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永清评《温病条辨》

 醒真 2022-11-15 发布于吉林
图片

图片

叶永清评

《温病条辨》

图片

★  目录★

01

兄弟磋商温病学

02

温病鉴别

03

温病方剂歌括评议

一、兄弟磋商温病学

图片
图片

       近日,笔者有幸获得已故浙派名老中医叶永清先生的遗稿《温病鉴别.温病方剂歌括评议》一书抄本。此书可谓探幽发微,论述精详。

      今天向大家公布其中的一部分写稿,这些方歌点评,相信绝大部分世人都没见过,书中收集了历代名医的点评,结合他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评议,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传统中医的技术资源。

图片

                 【叶永清先生遗稿,叶文启抄录

       叶永清写这本书的来由是什么?

       这要从叶永清参加一次会议说起。

      1960年1月,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在杭州举行,叶永清受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后,叶永清路过兰溪顺便看望近代浙江名中医一一叶建寅。

        这位叶建寅到底是什么人呢?原来,要提起此人,那也是浙中西部是位响当当的人物。

        顺便介绍一下这位叶建寅先生。

       叶建寅(1920一1985),字永春,兰溪诸葛派堰头村人。叶氏乃中医世家,传至叶建寅已是十一代了,人称“派堰头先生”。

       叶建寅7岁启蒙于清太学生吴时涛门下,读书以外便随父亲叶宝珍习医。父亲对他特严,要求务必对《伤寒论》《温病条辨》通读默涌,从小就打下了一身的“硬功夫”。又随吴荫堂学医、学文,身兼一身“软功夫”。16岁考入兰溪中医专门学校,课余时间仍赴吴荫堂诊室见习抄方。叶建寅文风隽逸,超众拨俗,在校的医学文章深得吴荫堂的嘉勉。吴荫堂对叶建寅勤学好问的习惯很是欣赏,曾评其医学论文“挹其清芬可朴俗三升”、“据理而谈,引证确凿,通篇绝不落套”、“相题布局,不脱不粘”、“篇首顾视清高,入后亦有思议”、“义气清馥,入后尤见癥结”、“题无賸义,笔有余妍”等批语。

       1937年抗战爆发,中医专门学挍停办,叶建寅随父悬壶乡里。后为躲避壮丁,逃至寿昌严州乡下当教师,一边教书,一边行医。

      1945年回兰溪行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永昌、诸葛、兰溪人民医院、岩山行医。

       叶建寅深得父亲和吴荫堂教诲,又接受中医专门学校系统学习。对疾病诊断和药物研究有独特的见解。业医四十余年,屡起沉疴,求治者盈门。1962年评为浙江名老中医。

      兄弟俩相见的那一年是1960年春,彼时叶永清53岁,叶建寅40岁。

       两人都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了,在浙中西部几乎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此时他们的生活都叫一个忙,来求诊者络绎不绝,在这种高密度的临床工作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越发地感到,应该把治疗温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

        他们相见的地点是在兰溪叶建寅家中。

       叶永清在《温病鉴别.温病方剂歌括评议》序言中,详细记载了两人见面过程。

      叶永清比弟弟大十三岁,但一点都没有大哥的架子,两兄弟都互相敬重,经常在一起切磋,还一起治疗了一些患者。兄弟俩好久未见了,见面时三句不离本行一一聊着医术。

       在两人畅谈医药的时候,叶建寅从书房里拿出自己的新作请兄长指正,叶永清展卷一看,不禁拍案叫好,好书啊!原来,他的三弟将温病诸证证治方药编成韵语歌括《温病条辨方剂歌括》。

       叶建寅的《温病条辨方剂歌括》是一本温病专书。该书理法方药均以歌括,叙以简要概念,议论精当,内容丰富,切合临床。以其由博返约,浅而易懂为特点。正如叶永清在《温病鉴别.温病方剂歌括评议》序曰:“温病条辨方剂歌括,是吾弟业余之新作。取而读之,言简意赅,易于记诵,可作初学之津梁,以助临床之实用。若能将此歌括,熟读暗诵,精思细审,统握筹维,免致岐黄兴嗟,望洋兴叹!”

