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言妙语:论教育的“道”

 wetalk众语国际 2022-11-14

众言妙语,众言无小事,妙语连珠璨。

教育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人生处处是教育。人民日报这样说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承载教育的客体就是学生,古人讲“有教无类”,不论哪一类人都应当受到教育,而不是看人的阶级、地位去区别对待。

一: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我们的教育,就是根据社会需求而定的,社会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娱乐、卫生等人才,都需要教育培育而成。

所以说教育反映了社会对于受教育者的要求,教育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教育成果的检查和评价。

二: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是让人明白作为社会人应该对社会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让人知荣誉、明是非,对国家有爱国精神,对个人要诚信,有远大理想,对社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有集体荣辱观,我们要艰苦奋斗,为社会发展提供自己的价值。

三:教育的本质

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1、教育的本质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古人的时代智慧,都通过教育对下一代的人进行启发,开智慧,传经验。

2、教育的本质是发展

邓文迪在《我不是传奇》中说:我只是一个教育的受益者,我今天的一切都来自我所受的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所以说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向前的。

3、教育的本质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思想,就没有挺立的人身!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人民爱国家,国家爱人民……教育教会人什么是爱。

每个人一生中所需的爱不同,小时候,对父母的爱是全部,依赖父母,觉得父母是神,无所不能;随着年龄增长,接触到的事情越来越多,发现父母的不足,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许会被父母称之为叛逆;所以对于父母,教育也不能缺席,让父母明白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沟通方式。

4、教育的本质是先“成人”再“成才”,也就是德才兼备。我们既要有好的思想品质,也要有优秀的工作能力和才干。

《资治通鉴》里面说:“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意思是说,一个人品德再好,如果没有本领和才华,往往难有作为和成就。一个没有品德的人,纵使他再有才华,也会被社会所抛弃,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

四:教育的“道”

1、教育的“道”是博采众长。要求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是解惑之师实践之后得到的正确理论,是百家文化积累下来的精髓,教育就是将这些精髓、精华传输给学习者。

教育方法上,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在不断探索革新,找到最优秀的学习方法。将这些方法中的长处摘取出来,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

2、教育的“道”是“专心致志”。三字经有云“教之道,贵以专。”教育就是要做到专心一致,教师专心一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去,双向的专一,双份的努力,才能取得教育的优秀成果。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与对话,教育中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

众语尊崇读书劝学,承担教育人的责任,致力于将国学文化智慧以更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大众,为中华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