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济科普 | 肺结节=肺癌?! 让CT靶扫描 能谱CT增强检查告诉你

 黄之中 2022-11-14 发布于上海

仁济科普

    影像检查小课堂

临床故事 

王大爷(化名)体检发现了左肺结节,十分焦虑,赶紧去医院就诊。“医生,我这个结节不会是癌吧?要不要做手术啊?”医生看了他的片子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让王大爷去放射科做“肺CT靶扫描和能谱CT增强检查”,希望进一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那什么是CT靶扫描和能谱CT增强检查?

它和我们平时做的CT有什么区别呢?

图片

什么是CT靶扫描?

图片

CT靶扫描是一种缩小扫描视野以缩小像素、提高组织结构分辨率的薄层CT扫描技术。CT靶扫描视野一般是20-25cm,包括纵隔和一侧肺。虽然扫描的范围小了,但在明确病灶部位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对病灶细节的显示,有利于早期就筛查出恶性的肿瘤。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拿着放大镜瞄准病灶仔细看

图片

CT靶扫描的效果如右图,可以把小桥、亭子的细节显示得更清晰。

图片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什么是能谱CT增强?

图片

能谱CT的“能谱”具体而言是指“能谱分光系统”,将X光分成X光光谱,类似于三棱镜将白光分成七色光,通过分析不同光谱的X光变化对病变进行分析。

能谱CT增强不仅可以提供常规CT图像,还可以提供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图、碘密度图、有效原子序数图等。也就是同样进行一次扫描、吃同样多的射线,能谱CT增强可以提供病灶更多的信息。而医生掌握越多病灶信息,对病灶性质的诊断越准确。

图片

(点击可查看大图)

CT靶扫描和能谱CT增强必须同时做吗?

图片

CT靶扫描主要针对肺小结节,尤其是直径1-1.5cm以下的小结节,包括磨玻璃结节及实性肺结节,用以帮助观察小结节的细微形态及结构特征,如结节内部有无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结节有无实性成分,肺结节边缘是否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提示肺癌的形态特征。

能谱CT增强检查需要为患者注射造影剂,通过观察结节强化特征反映病灶的血供情况,多应用于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肺结节等。因此可根据肺结节的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相应技术。有时,这两项技术需要同时应用。

作者:放射科 余烨 吴华伟

审校:放射科 周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