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富兰︱《本来闵行》:提纲挈领勾勒闵行历史文化之精要

 明日大雪飘 2022-11-14

闵行,位于上海陆地版图的中央,这里堪称“上海之心”;5000年前的先民活动孕育马桥文化,这里是“上海之本”;脱胎于有700年历史的上海县,这里有“上海之名”。

在新闵行区建区三十周年之际,《本来闵行》一书用简练的文字和大量的历史图片,把浩如烟海的地方志书文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地情读本,让更多人快速了解闵行,探寻闵行发展进步的精神品格,感悟这片土地的人文情怀,获得踔厉前行的能量动力,推动闵行悠久历史在发掘保护利用中接续传播。

图片

图片

《本来闵行》

吴玉林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图片

闵行区,是上海市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马桥文化在闵行,遗存着上海五千年考古文化,海派文化根脉所系,有“上海”之实;闵行区的前身上海县,有“上海”之名,名与实皆具。近年来,闵行区政协为弘扬海派文化,极力打造“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选材丰富,内容宏富,文辞优美,我是很赞佩闵行区政协主事者的眼光,不要小看了这一大摞子丛书,飞瀑直下,必有深潭,千辛万苦搜集起来的闵行地方文史资料,众多学人的辛勤著述,必将成为上海深化改革开放,走向美好未来的“本钱”。
图片
吴泾镇塘湾老街
正因为如此,当闵行区政协委员吴玉林将他的新作《本来闵行》校样发给我看时,顿觉眼前一亮,就一口气将它读完,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闵行这块热土也倍感亲切了。先说几句题外的话,说起来我也是与闵行有缘,虽然出生在徐家汇,可将近五十年前我大学毕业入职于吴泾化工厂,地处上海县的吴泾塘桥,后来我相继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传播学院与社会发展学院教书,赶上学校的发展,又从中山北路迁徙到闵行校区,校区的位置也在吴泾附近。我曾经开玩笑地与朋友们说过,入职在上海县,退休又在闵行区,一生画了一个圆,奋斗几十年还是在闵行原地转悠,人的命运是如此不可思议!是不是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安排?我不知道。只能说是缘分使然,故土难离。
图片
20世纪50年代七宝镇蒲汇塘沿岸民居
是的,闵行应该是我的故土,当时过了漕溪路过了凯旋路就是一片农田,徐汇区与上海县紧挨着,我上中学时,同学有不少是居住在漕河泾、龙华一带的农民子弟,他们当时说本地话,穿土布条纹的衣服,不爱多说话,却与我谈得来,我们一起下乡“三抢”劳动,一起吃“大锅饭”,一起去七宝捉蟋蟀,捉知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母亲带着我去小闸弄买米;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去蒲汇塘河畔“打猪草”,为此还损失了我祖父留下来的一把不锈钢镰刀……闵行留存着我青少年时期太多的记忆。
图片
▲20世纪80年代的闵行老街
《本来闵行》是首部闵行简史,很系统地介绍了闵行区的建置沿革、风土物产、人情世故,而且写得很通俗。作者是马桥人,长期从事上海本土文化的研究,近年来又担纲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的编撰负责人,故而十分熟稔地方文化掌故和史料,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清光绪年间流行的民间小调《三十六码头》:“正月梅花开来心里黄,上洋首镇算闵行,东西黄浦多通畅,客商船只进出忙。”正是昔日闵行老街繁盛景象的写照。而这些在本书中都有具体的描述。

这块风水宝地,田野阡陌、炊烟人家,梅陇、莘庄、七宝、颛桥、江川……见证着大上海的风华岁月;四季轮回,书写了时代的新旧更迭,读了《本来闵行》,启发我产生了不少联想与思考,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其一,不要说行政者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作用,其实有时候当政者的一个念头可能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上海从公元1074年立镇,1292年立县,民国政府成立后,特别是在1927年起酝酿将崛起的上海设立为上海特别市,由中央政府直辖,如果那个时候,顺带将老上海县城一起带进来,上海县完全升华成上海特别市,也就没有后面上海县治的艰辛迁徙了,可是当时的地方政府,都从各自利益考量,拗着不放,无奈的国民政府,只得在设立上海特别市的同时,保留了“上海县治”,自此以后,上海便形成了“上海市”与“上海县”“市县分治”并列共存的奇特景观,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上海市就是中心城区。1958年1月17日,中央决定将原属江苏省的上海县、嘉定县、宝山县划为上海管辖。后又将松江县、川沙县、南汇县、奉贤县、金山县、青浦县、崇明县划为上海范围。此事可见人民政府为人民与旧时代行政当权者的利益博弈形成鲜明的对照。

