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毛泽东,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不妨也从这几个问题出发去深入的了解他、认识他。 怎叫我不爱他 真的爱你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 教我坚毅望着远方 叮嘱我 跌倒不应放弃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毛泽东的母亲 毛 泽 东 的 母 亲 文七妹,因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文七妹是文天祥的后人,待人宽容恭让,节俭勤劳,深得毛泽东兄妹及乡人的尊敬。 文七妹1867年出生,1985年与毛贻昌结婚,共生五男二女,但其中四个夭折,只剩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后来又收养了毛泽建作为女儿。 1919年,文七妹患淋巴腺炎,由于其他病症并发,于1919年10月5日离开了人世,终年53岁。葬在韶山南岸。 1 毛泽东母亲的名字 毛泽东的母亲同当时许多农村妇女一样,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只因做姑娘时在同族的姐妹中排行第七,被换作“七妹”,故此毛泽东说他母亲“在娘家的名字叫做文七妹”。 斯诺用英文按照中文发音记下了这个名字,后来译成中文时,又按音译为“文其美”,以致“文其美”这个名字一直流传。(顺带说一下,斯诺写作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后来由被12个中国人合作翻译成为《西行漫记》,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潮州人--梅益。) 而根据俄罗斯解密的资料,1939年至1940年间,毛泽民在莫斯科填写家庭资料时,将母亲的名字填写为“文素勤”。 因此,毛泽东的母亲叫做文七妹,原名是文素勤,又名文其美。 文七妹像 长生新学佛 毛泽东的母亲自幼信奉佛教,心地善良,乐善好施。 毛泽东后来曾跟许多人讲起他母亲的这种高尚品德。 疾革尚呼儿 1919年10月4日,毛泽东在长沙领导驱张运动。这时突然得到母亲病危的家书,他马上带着小弟毛泽覃,连夜赶回韶山。当他们赶到的时候,母亲已经入棺两天。 二弟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喊着他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写出了情谊深切的《祭母文》,同时作泣母灵联两副,记述了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和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祭文和灵联被帮忙料理丧事的毛泽东的堂兄--毛宇居抄录收藏保存完好,在新中国成立后交给政府,刻于毛泽东父母合葬墓右侧的汉白玉上。 1 《祭母文》 泣母灵联 其一: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其二: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1 万端遗恨皆须补 |
|
来自: laoxuesheng > 《哀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