以'为人民'和'为人类'这两种文学立场为例,看看文学立场与政治立场、道德立场能否脱离。

'为人民'的文学立场,是唯物史观的文学立场。他公开声明文学是意识形态,有立场、观点,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情感与人民一致,选材、概括、升华,包括小说的虚构、夸张等都要'为人民',旗帜鲜明地不要为敌人服务。

这与当今的政治、道德一致,何来孤立、强弱、和绑架。

'为人类'扩大了'为'的服务对象,可是,人类中不仅人民,就有中立派,但总还有敌人,国际有反华反共势力和反共意识形态,国内也有敌人和腐朽落后意识形态。

站在'为人类'的文学的立场是否可以为所欲为,政治照写,道德照讲,但不能揭不能批,谁揭批就是用政治立场、道德立场的强势去欺人,去绑架,只有他这种文学观才是唯一正确的,才叫文学立场,他这种文学立场可以绑架道德和政治,至高无上,就有为敌人,写低俗,也揭批不得。

说明白点,就以要以唯心史观的'为人类'文学立场取代唯物史观的'为人民'文学立场。

四、读者、评论者也有不同的文学立场,有不同的道德和政治,不同的意识形态。

读者、评论者与作家作品的文学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一致时,会产生共鸣,夸奖。

不同文学立场当然反对和批评。

无论赞和批,文学立场、政治立场、道德立场脱离不了,这三者之间不存在'强弱'、'绑架'。

各有各的文学立场。文学立场与政治立场、道德立场密不可分。这道德和政治,不同国家、党派、作家、读者、评论者的意识形态也不一致,这很正常,关键在于哪个文学立场是正确的。

这种'正确'的区分,本身就有对立的立场,也就是上面讲的唯心主义的为人类、纯人性、脱离政治等纯文学立场,还是坚持唯物史观的源于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写出属于人民的文学立场。

以具体作品为例。比如《丰乳肥臀》,那里也有政治、道德。瑞典文学院看中,颁奖词中,也不是纯艺术的评论。

作品中写了政治,道德,颁奖词评价也有政治、道德,读者、评论者自然也能以政治和道德加以评议。

不能说书中可以随心所欲写政治、写道德,读者不能在'评书'涉及政治和道德,那岂不成这书的文学立场(绑架代替政治和道德,只有赞成赞颂。

不同意的人以自己的文学立场,对书中的政治、道德,也以政治或道德来评议书中的政治和道德,不可避免又理所当然。如把这叫做强势绑架,事实上就是不准评议这书了。

文学立场的强弱,要看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需社会检验和人民评判的。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有鲜明的文学立场,里面也有政治、道德,也有人指责那里的战场场面残酷。也有人想推翻它的文学立场。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也有人认为不科学要移出教材。有人对红色经典文学不也说三道四,难道这里没有政治立场和道德立场吗?

只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文学观(唯心史观)才把文学和政治道德人为孤立起来,文学中明明也有政治立场也有道德立场,或是因为政治立场和道德立场不正确,不让人们评议批评,而自以为是地讲自己作品是脱离政治最人性的纯文学。

说白了,就是它的文学立场,就是作家写了算的立场。包含一切,至高无上,唯'我'正确。害怕揭批,不让揭批。

在当今,坚持唯物史观,真正为人民的文学立场,是不怕揭批的,不存什么政治道德立场的强势和绑架,三者是一致的。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学立场,只要你也是'为人民'的政治立场、道德立场,站在一个立场上,没有强弱和绑架。它也不怕不同文学立场的揭露和批评。因为它是唯物史观的为人民的文学立场,是与人民一致的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