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郡县地名避讳|刘启|刘恒|杨坚|金太祖

 gudian386 2022-11-14


摘要:郡县地名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以分为敬讳、忌讳和憎讳三种,有更读、标“讳”、改称、代字、省阙和变体六种避讳方法。

关键词:郡县地名;避讳

避讳在我国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制度和现象,狭义的避讳即敬讳,是指在言谈和书写中要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广义的避讳包括敬讳、忌讳和憎讳。

古代在地方长期实行郡县制及其变体州县制,郡县地名避讳是避讳的内容之一,郡县以及与之所对应的同级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因为避讳而更改的情况就是郡县地名避讳。

从避讳对象上分,郡县地名避讳可以分为三种。

首先是郡县地名敬讳。《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君父尊亲避讳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郡县地名中也主要是敬讳。汉文帝名刘恒,讳"恒',《汉书·地理志上》常山郡条,“恒山在西,避文帝讳,故改曰常山。”汉景帝名刘启,即位后,改启封为开封。隋炀帝名杨广,即位后,全国地名中有“广”字的都必须更改,以至于四十多个郡县更改名称。

其次是郡县地名忌讳。古人比较迷信,人们一般会避开凶煞不吉之物,这种避讳叫做忌讳。在古代也有不少郡县地名忌讳的例子。一是讳五行吉凶,东汉定都洛阳,当时人谓汉朝是火德,水能灭火,忌水,于是朝廷改洛阳县为雒阳县。二是讳谶语,隋文帝杨坚,恶阳曲(杨曲),改阳曲县为阳直县。三是讳不详字,秦国讳"陵"。秦始皇时期,改襄陵县名为襄邑。

最后是郡县地名憎讳。憎讳出于憎恨厌恶之心,在避讳里比较特殊。郡县地名也有一些避憎讳的。五代吴国主姓杨,吴越与吴邦交素恶,至不欲闻其姓。又以“阳”、“杨”同音,乃更境内诸有“阳”字县名。改富阳县为富春县,暨阳县为诸暨县,松阳县为长松县。

避讳属于古代汉语言习俗的一部分,语言有音、形、义三部分,所以分析避讳的方法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避讳中仅敬讳的方法就有“作某”、“作某甲”、标“讳”、省阙、代字、改称、更读、缺笔、变体、草字、拆字、连字、曲说、析言、倒言、填讳、覆黄、覆绛等18种。郡县地名由于其本身的独特性质,避讳的方法仅限于以下几种。

一是更读。不改变用字而只是更改读音的避讳方法称之为更读。东汉末,鲁相陈逸字子游,父名蕃,讳“蕃”,改蕃县为蕃(音皮)县。《宋书·州郡志一》云“蕃”令,汉旧县,属鲁。······蕃音皮。汉末太傅陈蕃子逸为鲁相,改音。”

二是标“讳”。在遇到应讳之字词时不写出它们而是直接标上“讳”字或诸如此类的代替字就是标“讳”法。后晋高祖石敬捆,曾祖追尊肃祖孝简皇帝名梆,讳“梆”。《册府》卷三一载:天福三年五月丁巳,“敕应诸州县名犯庙讳等:相南管内资兴县,本州名犯肃祖孝简皇帝庙讳,宜改为敦州。州管县名与州名同,改为敦化县。义县上一字亦与本州名同,改为敦和县。”郡县地名标讳其实只是方便在书面上避讳,实际操作上多是运用其他几种方法来避讳的。

三是改称。遇到有犯讳的地方时完全更改名称德方法就是改称。改称的方法本身比较方便而且效果最好,所在古代避讳中应用最为广泛。郡县地名避讳也多用改称的方法武帝司马炎,父迫尊太祖文皇帝名昭,讳“昭”,于是改昭武县为临泽县。晋东海王司马越,世子名毗,讳毗,改毗郡为晋陵。

四是代字。代字就是用其他字代替避讳字。代字在避讳中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容易被人所接受。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说,可以划分为同近义相代、同近音相代、形近相代。

首先,同近义相代。西汉孝文皇帝刘氏名恒,讳“恒”,以“常”代“恒”,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汉景帝刘氏名启,讳“启”,以“开”代“阳”,改“启阳”为“开阳”,“启封”为“开封”。“常”和“恒”、“开”和“启”都是同义字,这里避讳所用的方法就是同义相代。也有一些是近义相代的。东晋南郡公、大司马桓温,父名彝,避嫌名“夷”,改平夷郡为平蛮郡。蛮和夷意义相近,都是对外族的称呼,这里用同义相代来避讳。

