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背1首方歌:大黄黄连泻心汤

 为什么73 2022-11-14
图片

你愿意每天背一首方歌吗?

欢迎写到留言区:

已读,坚持第    天,答案为      

条文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析

大黄黄连泻心汤这两个药都是苦寒的。大黄有点儿泻性,以荡涤肠胃,能破热结的,黄连能够清热,但是它又是厚肠胃的。

在这个剂型里用麻沸汤“二升渍之”,就是翻滚的开水,开水就叫麻沸汤,“渍之”就是浸泡大黄、黄连,泡的时间不要长。“须臾”就是片刻,片刻之间,时间就是很短了。“去滓”,就是把大黄、黄连的渣子去掉。然后就喝泡的药汤,“分温再服”。

为什么要泡?因为大黄、黄连为苦寒涌泄、苦寒泻下之品。心下痞是热邪痞,是个【         】的痞塞,没有实在的物互相凝结,还不能够泻下。

如果不用苦寒药,怎么能把热气、热邪给它消除?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张仲景就用泡药、渍药的方法,“取其气而保其味”,就是取大黄、黄连的寒凉之性而保其味。

泡的时间很短,苦味不太厉害,因为苦才泄,这样就能够治心下的痞热,也不至于很泻下。——《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