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弋夫人,沧州河间人,生卒年月不详。汉武帝宠妃,一生谜团重重,死后儿子刘弗陵登基,被封太后。 玉钩之谜 汉武帝六十多岁的时候,心血来潮要到东方的大海边去巡视一番。此行的目的,究竟是巡查海边的鱼盐业的发展还是仅仅狩猎游玩,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此番东巡最大收获是得到一位美女,这位美女就是钩弋夫人。 汉武帝一行人来到河间国(现在的沧州河间,西汉时为诸侯国),这河间国在前些年汉武帝的哥哥刘德被封到这里。汉武帝来的时候,刘德早已仙逝。 刘德在河间最大的成就就是收集了民间大量藏书,并且让《诗经》和《左传》重新流传后世。关于这件事,我将在后面的文章里详细介绍。 有个观天相、占卜吉凶的“望气者”跟汉武帝说:这个地方(河间)有一位奇女子,陛下可以得到她。 汉武帝非常相信他的话,就命人去找。还别说,真找到一位奇女子。这位奇女子,长得貌如天仙,只是两只手从出生就一直攥着,到现在十五六年了,就没有伸开过。 汉武帝见了这位女子,那颗老朽的心又重新绽放出了光芒。把女子叫到面前,用手去拉。只轻轻一掰,女子的两只手就很轻松地张开了。令人惊奇的是,女子手中竟然攥着一只玉钩! 当然,这是史书上的记载。毛主席通读历史得出了一个结论:大都是假的! 一个人先天性残疾是确实存在的,但手里握着东西就是胡扯了。既然史书这样说,当然就要分析一下。 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史官编造的神话,另一种是这女子与人合谋欺骗汉武帝。 这本身就是一个谜团。 女子姓赵,名字不详。其父亲曾经在朝中为官,因犯罪处以腐刑。 这种刑罚就是史学家司马迁所受的那种。那个年代,像砍脚、脸上刺字、割鼻子等刑罚已经在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时期废除。 有个叫缇萦的小女孩,因为父亲淳于意获罪应该被砍脚,想到很多人受刑之后就成了废人,所以上书汉文帝要求取消这种酷刑。汉文帝采取了这项请求,从此这些酷刑才被废除。 关于缇萦救父,我在《“缇萦救父”,一个古代女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中介绍过,大家可以阅读一下。 虽然像割鼻子之类的肉刑在汉文帝时废除了,但腐刑(宫刑)却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才被终结。 显然,这位赵姓的官员没有赶上好时候,此时也已经去世,葬在长安城了。至于这位没有名字的赵氏女子,为什么在这里发现,她又是跟谁一起生活,这些史官并没有说。可能,这对于汉武帝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汉武帝很喜欢她。因为她天生攥着拳头的情况,所以给她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拳夫人”。而拳夫人所住的宫殿命名为钩弋宫,所以她的名字又叫“钩弋夫人”。 儿子之谜 钩弋夫人被带进宫中,被封为“婕妤”。婕妤在嫔妃中是比较高级的职称,可见汉武帝对她的喜欢程度。从此,这位钩弋夫人有了一个新的称谓:赵婕妤。 赵婕妤进宫不久,就有了身孕。只是,这龙子一直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十四个月! 这已经是非常不符合常理了,还是有人对此加以美化,说当年尧出生也是在母体中呆了十四个月的,这个孩子也一定是圣人级别的!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猫腻很难猜测,孩子是不是汉武帝的种更是搞不清楚。这也是个谜。 这几年,赵婕妤似乎生活得很不错。偏偏发生了巫蛊事件,让当时的太子一命呜呼。 说起来,汉武帝有几个儿子,有的死掉了,剩下的也都不满意。此时,赵婕妤生的这个儿子刘弗陵已经八岁了。汉武帝决定由他——这个最小的儿子来接替自己,成为大汉的皇帝。 如果刘弗陵当上皇帝,那么赵婕妤就是太后了,多么令人激动! 可是,悲催的是,事情反转了!汉武帝借机杀掉了钩弋夫人! 原因是,在汉武帝死后,这个八岁的小皇帝一定会控制在他母亲的手下,那岂不是吕后的故事重演? 关于这段事,史书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说,赵婕妤犯了一个小错,受到汉武帝的责备和关押,后来抑郁至死。 另一个说,赵婕妤受到汉武帝猜忌被杀。 总之,她好像死的不明不白,而且只是在进宫后八九年时间! 网上很多猜测,说赵婕妤跟权臣江充有私情等等,这不去管他。 除掉了赵婕妤,这个只有二十多岁的皇妃后,汉武帝安心地死了,留给后人的是一系列谜团! 棺材里没有尸体! 当初,钩弋夫人被汉武帝赐死,出殡以后,尸体不发臭,而有香气飘到十多里外。于是把她安葬在云陵,汉武帝哀悼她。又怀疑她不是普通的人,就掘墓开棺来看,结果棺里是空的,没有尸体,只留下一双鞋子。另一种说法,汉昭帝即位后,重新安葬钩弋夫人,发现棺是空的,没有尸体,仅留下一双丝织的鞋子。——摘自《钩弋夫人-搜狗百科》 钩弋夫人死后,家乡的父老兄弟为纪念她,在今河北省阜城县娘娘庙村,曾建有拳夫人娘娘庙,并庙中供奉钩弋夫人塑像,香烟缥缈,求拜者不断。 后记:搜狗上说,钩弋夫人是河间市行别营村的人,有待考证。另外,行别营这个地名直到明朝才有。据《史说河间》介绍:该村建于北宋初年,因村庙有铜钟所以村名叫铜钟殿。经过元朝末期大动荡,人烟稀少,明朝时,浙江大批移民过此宿营,其中婆、饶、唐、康、李、张六个姓留下定居,其余继续北迁。为永志旅途中诀别的凄苦之情,遂改村名为行别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