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岐码头史话

 菖蒲泛舟 2022-11-14
张存金 文/
  在闽江边松软的沙滩上,急于出行的人们,或肩挑重担,或手提行李,或推着单车,匆匆赶往渡船停靠的“码头”,翘首等待对岸的渡船。渡船靠岸时,船老大用一块厚木板架在船与沙滩之间,岸边的人们于是争先恐后地涌上甲板……收起木板、关上栏门、收取费用后,船老大驾船驶离“码头”。出行的人们靠着甲板边简易的栅栏,颤颤悠悠地向目的地进发……这是十年前在闽江边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象。
  这里的“码头”,仅仅是一片较为平缓的沙滩而已,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登船地点。这里连简易的设施都没有,只有一段延伸至江边的石板台阶,方便人们往来。但即便如此,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这里是人们出行的必经之处,也是经贸往来的集散场所。
  闽江竹岐段岸线长2000多米,水深1.5米,航运年代久远。据史料记载,三国时这里就设有造船基地,曾出现“宏舸连舳,巨舰接舻”的景象。唐宋以来,闽江木帆船运输发达,到民国初年盛极一时。明末清初,甘蔗巡检司由甘蔗迁往竹岐,竹岐码头开始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官方性质的码头逐渐取代私有码头。竹岐先后建立了闽江航运公司轮船客运码头、竹岐渡口和竹西渡口等三个客运码头,均可供50吨级客船停泊。当地还建成一个可泊一艘100吨级货船的货运码头,年吞吐量达2万吨。
  作为闽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岐码头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承担着航运管理的职责,也见证了水路运输的辉煌历史。民国时,竹岐码头被称为竹岐关,岸上设有税馆,闽江上下行的船只都要在此靠岸报税。有时候,报税后的客商来不及赶路,便留宿在竹岐。当时的竹岐客商云集、驿馆林立,道路两侧是成排的商业店铺,形成了车水马龙的“合掌街”,许多商品交易也在此进行,极为繁华。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来往船只多为木帆船,靠岸后要收起船帆,闽江边上就会呈现出“桅杆林立”的壮观景象。
  据说,竹岐村最早的居民只有刘、唐两姓,有“未有竹岐先有刘、唐”的说法,后来出现的江、林、郑、连等30多个姓,大多是过往客商来此定居,或从山上迁入的。最早设渡口的就是唐家人,因此,唐家祖屋也被称为“渡船厝”。唐家渡口于上世纪70年代收归村集体所有后,村里指派专人经营渡船,直到闽侯大桥通车。当时,除竹岐居民外,鸿尾、上街甚至南屿的人去县城和福州,也多从竹岐码头搭乘渡船。
  在当时条件下,渡船虽然给人们出行和运输带来方便,但渡船班次少,行进速度缓慢,还受到天气的影响和制约,往往会造成客流和货物滞留,耽误客人办事。上世纪70年代初,竹岐至江口四级公路修通,竹岐有了第一条通往外地的公路。此后,货运汽车可以搭乘江口至湾边的渡船直接进入福州,但江口和湾边的轮渡码头经常排着长队,加之比较麻烦,所以除非运输特殊的货物,一般人很少从江口搭渡船进城。
  此后,“村村通”工程在闽侯县全面铺开,陆路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喧嚣一时的竹岐码头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变得冷冷清清,只有被磨得溜光的石板台阶在默默地守望着潮起潮落,并在风雨和江水的侵蚀中开裂,走向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