其次是同近音相代,同音相代在唐宋以前也是一种避讳的方法,但随着避讳制度越来越严密,这种避讳方法逐渐被废弃。晋王舒父、王允之祖,名会,讳“会”(音绘),改会(音快)稽郡为邻稽郡。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氏名泰,避正讳“泰”,以“太”代“泰”,改泰平县为太平县,改长安为常安。这里会稽之“会”和“邻”、“泰”和“太”、“长”和“常”都是同音字。而近音相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弊端,因此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父追尊文穆皇帝名树生,避偏讳“树”,改树颓县为书颓县。五代南平王高氏名季兴,避偏讳“兴”,改安兴县为安庆县。这里的“树”和“书”、“兴”和“庆”都是音近字。

还有形近相代。汉字是一种图形文字,很多字形状相近而读音却不同,正是这一点,形近相代在古代避讳中也有所运用。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氏名珪,避嫌名“邽”,以“封”代“邽”,改上邽县为上封县,下邽县为夏封县。但是这种方法在书写和传抄时容易混淆出错。

五是省阙。遇到要避讳之字直接省去或留作空白的避讳方法即是省阙法。省阙在古代郡县地名避讳中也出现过。东晋南郡公、大司马桓温,父名彝,避嫌名“夷”,省夫夷县为扶县。唐代宗李氏名豫,避正讳“豫”,省豫章郡为章郡。唐德宗李氏名适,避嫌名“括”,省括苍县为苍县。

六是变体。在古代郡县地名避讳中也存在一些有意不按常体书写而是书其异体字的情况。南明鲁王朱以海。《汇考》卷二三云:“改'以’为'?’,'海’为'懈’,如县名定懈、镇游、懈宁、溯盐之类,或作(海的异体字)。时籍隶海盐者多称武原,亦有称盐官者。考盐官系海宁旧名,自汉末至元皆然,不得混为海盐,如陈则梁自署盐官人。吴梅村有《赠盐官张侍御诗》,实皆海盐也,而误实因鲁王之讳。”

在古代,避讳都有其场合规定,一郡县有其所属之国,再者郡县名称属于公共领域的事物,所以郡县地名避讳就其空间范围来说是全国性和全民性的。果郡县名称因为避讳而更改,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般情况下所有人,不管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会按照变更之后的名称来称呼这个地方。

然而也有一些特例,一些地方因为历史原因,当地居民仍然习惯于用旧名来称呼本地地名,即使地名早已无需避讳。宋朝奉大夫苏氏名澄,讳“澄”,范纯仁在《范忠宣集》卷一五的《朝奉大夫知华州苏君墓志铭》中说:“君讳澄,字道渊,河南人也。······知同州澄城县,改国子博士。既去而民思之,以邑与君同名,至今犹多称为比县。”在这个史例中,澄城当地人称自己的县名为比县,当属于一种习惯称呼。

古代还有一些遥改郡县地名避讳的情况,某一地并非为某一国所有,但是这个国家却遥改地名以避公讳。后唐遥改武昌军为武清军,以避国讳“昌”。《十国春秋·地理表下》《藩镇表》武昌军,注引《湖广遗志》云:“鄂州唐武昌军,后唐遥改为武清军。”马楚当时虽然名义上归中原政权管理,但是事实上独立为王。

还有一些朝代,在本国为他国帝王避讳。唐梁王、五代梁太祖朱温。父追尊烈祖文穆皇帝名诚,避嫌名“城”。金太祖武元皇帝完颜氏名旻,避嫌名“岷”。南宋在绍兴议和后改境内岷州为西和州。《宋史·地理志五》利州路西和州云:“旧名岷州,(绍兴)十二年(《宋史·高宗纪七》作“十四年”)与金人和,以'岷’犯金太祖嫌名,改西和州。”南宋当时和金朝议和,向金称臣,所以避金太祖之嫌名。

研究古代的郡县地名避讳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我们认识避讳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制度,了解曾经长期存在的因避讳而更改郡县地名的历史现象。其次,郡县地名避讳会给我们查阅历史文献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会导致误解,探索这一历史现象能帮助我们理清疑惑纠正错误,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献。最后,古代的郡县地名避讳对我国今天很多地方地名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它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地名的来龙去脉,对现代的地名规范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马长林

来源:《哲理》2010年第15期

选稿:耿瞳

编辑:李春燕

校对:吴雪菲

审定:周辰

责编:罗舒平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