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记人叙事文学作品中“我”的作用 那远方 记人叙事的文学作品,中考题常涉及这样一道题目:文章中“我"的作用。 记叙文最常见的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首先要明白文学作品中的“我"绝不是指作者自己。其次我们要判断文中的“我"是不是主人公,是主人公当另当别论,如果不是主人公,那我们就可以去探究一下这个“我"在文章中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是这样的:“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在教学中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这个问题,并结合课文和其他一些文学作品,拟出几点答题方向: ① 是文章叙事的线索人物。 @ 我见证了(目睹了、经历了)……的事情,(或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使故事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具有艺术感染力。 ③ 表现了我的……特点(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揭示了……中心(主题)。 ④ 写我的……情感(心理、情绪、态度)的变化,表达了我(作者)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 ⑤ 寄托了我(作者)的……愿望(希望),揭示了(反映了)……现状(现实)。 ⑥ 与……(主人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或我)的……特点(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揭示了……的中心(主题)。 参照这个答题方向,结合课文内容,同学们差不多拟出了这样的答案:小说从若瑟夫这样一个少年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好处是:①是小说叙事的线索人物。② 写我目睹了菲利普夫妇因于勒叔叔贫富变化而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使故事更具真实性,增强了作品感染力。③ 写我的诚实、善良、纯洁,揭露了当时丑恶的现实,也寄托了我希望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亲钱至上的愿望。 在后来的一篇小说《头羊》的阅读训练中,同样出现了一道类似题目:“这篇小说以旁观者′我′的角度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结合前面拟出的答题方向,学生基本上能准确答题:①小说写我的见闻和感受,是文章的人物线索。②我作为旁观者见证了头羊到来后的种种表现和瘸羊馆的态度变化,使故事更显真实。③我与瘸羊馆对头羊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尊重的主题。 当然,记人叙事文学作品中“我"的作用,仅以上一些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推动故事情的发展,衬托,铺垫等作用,于此简述,仅供同行参考。 2022年11月11日 于三溪河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