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亏是福?孩子“分享欲”太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父母课堂】

 南京栖霞百仁 2022-11-14

孩子总是喜欢将自己的东西给同学,分享欲特别强,但我觉得这样很容易吃亏,这到底算好事还是坏事?

相信大家都同意,分享本身是一件我们乐见的事情。因为这个行为具有利他性,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是我们社交互动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和他人的社交互动当中。

关于家长纠结的孩子是否吃亏,其实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孩子分享的尺度,即:

孩子分享的物品

孩子分享的动机

分享后孩子的心理

根据物品价值来判断孩子是否“吃亏”

判断孩子是否“吃亏”,很多家长会优先考量孩子分享的物品价值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一些价值不高的小物品,孩子愿意分享给其他小伙伴,这有利于社交关系的建立,所以家长无需过度焦虑。

如果是贵重一点的物品,可能孩子不清楚物品的价值,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明确一点:ta只有支配自己东西的权利,不能分享父母的东西;分享前一定要事先征得父母同意,而且也不能强迫父母给自己买东西。孩子清楚了自己可以分享的物品的范围,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了。

了解孩子分享的心理动机

1

为了满足自己的强者心理需要。

第一种分享动机,孩子是因为有了新奇的东西喜欢在小朋友面前展示并送给弱者获得强者的满足感,那么就要家长在孩子面前对物质作用适当弱化一下了。很多家长在强调名牌、高价格时会表现出优越感,孩子就会模仿和学习,在通过物质表达自己的强者优越感。这时只有家长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

2

不喜欢旧的,想让家长买新的。

这种分享动机,孩子误以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把不喜欢的旧的玩具送出去,父母就会给他买新玩具。那家长就要考虑孩子的玩具是否太丰富,孩子做不到惜物了。所以给孩子买玩具可以适当节制一点儿。

3

为了以物质交到朋友。

有的孩子会误认为送给小朋友东西才能交到好朋友。孩子把自己都不舍得吃的零食分享出来,不过是为了让小伙伴们吃完他的东西,就愿意跟他玩。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心理,孩子的分享的确就是“吃亏”了的表现。其实孩子分享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低,想要通过分享这个行为,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有人愿意跟他玩的——这其实是“过度分享”背后最常见的原因:以别人为中心,处处取悦别人,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孩子内心缺乏自我认同,没有安全感,才会越发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那么,要破除讨好型社交的魔咒,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让孩子拥有充足的安全感。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其它能交到朋友的方法,比如一起玩玩具、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等等就能交到朋友,不是一定要送东西给他才能做朋友。

送小朋友东西可能是最快的交到朋友的方法,谁都喜欢和总是送他东西、总是请他吃饭的人做朋友,但这样交到的朋友往往不会是真朋友,还是用其它的方法交到的朋友更真诚。

关注孩子分享后的心理变化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分享完物品后是发自内心的快乐,那“吃亏”又算得了什么呢?孩子换来的快乐更宝贵哦。如果孩子分享后反而有失落的情绪,那我们就要询问孩子分享的动机,是否是为了寻求他人关注,警惕孩子是过度分享,成为讨好型人格。

综上所述,家长们判断孩子分享欲过强是否吃亏,要从多方面去考量。分享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分享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只要把握好度,每个孩子都可以体会分享的快乐。

作者:金宝贝鞍山市高新区香榭丽舍中心指导师Ver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