       叶建寅对大哥的医学很是敬佩,特别敬佩他对温病学的造诣,他当即提议大哥把治疗温病的经验总结出来。这个建议实在是很有价值,因为一本对温病学很有研究价值的书因此而诞生了。

        叶永清也有感于《温病条辨》某些温病之辨,殊多混淆,就萌发了一些新念头、新见解、新发现。但是诊务一直很忙,以至迟迟未动笔。

        叶永清听了三弟的建议有所触动。回家后,于是开始构思,动笔。

       有人会问,叶永清1960年开始酝酿写书,一年间就完成了,是不是太快了吧!其实他要写的那些东西在脑袋里早就酝酿很久了,所以一下笔很快就写了出来。

       别的医生下了班可以喝茶打牌,或者喝点小酒聊聊天什么的,而叶永清却一个爱好都没有,如果和别人聊天,也是学术上的交流,平时有空余时间就在家里看书,凡是与温病有关的书籍都看了个遍,还动手写下了很多批注,所以他在写《温病鉴别.温病方歌括评义》一书时,大纲早就列在了“印象笔记”里,所以到动笔时就信手拈来。

       我们可以在他的序言中看到1961年3月完成初稿,这一本书,已在他家中存放了一个甲子(60年)了。

图片
图片

二、温病鉴别

图片
图片

       什么是温病?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时代,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经》,《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唐宋以前,温病基本上隶属于伤寒范畴,唐宋以后,在长期治疗热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渐突破了《伤寒论》的理论框架,从而形成了温病学理论体系。

       后来,中医治疗外感病就分两大流派:一个是伤寒派,该派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可以治疗一切外感病。另一派就是温病派,他们认为《伤寒论》治疗一切外感病有它的局限性,世界上还有一种寒邪之外的温热病邪,这种温热病邪侵入人体后,治疗方法与伤寒是不一样的。这一学派到了清朝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了,特别在江南地区,气候炎热是温热病高发地区,所以许多温病大家都出现江南为多,如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薛生白等。这个温病学派的出现,丰富了治疗外感病的内容,现在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治疗外感病的各个领域,这是中医学说进步的表现。

图片

             【叶永清的暑温分类,叶文启抄录

       应该说温病学确实源于《伤寒论》,但温病学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总之,外感病绝不是《伤寒论》一书所能完全概括的。

       有人会问,炎热天气容易得温病,那么凉爽的天气会得温病吗?

        也会。这是怎么回事呢?温病不是都说是温邪、热邪吗?怎么冬春二季也会有温邪?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头说起。中医认为每个季节的气候对人都有影响,如果人在当令的季节不注意,受到了伤害,那么身体就会出现病症。

        那么,每个季节对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医是这样认为的:一年四季都会得温病。在春天,万物生发,温暖而多风,人体容易被风热之邪伤到,所以风热邪气为病多见于春季,所致的温病称为风温(一般都有表证)。还有一个叫春温的病,它与风温同发一个季节,但是其临床表现大相径庭,春温初起没有明显的表证阶段,而是开始即以里热为主。古代一些医家认为,是冬季感受了寒邪,邪气伏于体内,郁而化热,至春季气候温暖,人体腠理疏松,体内所伏的郁热就自内而向外发,《黄帝内经》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理论,后史医家称为“伏寒化温”;夏天,天气热,暑为夏季之主气,所以暑邪为病只发生于夏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暑温(包括暑厥、暑风、暑瘵、暑秽、伏暑);在秋夏之交,中医还加上了一个长夏,就是夏天的尾巴,中医认为长夏季节气温高而多雨,自然界湿热弥漫,就好比“桑拿浴”,因此湿气特别重,这个季节人体最容易感受湿热邪气而生病,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湿温;秋天,有初秋和深秋之分。初秋,天气晴朗,秋阳曝晒,气温高而干燥,弥漫的湿气一扫而光,万物开始收敛,人体容易受到燥热邪气伤到,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温燥。而深秋季节,中午骄阳似火,早晚气候清凉,人体一热一凉,这时就容易感受凉燥了;冬季,一般都是感受寒邪为主,称之为伤寒病。但也有非时之暖,应寒而反温,如体质差的人,容易感受冬温。

