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诗经心读•国风•邶风•凯风

 昵称503199 2022-11-14

原创 柳恩铭 柳恩铭博士 2018-06-17 19:29

《论语心读》每日一章,点击上方 柳恩铭博士 同步分享!



原创文章,每晚更新!

欢迎关注,感恩转发!

图片

《论语心读》唯真唯善唯美!

《论语心读》养心养神养人!

图片

图片

诗经心读·国风·邶风·凯风

原诗

意译

凯风自南

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

母氏劬劳

暖风徐徐,

吹拂着枣树花心。

枣花怒放,

源于母亲的温暖与辛勤。

【注】

凯风:和风、暖风。

棘:酸枣树;心:枣花。

夭夭:花朵怒放。

劬():辛劳。

凯风自南,

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暖风轻轻,

温柔抚摸着枣树枝。

母爱如暖风和煦,

难报母亲的深恩。

【注】

薪:酸枣树枝。

圣善:圣洁善良。

令:善。

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

母氏劳苦。

寒泉滋养大地,

也哺育着泉源浚邑。

七个儿女,

母亲依然劳苦。

【注】

爰: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浚:卫国地名。

子:子女统称为

睍睆黄鸟

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黄鸟婉转歌唱,

空中流动着悦耳的声音。

七个儿女,

却无法抚慰母亲的心。

【注】

睍(xiàn)睆(huǎn):鸟之鸣声清澈婉转;黄鸟:黄雀。

载:则;好:悦耳动听。

图片

【心读】

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有这样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或许受了《凯风》的启发。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母爱,歌颂母爱如和风般的温暖,无怨无悔;孔子将歌颂母爱的诗歌,选进《诗经》,当然有自己的伦理取向,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教导和督促下,孔子完成了从没落贵族到君子、到士、到大夫,再到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的人生蝶变,在孔子的内心世界里,母亲是伟大的,女性是伟大的。

图片

《凯风》艺术上最突出、最成熟的是比兴手法融为一体。以非常具体的物象,把母爱描绘得十分生动,十分形象,十分感人。第一章“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前面三句,既是起兴,又是比喻,母亲给子女的爱,的确像和风,无限温暖,润物无声。吹彼棘心,又何尝不是吹拂在儿女的心尖呢?棘心夭夭,是和风之功劳;儿女成长,那是母亲的辛劳。第二章“凯风自南,吹彼棘薪”,即使起兴又是比喻,在母亲和煦的暖风中,儿女们从夭夭的“棘心”成长为“棘薪”,何其形象啊;对于子女来说,怎么努力,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圣洁与善良。第三章“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是更深一层次的比兴,寒泉发源于浚邑,但是也滋养浚邑;而子女七人,却无法很好地回报母亲的深恩;以泉水比喻母爱的无私和奉献,接着以反比做结论,作为儿女却十分惭愧,不能报答母亲的含辛茹苦。第四节“睍睆黄鸟,载好其音”也是比兴,以黄鸟的婉转歌唱,以美妙的声音让人们喜悦,反衬儿女们其实不如黄鸟,似乎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未必能够抚慰母亲的心。

图片

母爱如和风,给孩子生命和温暖!母爱如泉水,给孩子无限的滋养和奉献!泉水可以滋养大地,而子女却不能像泉水回报大地那样回报母亲!黄鸟能用悦耳的歌唱,让听者开心颜,而子女却不能像黄鸟那样抚慰母亲的圣心!这是何等天才的比兴,又是何等天才的反衬呢!

图片

图片

·知行论语,明天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