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人和人最重要的分界点

 HAINABAICHIAN 2022-11-14
本文首发于 知识星球,公号用于发布部分星球内容。

职业关系,接触到了各个年龄段的各种职业发展问题,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和人的分界点,在这个分界点之后,人和人的差异无比巨大,简直可以用无法跨越的鸿沟来形容了。

这个差异取决于,在20-30岁这个时间段,做了什么选择,以及把时间花在哪。

这事儿其实在前阵子的文章中也提到过,这篇:普通人的10年黄金窗口期不要错过

这个时间段,是普通人非常珍贵的时间段,因为这时候你父母大概率没啥毛病,然后你没结婚生孩子,压力没那么大,负担没那么重,你还可以做尝试。

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积累期。

同样家庭背景都差不多两个人,都没有富老爸,工作生活也都看起来差不多,大多数人在28岁之前,看起来差异是不大的。

但是20-28岁之间不同的积累和行动,会导致在28-35岁这个时间,人和人之间有特别显著的分化,一类人的发展,会发展到另一类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有点类似于经济学里的K型分化那个概念。

一旦你在这个时间内,在你压上婚姻、孩子、老年人生病这些大山之前,突破自己的阈值了,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你明白做啥事儿是长期吃饭本事,你开始目标和路径都明确,做有效的积累了。你就逃脱升天了。

未来日子会越来越好,大概率不会变差。

反过来,一旦你没搞定这些问题,那基本上很难翻盘了。

20-30岁工作不努力,也不思考,也不独立,工作就会越来越难,然后你自立不了思考不也不独立,你的婚姻选择不仅会少,而且会因为脑袋不清楚选错人。

婚姻没搞好,对于普通人来说,你离的成本太大,很多人就是忍着,然后娘的孩子又来了。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就属于所有问题揉在一起的叠加态,你自己的问题还没搞清楚,下一代人的吃饭教育和老年人的生病问题就来了。

以前我还老说一个话呢,我说想努力啥时候开始都不晚,现在这话我可不敢说了,虽然理论上确认如此,但现在想想,这些在黄金时间没解决的问题,叠加到一块就真的挺难的。

尽早把自己整明白,未来就有各种可能。早年不努力,相当于别人在努力攀爬新的高峰的时候,你这还没从坑里爬出来呢,这就可能性不太多。

其实过这一生,就跟过一天特像。你要是起一个大早,把工作都给干完了,你一整天都特别爽,特别从容,然后心态也特好。

要是上午这时间效率高的时候你玩过去了,把活儿都放在下午状态不好的时候干,那就比较难。

上午一小时干完的事儿,你下午就得干4小时,然后这下午还一堆人找你,你更静不下心,然后别人晚上就剩下玩了,而你还在补习呢,这时候你精力早就特别不好特别丧了,效率也特别低,干活儿稀稀拉拉的黏黏糊糊的,剩下的都是苦楚。

总之,一天也好,一生也罢,在精神头比较好的时候,把复杂的大块工作都给搞定,后面会比较舒服。

不然就不得不进入那种,总被工作,各种事情追着跑无比狼狈的状态,那样剩下的日子可就都是灰暗了。

为啥我说到了28-35岁这个阶段,普通人之间的分化才会明显,因为这之前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尝试和思考。在漫长的积累期,是显不出来差别的。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关键的时间点,是大致21-28岁这个时间点,你接触了哪些信息,你是否开始认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懂得搞清楚自己喜欢啥擅长啥,搞清楚什么才是长期吃饭的本事。

前两天不是还发了篇文章嘛,事实上这个年龄区间的人,还有很多人在卷学历呢,这篇再翻出来大家看一下好了:不要再无脑卷学历了

要知道,找到职业长期发展坐标,这本身就是一个超级难的事情。我们就说普通人啊,那些颇有家资,有牛逼家长当辅导员的人咱不说。

普通人,你见过有几个人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特别明白长期职业发展是啥,凤毛麟角这词来形容我都嫌多。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就要明白这事儿需要时间。

所谓为了让自己是普通人K型分化中往上扬的那一支,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办法。我一说大家都能理解啥意思,都是最朴素简单的道理。

第一,你要晚结婚生孩子,这是在给自己赢来时间。

做尝试,做探索,多看书,多见人,认识和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商业,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你越能扩充自己的时间,就越有优势。

所以我确实不建议早结婚。

第二,不断地增加单位时间内自己的信息质量。

既然时间是一定的,大致就是十几年的时间(或多或少)那么时间是个相当的定量,那么只有另一个因素可以使劲儿了。

那就是单位时间内你接触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儿,你会得到怎样的信息质量。

大白话说就是(其实这事儿平时我也提到很多次了),就是如果你脑袋不清楚,那么你要有意识和有经验的过来人聊,免费的也好,付费的也罢,要用过来人的经验帮今天的自己做选择。

这才叫拿着攻略打人生这场游戏。你不看攻略,而别人看了,结果就是别人过关斩将,然后你随便有个什么坑你还就一条命,很快就挂了。

普通人要干的事情,我提到的,这里面没有任何歪门邪道的东西。总结来说就三件事:

第一,要重视尤其是21-28岁的这段时间,要在这段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职业。要开拓自己的事业,要有能让自己长期吃饭的本事,这个本事不会因为你年龄变大,身体变差而贬值。

第二,给尽可能地自己延长可思考、尝试的时间,如果你有一份工作,也不要太用力,因为那样你都是在丰满资本家的钱包。还有就是别着急结婚生孩子。

第三,努力增加自己的信息质量。去见人,不管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有意识用过来人的经验帮自己做选择,给自己指路,支招,帮自己梳理清楚方向,把目标和路径都给搞清楚。

以上,就是导致不同的普通人未来出现K型分化内里的最核心因素。

只不过大家普遍不愿意用更细致的眼睛去分析这里面的道道,大家更愿意用模糊的,粗暴的概述性描述说这是别人运气好,之类的话来掩盖或忽视自己脑袋就是不清楚的残酷事实。

明白这里面的道道之后,真的没什么可特别的,就是珍惜时间,并且有意识给自己延长时间,和接触好的信息,以及去做尝试,仅此啊。

当你明白这些底层的东西也愿意做,你就很难输了。就算不会特别好,也绝对不会特别差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最近还跟一个22岁的小同学说,你最有优势的地方是:你年轻,你有时间。同龄人还傻玩的时候,你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