       在《温病鉴别.温病方剂歌括评义》,在这本书里,叶永清把自己对各种温病的治疗心得和认识都写了下来,其中包括一些常用的方剂和对历代温病医家思想的评述。

       我们先看一下叶永清的序言:“余读吴氏鞠通温病条辨,恒觉理解不深,缘出把温病划出三焦路线,欲使病邪如火车之行轨道,不能有丝毫之溢出,致活病限于死条中。先师尝谓吾等曰:“温病条辨,心裁卓著之处颇多,而杜撰神传之说,亦复不少,惜哉!其瑕瑜之不分,所以后世诸家评议纷纷,要在学者,能辨媸妍,分清真伪,不受圈子之所限,择其要者而从之,斯可得矣。”余自临床以来,运用叶薛吴王诸家治疗温热之法,从王氏清化开泄,较为得力,而叶氏外感温热篇,尤为服膺,对温病条辨之方,亦常采用,收效良多。今年春余出席省人大会议,返家时路经兰溪,适吾弟建寅任兰溪人民医院中医科之职,便道往游,见有温病条辨方剂歌括,是吾弟业余之新作,取而读之,言简意赅,易于记诵,可作初学之津梁,以助临床之实用,若能将此歌括,熟读暗诵,精思细审,统握筹维,免致岐路兴嗟,望洋深叹。因原文未录,学者不易领悟,有鉴于斯,遂将歌括加以整理,并将条辨原文,予以摘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列入按语,将平时所见所闻,一一详载歌括之末,又将温热病名之鉴别,冠诸于首,能以识别各种热病之性质,则可因病论症,因症立方,药从病变,操纵自如,可免寒温莫辨,表里不分。自愧学浅才疏,经典鲜读,实践无多,水平有限,尤恐指鹿为马,极易自误、误人,至于文词之不雅,歌括之不工,因文墨短浅,药病限止,谫陋之因,实由于此。务后之学者,择其敝窦,补其未逮,诚不敢自谓尽善美也,是为序。”

                                        公元一九六一年三月叶永清识

图片

                  【叶永清的自序,叶文启抄录

       这段自序应当是他对温病的见解和独白,略谦虚。以前的人都特谦虚,喜欢用个体面的词儿。在这里叶永清可不是在作秀,也不是装腔作势地谦虚,他是想把自己的学问传承下去,想把大家都变成温病学专家,这和一般的小专家捂着盖着自己那点经验有着天壤之别。

       叶氏家族的先辈们都是温病学的佼佼者,叶永清从小耳濡目染,对温病也有所研究。但是,他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进行研究时,却发现有些构思上的模糊并且矛盾重重,这些问题较叶永清稍早的医家王孟英、陆士谔已经提出来了,叶永清也持这种观点。于是,叶永清把《温病条辨》一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为了更好地把《温病条辩》概念交代清楚,叶永清把书中证情不相符错误的部分加以论述,在评述方剂歌括时,结合自己亲身治疗的经验,加以分析。用其原话所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列入按语,将平时所见所闻,一一详载歌括之末。”于是写成了《温病鉴别.温病方歌括评议》,作为临床心得留给后人。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温病鉴别》。

      《温病鉴别》的主要内容:一,春温与风温的鉴别。二,暑温(附暑厥,暑风,暑瘵,暑秽)。三,伏暑。四,湿温。五,温疟。六,痺疟。七,风疟。八暑疟。九,湿疟。十,痢疾。十一,秋燥(凉燥与温燥,凉燥与风寒区别)十二,冬温。

      由于温病包括多种疾病,其证候类型复杂多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每一个病证都有其个性,但由于同属温病,所以又具共同的特点。叶氏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上述十二个方面的病因、症状分型、诊断等方面进行鉴别。

       由于《温病鉴别》篇幅较长,不能一一详述,故只能列举纲要。这此都是叶永清诊疗之余,一点一点反复总结出来的经验。

图片
图片

三、温病方剂歌括评义

图片
图片

       在这本书中,如何鉴别温病,我看来其实没有什么特别重要,毕竟现在温病学已讲得很清楚了,大家按照温病学教材去学就可以了。这书中最为重要的,是叶永清《温病条辨方剂评议》中的方解和按语,都是他的临床经验与长年研究的心得。

