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在无人问津处:如何克服投资中的从众心理?

 mynotebook 2022-11-14 发布于湖南
有朋友问,前段时间,市场持续低迷,看到有的朋友,亏的多了「卖出止损」。看到这种情况,原本想趁低估买入,也下不去手了,该怎么办呢?

类似的这种心理,也是比较常见的。

背后是从众心理


身边大部分人的做法,会影响到自己的判断或决策。
这其实体现了一个很常见的心理效应,就是从众心理。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很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以及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跟大众一致。
如果自己的行为跟别人不一样,很多人就会产生焦虑。

以前电视台做过一个小实验:
找10个人在电梯里,但是这10个人都背对着电梯门口站立。当一个陌生人走入电梯时看到这一幕,虽然不知道原因,但通常也会转过身去,跟这10个人摆出同样的姿势。
这也是从众心理的一个表现。

其实有的时候从众心理是有好处的,它能帮助我们节约很多的判断成本。

比如说我们下了火车出站,不需要自己判断出口在哪里,只需要跟着人流走,就可以出站。

当然,从众心理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如果群体的方向错误,个人则很容易被误导,或者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

像以前也出现过大家疯抢板蓝根和食盐的情况,也是大众在恐慌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行为。
看到大家都在抢,本来没有去抢的人也会因为担心而加入到队伍当中。

投资中的恐慌与贪婪


在投资领域,最典型的从众现象,就是恐慌和贪婪。
比如目前2022年11月,市场在5星级阶段,是投资股票资产的好时机。
不过,因为口罩等原因,投资者的信心低迷。
大部分人,听多了悲观的言论,即便手里有钱,也不敢进入市场。
从众心理对散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最近的市场成交量、新开户数、新基金募集规模等,均在历史较低水平。
反映出当前大部分投资者,短期信心不足。
详细数据可以点击查看新一期11月螺丝钉牛熊信号板
相反的,如果我们看过去十几年A股基金的开户数,会发现,有70%以上的新增基金开户,是发生在2007年牛市和2015年牛市的。
而且是涨的越多,开户的人数越多。
图片

在牛市,大家都抢着买股票,都在讨论股票。

这个阶段还没参与市场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再不买就来不及了」的感觉,然后就跟着冲了进去。

最终结果就是,往往最多的人、最多的钱,买在了牛市最高位置,深深被套。

基金投资也是如此。
在2021年初3星级的时候,新股票基金,募集资金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当时有一只新基金,甚至单日吸引千亿规模资金。百亿规模新基金比比皆是。
不过到了2022年5星级的时候,新股票基金,平均规模只有几亿,只有去年3星级时的几十分之一。

下跌后,投资者反而不敢买入。

投资很多时候是逆人性的,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弱点。
所以巴菲特才会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慌,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

计划你的投资


投资中,如何克服从众心理呢?

这需要我们心里有杆秤,清楚的知道要投资的品种的价值所在。

并且事先做好自己的投资计划,最好能列在纸面上。
用清晰的数字和投资计划,去约束我们的投资行为,这样就避免了恐慌和贪婪的从众心理影响。

比如说,「每周二按照10%的比例来跟投螺丝钉主动优选投顾组合」,这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投资计划。

每当市场大涨大跌,心里出现动摇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自己当初制定的计划。
也就不容易被市场情绪影响了。

当然,实际跟投的时候,跟投比例,根据自己的资金量来定就好。

总结


以前股票市场流传一个笑话:

一个券商营业部,看门的大爷,炒股赚了钱。
很多人问他投资的秘诀。
大爷说,我就看营业部的停车场,停车场没车的时候,我就买股票;停车场停满车的时候,我就把股票卖掉。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背后的道理是没错的。
投资,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