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的一个古墓群,发现吓人干尸:头颅断掉,下体异常膨大

 四季视野 2022-11-14 发布于北京

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发现了一个古墓群,而这座古墓群的墓葬比较特殊,因为这里不仅有汉人的墓葬,也有匈奴突厥人的墓葬。其中一句干尸很是吓人:头颅断掉,下体异常膨大!

吐鲁番市区东偏南约80里处,被称为火焰山下的“西北旧茔”的古墓群中,有一位汉人的墓葬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考古人员进入古墓后,发现墓葬里的随葬品有着初唐高昌国的一些文化风格。


这座汉人墓葬里的尸体并未腐烂,而是形成了干尸,这具干尸的头颅已经和尸身分离,干尸的头颅断掉了,滚落在离干尸不远的角落,并且干尸的阴囊膨大,很是异常。

通过此墓葬的墓志铭,考古人员得知了墓葬主人的身份,他就是初唐时期高昌国的大将军张雄。

张雄出生在河南南阳,又名文欢,其家世显赫,生前身高达到1.9米。他出生的时候战乱频发,为了躲避战祸,他与家人逃去了高昌国,他的父亲张瑞得到高昌国重用,官位升至绾曹郎中。他的姑母,是高昌王麹伯雅的妃子。

当时高昌国是麴氏掌权,而中原则建立了隋朝。高昌国的国王麴伯雅对于当时的局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归顺大隋是长治久安的唯一选择。

于是麴伯雅亲自来到中原表示归顺,并且在长安居住了四年。为了两国安定,大隋还将华容公主嫁给了麴伯雅。

待到麴伯雅携妻回国,没想到他的政权被夺,还被赶出高昌国。正在如此危难之时,张雄率众部将一心扶持麴伯雅,帮他消灭叛军,重夺王位。得到张雄这样的扶持,麴伯雅深受感动,从此张雄成了麴伯雅最信任的臣子,甚至麴伯雅还将16岁的女儿嫁给了张雄。

麴伯雅与张雄在归顺中原这件事情上,意见是很统一的,并且也坚持与中原搞好关系。可麴伯雅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麴文泰却违背了他的意愿,与中原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麴文泰即位以后,表面上顺从中原,可背地里却与西突厥狼狈为奸,甚至还阻断丝绸之路的贸易,致使中原的经济受到了影响。

当时中原已是唐王的天下,李世民得知麴文泰的做法之后,很是气愤,便派使者去问责。岂料麴文泰却不以为然,还表示高昌所做之事,与唐朝无关。

此时张雄已感知到高昌国的危险,冒死劝谏却根本无用,麴文泰一意孤行,使得张雄也有些心灰意冷。张雄在这种阴郁的心情中,健康也受到影响,不到50岁便去世了。


麹文泰曾向唐太宗李世民说:“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耶?”麴文泰的狂妄之言惹怒了李世民,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几十万大军便向高昌国进发了。麴文泰见唐王真的派兵来攻打高昌,害怕至极,竟被吓得一病不起,最终高昌国被唐王消灭。

高昌被灭后,张雄的两个儿子全都归顺唐朝,并且被唐王重用。而张雄的夫人麴氏也深受唐王敬重,在她死后被封为“永安太郡君”,并与张雄安葬在了一起。张雄的墓志上写道:“天资孝友,神假聪明,白面知兵,神机俊爽,不以地望高人,不以才优傲物”,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将才。

张雄是一代豪杰,是民族英雄,所以他的墓葬一定不会太简陋,定有许多的随葬品,只是专家发现这个墓葬时,也发现了盗洞,所以墓葬里的一些金银玉器,大抵也是被盗墓贼偷走了。

不过因何张雄的头会断掉呢?专家经过翻阅史料,再根据墓志铭所述,推断张雄就是病死的,所以他的尸首一定是完整的。而高昌国有这样的一个丧葬习俗,就是人死后要在他的口中放上一枚波斯金币。因此专家推测可能是盗墓贼想要偷取这枚金币,一时间不小心就将张雄的头给弄断了。

至于他阴囊膨大的原因,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张雄的阴囊有异物,是一截小肠。原来张雄得了“疝气”,只是在古人对于这种病并不认识,更不懂得治疗之法。专家推测张雄是因“疝气”而亡,因为当时的医疗技术不够高,甚至对于这种病症根本不识,而疝气发作时却痛苦难当。

想想当时张雄的身体饱受摧残却不知其因,又怕高昌得罪唐朝而终日奔波,使得疝气发作更为频繁,最后不治而亡。

作为曾经的高昌王国的名将,他对高昌王国归顺中原皇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样的民族英雄,自然受人尊敬。新疆博物馆更是收藏了张雄的干尸,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着他的一生传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