      叶永清撰写《温病方剂歌括评议》的目的:“以温病条辨之方剂,编成歌括,并采诸家之经验,使各种热病的性质和方剂,有了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不但可以掌握它的症状变化,而且更能知患方剂配伍的奥妙,在治疗中,可以因病处方,因症立法,药随病变,毋使以药试病也。”

      叶永清解释的《温病条辨方剂歌括》特细心、严谨、周密、实用,是我们今天学习和整理中医古籍的一面镜子。现挑选一些叶永清对条文的评述,以纠正前人对此认识的误谬。

      我们都知道吴鞠通是位温病大家,他把温病的理论进行了总结,使得温病理论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其功德无量啊!但是,历代医家对某些条文总有点微词。那么,存在哪些问题呢?

      1,《温病条辨》原文: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叶永清按:分条详辨,似属很清,但观诸家评语,也有不合经文,也有自条自辨之误。吴氏意欲把病情分为详细,竟致愈细而愈乱,学者宜当领悟焉。

      陆士谔评:疫证不得与温热同治,当以吴又可,余师愚两家为正鹄。沈辛甫评“鞠通混疫于温,实为无识。”真确论也。

      陆士谔评:暑温名目最属不通,夫和煦之气曰温,亢热之气曰暑,既暑矣,何至于温?鞠通当亦哑然自笑。

       叶永清按:士谔既知暑属亢热之邪,何以致温为和煦之气。吾谓暑为亢热之邪,温为发热之候,而以暑温命名,是无不通之理。

图片

             【叶永清评《温病条辩》,叶文启抄录

       [我的插话]  当叶永清读到《温病条辩.上焦篇》第四条的“太阴风温、温疫、温毒、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几句,就心有存疑。他认为温病是温热之邪,若治以辛温之品,势若抱薪投火,必助热而劫阴,反致病情加剧,古人有:“桂枝下咽,阳盛必毙”之论。可见,桂枝剂尤不能用于温病。吴鞠通在自注中:“伤寒之恶寒,太阳属寒水而主表,故恶风寒。温病之恶寒,肺合肺毛而亦主表,故亦恶寒也。太阳病则周身之阳气郁,故身热,肺主化气,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亦热也。太阳自汗,风疏卫也,太阴自汗,皮毛开也,肺亦主卫,渴,火克金也,咳,肺气郁也,午后热甚,浊阴归下,又火旺时也,又阴受火克之象也。”叶永清认为:根据上述病情,既知肺气受邪失化,阴虚火旺为病,豈桂枝之所宜也。窃谓欲借仲景之余气,以张大其阀阅耳。

       王孟英对吴鞠通的太阴风温……桂枝汤主之,也持批评的态度:“吴氏肆改经文,今通查伤寒论,却未见此数语,鞠通自谓跳出伤寒圈子,而又不觉已入嘉言套中,又不甘为人下,窃取圣训,以示微发不发之处。”实际上,不是吴鞠通不懂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也不是他真的主张以桂枝汤治疗温病。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的原因,是因为,他迫于世医偏见的压力,亦不得不假推崇伤寒学派之名,而行标新立异之实。而实际上吴鞠通在治疗温病初起,是力弃辛温发汗而主张辛凉之剂的。

       2,《温病条辨》原文:温病少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猪肤一斤用白皮,从肉刮去肥,令如纸薄,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米粉五合,熬香和合相得。

       歌括:少阴咽痛且心烦,法取猪肤甘润方。猪肤一斤肥刮净,去渣白蜜粉熬香。

      方解:少阴下利,下焦虚矣。少阴循喉咙,其支者,出络心经胸中,咽痛胸满心烦者,肾火不藏,循经而上走于阳分也。阳并于上,阴并于下,火不下交于肾,水不止承于心,此未济之象。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用其肤以除上浮之虚火,佐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自除,而下利自止矣。

       叶永清按:少阴上火而下利,下利者,水在下而火不得下济也;咽痛者,火在上而水不得上交也。但此症临床上所见不多,余对此方未曾试用,不知效果究属如何。但在温病伤寒,阴津不能上潮,舌绛津枯如镜,虽叠投养阴生津之品,不能恢复者,余每以精肉四两,煎汤去浮油,连服数次,津液即生,胜于养阴之品多矣。然非少阴咽痛下利等症可用。

