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记著名画家“牡丹第一人'侯飞

 阿年282 2022-11-14

俗话说“丹青难写是精神”,艺术品的精神是靠画家全方位的修养悟得的。侯飞老师,师古人,他孜孜不倦的吸取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师今人,他虚心好学,学习各家之长而融于一身,又不失自我;他师造化,达到“胸中有丘壑”,常年到洛阳,菏泽写生,因此,其笔下的牡丹,气韵生动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让人感到其作品意韵无穷。

侯飞,1964年出生于安徽蒙城,自幼喜爱绘画,从师于母亲侯锦琴教授学习绘画,大学期间受吴昌硕,王雪涛的影响对画牡丹很执着,毕业三十多年一直坚持写生和创作。所作牡丹清新高雅,尤其是笔下的风中牡丹生机勃勃,表现出牡丹的美和生命力。

从整体看,侯飞老师的作品,感觉艳而不俗,架构精巧,他执笔所绘牡丹,枝叶茂盛,花朵饱满,以浓淡,干湿,疏密,聚散等表现方法,充分表现牡丹花的雍容华贵。他有着深厚的基本功和写生的经历。笔力遒劲、笔风多变、潇洒飘逸,犹如天马行空又形神兼备;刚柔并济中又甚似太极八卦的独特书写魅力。以我观察,画牡丹的画家虽多,但像画家侯飞这样几十年通过写生研究牡丹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画家很少!

他喜欢深入生活,求教大自然,四处写生,格物抒情,几次搬迁但无论住在哪里他特别喜欢养花花草草,尤其是牡丹。观察、记录牡丹四季节的变化,终于把牡丹画活了。娇媚、壮观、富贵、鲜艳、丰满、蕴育着生机一片,表现的淋漓尽致,形神兼备。

侯飞潜心研习前人艺术精髓,几十年如一日。无论郑板桥的竹,还是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都为他注入了丰富的艺术营养。经过长期刻苦磨炼和钻研,融会贯通,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画风,独树一帜。

“牡丹是花中之王,历尽贫寒,却把美丽带给人间。” 侯飞说,画牡丹要先学会观察,把它当做知己,观察它们的习性,并记录下来。“牡丹也是有感情的,要爱护它。”在侯飞的一笔一画下,牡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它们或屹立在山上,或停靠在树林间,或抬头眺望,或含苞待放,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看起来活灵活现,意趣横生。

“牡丹需要千变万化,需要灵魂深处的语言,花欲似动、动静则美、姿入天然、更是一种精神表现生命,写出、精、气、神、意向”。他喜欢牡丹每一朵释放出自然的生命呼吸。不自觉常常与花对话,探讨花色跃动给予大自然带来的深情绘意。侯飞渴望做到心物一致,色墨相惜。

实际上,但凡优秀的作品,总是以生命的感怀为基本特点的。出于生命记忆的选择,必然决定画家崇高的审美取向,这就是侯飞老师,形式是纯粹的,表现是本质的,这就是他艺术自然的境界。

侯飞,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一级画师,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和一些博物馆收藏。1984年他在庆祝香港回归I0周年在广州佛山举办的画展中受到艺术界的一致好评,被美誉为“牡丹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成绩面前,他没有满足。他正在不懈地跋涉着……

汪世权/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