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imura(木村病)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Flowers11 2022-11-15 发布于河南

临床特点

  • 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

  • 青年男性好发;

  • 好发头颈皮下组织、软组织、涎腺肿瘤、一个或者多个淋巴结;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gE升高;

  • 自限性疾病,但是多年后可复发;

    镜下特点

  • 淋巴滤泡增生;

  • 部分滤泡“溶解”;

  • 生发中心内血管增生;

  • 滤泡间区高内皮小静脉显著增生;

  • 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见嗜酸性粒细胞微“脓肿”性成;

  • 淋巴细胞无明确异型;

  • 间质:轻度纤维化;

诊断=镜下改变+免疫组化+基因检测+临床表现

病例展示:

图片

图片

淋巴组织增生,伴滤泡溶解。(左插图为正常的淋巴滤泡结构)

滤泡溶解:有滤泡影子,但是生发中心和套区结构不清楚,间质血管增生明显。

图片

图片

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微脓肿形成,间质规则的高内皮小静脉增生

组化结果

图片

CD20标记生发中心阳性,没有破坏改变

图片

Bcl6标记生发中心

图片

CD10标记生发中心

图片

BCL2标记套区,显示淋巴滤泡溶解

图片

cyclinD1正常间质细胞、内皮细胞阳性

图片

CD3/CD5/CD2+图片CD7丢失图片CD30散在+,标记活化的B细胞/T细胞图片图片间质局灶CD38阳性细胞,区别castleman病图片无轻链限制性,排除IgG相关疾病图片ki67增值指数低图片c-myc增值指数低

其他:ERBR个别细胞阳性;

总结:免疫组化结果未显示异常免疫表型

哪些疾病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1. 过敏、寄生虫感染;

  2.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3. Kimura病;

  4. 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

  5. 皮病性淋巴结炎;

  6. 少数外周T细胞淋巴瘤;

鉴别诊断

  • 上皮样血管瘤(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见上皮样内皮细胞,病人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清IGE升高。内皮细胞CD31、ERG、CD34阳性,分子FOS/FOSB基因重排。

  • 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正常淋巴滤泡结构消失,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被胶原分割,可见霍奇金细胞/R-S细胞,CD30/CD15/PAX5+。

  •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朗格汉细胞显示丰富嗜酸性胞浆,伴核沟形成的咖啡豆样或叶状胞核,可见小核仁。常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见坏死及核分裂。淋巴结结构尚存,窦内可见朗格汉细胞浸润CD1a/Langerin/S100+。

  • 皮病性淋巴结炎镜下可见淋巴结滤泡间区增生扩大,其内有大量指突状网状细胞和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并散在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滤泡间区淡染的明显特征,其特征性改变为增生组织细胞胞质内或细胞间有黑色素。免疫组织化学S-100、CD1a、Vim、CD68、CD15及CD39阳性表达。

  • 过敏、寄生虫感染:不具有Kimura滤泡增生、血管增生、嗜酸性脓肿的表现。

  • 外周T细胞淋巴瘤:弥漫肿瘤细胞增生,背景血管增多,主要是高内皮静脉,常表现为拉长有分支、不规则、数量不会太多。临床乳酸脱氢酶升高。CD3/CD5/CD2/CD7中缺失或者弱表达一个或者多个,多数CD4+,CD8-,TCR基因克隆性重排。

治疗及预后

对放疗和激素敏感,局限型可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