图片

              【叶永清治温病经验,叶文启抄录

      [我的插话] 在叶永清按语里,告诉了大家一个食疗的方子,不管是伤寒病还是温热病,凡是伤到阴津(舌绛津枯如镜),用药物治疗不明显的,用瘦肉四两煎汤服,效果很好(津液即生)。肉汤,大家都知道很好喝,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古人云:百病先开胃,开胃先喝汤。叶永清用瘦肉汤治疗伤津(阴),可能是受到猪肤汤的启发吧。

      3,《温病条辨》原文: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宣痺汤主之。

       组成:枇杷叶、郁金、淡豆豉、射干、通草。

      歌括:湿阳上焦肺失宣,胸脘痞闷呃频添。急用苦辛宣痹法,枇通豉郁射干煎。

       方解:上焦清阳膹郁而致哕,故以轻宣肺气为治。

       叶永清按:哕俗称名为呃。张山雷先生解释甚详,学者宜参考其书。但呃之一症,治法颇多,宣痹汤为治湿温中之呃,至于呃逆之症,当求其所病之因,而求其所治之方,不能拘泥于此一端耳。

图片

       【叶永清结合张山雷的经验,叶文启抄录

       4,《温病条辨》原文: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湿、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叶永清按:经云:“亢则害,承乃制”。承气汤之作用即基本于此,凡温邪内结,气血壅滞,阻其胃气自欲下降之势。故大便不得行,以苦辛通降,咸以入阴之法,荡涤其蕴结之实邪,故有腑通热退,谵解渴除之功效。家严治热病颇有心得,而下法尤为特长,如遇便闭屡通不下之症,则用承气汤加地宣草三钱,收效甚捷。此乃戴北山先生,温热九传宝中宝之法也。有是病而有是药,但药力过猛,用宜审慎。

图片

        【叶永清的父亲叶宝珍的经验,叶文启抄录

     注:1,戴天章(1644一1722),字麟郊,晚号北山,江苏上元人。著《广温疫论》等。著名论点:伤寒下不厌迟,瘟疫下不厌早。

      2,九传即九传治法,吴又可曰:“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九传也……”这是对治法的一种分类,总共分为九类。

       5,《温病条辨》原文:时欲漱口不欲饮,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

      叶永清按:犀角地黄汤,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法。如血热妄行,涌吐如崩,真称良效,用之得当,效如桴鼓。吾师荫堂尝谓吾等曰:“大黄泻心汤为除暴安良而止血,犀角地黄为清营涤热而止血,止血虽同,用法实异。”

图片

       【叶永清的业师吴荫堂的经验,叶文启抄录

      [我的插话] 叶永清性情敦朴,谦虚诚挚,尽得家学,又受业荫堂,私塾山雷,博古通今,不名一师。他不因有三家之术而自满(叶宝珍、吴荫堂、张山雷),他涉猎医书甚广,潜心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各家学说,同时又虚心学习同时代人的经验,如陆士谔《加评温病条辨》等,吸取百家之长,加以研究,既不泥古以薄今,又不厚今以薄古。他主张临证时要灵活用药“因病论证、因症立方、药从病变”,反对时医忽视辨证,机械地搬用时方,“以药试病”来疗疾。在这一点上,叶永清求真务实的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资料由叶永清的儿子叶文启提供,特此感谢!

  《吴荫堂医案集》珍藏版

图片

    吴荫堂为清末秀才。因病研读岐黄,学业有成,悬壶村里,由于疗效显著,声名鹊起,被尊称“血证圣手”、“回回塘先生”。

     吴荫堂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医临床大家,也是浙江近代血证流派的开山宗师。他行医三十余年,不但对血证的治疗颇有心得,还通晓各科,对杂病、时病的治疗造诣也颇深,他创立了治血证八法,即“止血法、消瘀法、宁络法、养血法、先消后补法、先补后消法、消补并行法、气血双补法”。弥补了清代名医唐容川治血证四法的不足。同时还创立了治咳血病四阶段分类法,即“实多虚少阶段、虚实互杂阶段、虚多实少阶段、阴阳两损阶段”。开创咳血病辨治之肇基,不啻导航之座标,其医案辨折之精辟周详,实为习医之津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