其二,历史有时真会开玩笑,上海县本是上海市的母体,百年来老母亲历经风雨沧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仿佛游子回归,又成为上海市的一部分。1992年,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大潮澎湃,上海县和原闵行区“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闵行区,直叫人有一种“老来得子”的唏嘘。细细想,历史行政的划来划去,社会风云的变来变去,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所以,我读书名“本来闵行”,倒是读出了会心一笑,说今闵行区是“上海之本”,并不是过誉之词。
图片
1960年马桥遗址第一次挖掘现场
其三,本书从上海成陆和马桥文化说起,马桥文化的组成以南方印纹陶传统为主,同时融合了本地因素、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以及山东半岛的岳石文化等多种文化,它反映了马桥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多元文化的特色,如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都是古代上海文化的根脉所系。这三大古文化,好像是构成“沪”字的三点水,缺一不可,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共同形成了上海文化的源头”。书中关于闵行区历史脉络的把握,特别是有关“上海县”的介绍上,着笔还是很审慎的,从马桥到闵行五千年历史交待,虽然有点简略,还是能够保持这个主线,并努力使之始终清晰。对于千百年来建置沿革等细节问题,特别是关于上海县数度迁徙等若干细节问题的表述,对当今存在争议的介绍以及作者本人的观点,说法还是公允与实事求是的,至少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留下了一些基本的线索。

其四,关于战国时代的春申君与上海,尽管春申君开凿黄浦江属于民间传说,但上海这块土地,自立县后,便被深深地打上了春申的烙印却是事实,后人又常以“申”“申江”作为上海的代称。本书对于闵行地区与春申君联系,叙述也是很出彩的。春申君黄歇其人,受封江东吴地后开疆拓土,他和他的族人在这里经营了十年,最大的功绩就是治水,兴修水利,改造农田,使太湖流域得到良好的开发治理,同时还为吴越之地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制造农业生产器械,尤其在上海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明和水上航运文明。也正因为此,由于文化积淀,民众中形成了一系列春申君信俗,而当地文人更是留下了不少歌咏春申君的诗词,表达着当地人民和后世的敬仰。久而久之,“春申”一词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合楚文化、吴越文化和中原文化,同时反映了上海的古代文化特征。对于闵行先民的这种情感也是值得尊重的。
图片
位于莘庄镇名都路85号的春申文化广场
最后说说本书的谋篇布局和题材结构,我也很喜欢这种风格,行文很流畅,标题也做得有“文学味”:“棉白菜绿是吾乡”“七分吴,三分越”“出门半里就是河”……语言生动,不像有的关于一方水土的图书,写得很生涩,从概念到概念,让人不忍卒读。这还是因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文风朴实,值得点赞。或许是作者注意到当今读图时代的特点,书中配发了大量精美的历史图片和示意图,以佐文字理解,也是本书的一个看点。

多年来我自己在学习研读地方文化史料时,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将一地的历史文化放在一个更大的全局来考量,保持一种客观的眼光和学养至为重要。历史地理和行政地理一直处于变动不居之中,学人的视野、眼界和格局交关重要,那种坐井观天式的治学方法,或者一味拔高本地、贬损他乡,或者“老子天下第一”的蛮横,在新时代是走不远的。

如今,上海的很多年轻人对上海的历史已经不甚了然了,更有大量“新上海人”对上海,对闵行的懵懂无知,这本《本来闵行》如同闵行区一篇精彩的导游词,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它的历史文化精要之所在;最能体现闵行主体特色和特点的系统看点;当可以提振我们对上海土地记忆和地方文化事业的高速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