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忌平庸,更忌晦涩;诗,贵在立意,妙在意境。 晦涩,并不全是指用字用典艰深难懂。 有时候如果我们的思路晦涩,天马行空前没有由浅入深的铺垫,也会让读者感到无所适从读不懂,因为你的思路不一定是大多数受众的思路。要诱导读者与你在同一个频道上产生共鸣。 如诗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平常的语言,四句四景图,前二句图景,是我们经常所见,后两句不仅仅是写景,更是把作者大气、豪放的“胸怀”用意境把立意凸显出来了。 1.炼字。炼,淬炼也。是指反复推敲,力求把字用得精准。 比如雪夜听琴的“清风“柔”暮影”,为什么不用“揉”字,“揉”字是动词,而“柔”字可做形容词,也可以作动词用,这是作者反复推敲后得出的妙意。 又比如“已凭坎坷“烙”情长”,这“烙”字就形象的比喻出情长是坎坷“烙”出来的。 2.遣词。如果我们要《把心“放牧”在秋雨里》,那就应该和放羊、放牛一样,羊和牛吃草都是啃食,而心灵吃“宁静”我就用了“啃噬”,要与你的立意(中心思想)相呼应。 环绕、缠绕、萦绕、缭绕等,我在《回不去从前的日子了》里面有“萦绕”着冥想的城堡”,在香雾“缭绕”中。萦绕最好用在思绪和某种思念挥之不去上;缭绕用在眼睛看得见的事物形容上。 3.琢句。琢,是指雕刻加工玉石,使之成器。周忠义主编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反复打磨就是这个意思。 一只小蝴蝶,冲破乍暖还寒的世俗,初吻浅春羞涩……——《早春》。 而两只小蜗牛正锲而不舍地用触角思考天空……——《早春》。 高堂之上的佛们,一如既往;在香雾缭绕中,只作定势的姿态,不食人间烟火。——《回不去从前的日子了》。 给佛们塑金身时,它们的姿态就被固定了,这就规定了它的姿势一如即往。每天都有朝奉者用人间烟火去敬奉它们,而它们却不食人间烟火。 韩愈说“形成于思”,孔夫子说“再思”,我们写作文,无论是立意;还是炼字、遣词、琢句都要反复推敲、打磨。 这样才能做到立意新颖;意境妙趣横生。 我觉得“立意”要向往地父先生,黄明山先生的高远;炼字琢句要向中沙河诗人和少彰主编老师学习。 写作文不要写的太满,面面俱到。要和画水墨画一样“留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即,在你提供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读者在脑海里新的组合,重新意象出他所思维的形象。 这叫水宽鱼摇,水窄鱼跳。 往期回顾:[文学原创]·老 徐:回不去从前的日子了(散文诗)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视频、音频、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上图为家园平台小编正在编辑框编辑作者老徐发来并委托推送的文学创作谈《关于立意 炼字 遣词 琢句的体会》。任何抄袭和不经同意的转载都是可耻和卑劣的盗窃行为!本平台将诉诸法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