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又叫棒子,苞谷,原产于中美洲,是特别常见的粮食作物。 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年前,中美洲就有了野生玉米,3500年前土著人印第安人就学会了种植玉米。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并在古巴发现了玉米,于是这种神奇的植物传播到世界各地。 据记载,1531年(明朝),玉米传到中国,这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 起初,玉米被当做观赏植物来种植,当人们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后,其传播速度迅速提高。 经过广泛地种植后发现,玉米这种农作物产量很高,能够解决大量人口的吃饭问题。 不过,它做成的食物,吃起来口感并不好,是真正意义上的“粗”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贵族对它开始排斥,认为这不是一种好食品。 然而有一种现象让人很困惑,那些拒绝食用玉米的贵族们多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而穷人们却没有这些,他们虽然贫困却很健康。 这种现象在我国七十年代更为明显。由于它具有容易管理并且产量高等特点,为解决几亿人吃饭问题,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 那时候,生活条件差,没有更多的花样,餐桌上每天都是不差样的(玉米)饼子,(玉米)粘粥,再有多余的,就是咸萝卜条了。于是,盛干粮的筐子也就叫饼子筐子,盛汤食的碗就叫粘粥碗了。 在这种贫苦的生活环境下,却几乎没有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这类疾病。 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玉米虽然不好吃,却具有很多其他植物不具备的营养。而且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近几年,原来不被重视的玉米须也开始被重新认识。 研究发现,玉米须煮水喝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还有治疗水肿、淋证、白浊、消渴、黄疸、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病、乳痈、乳汁不通等病症的作用。 这下,玉米又开始令人刮目相看了!更注重养生的人们对玉米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来不受欢迎的东西一下子成了倍受关注的抢手货! 如何让这种具有神奇效果的食物变成美食从而克服口感太差的缺陷呢? 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大动了一番脑筋。 煮玉米是一种不错的吃法,特别是经过改良的品种,吃起来就像水果一样,因此有人直接称它为水果棒子。 爆玉米花也是人类非常伟大的发明,这让坚硬的生玉米粒变成彭松的熟爆米花。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就把玉米变成颇受欢迎的美味零食。 还有,像粗粮细作,把玉米面和豆面混合在一起,做成窝头、饼子,其口味大大改善。 除了用于食物外,玉米还能加工出玉米油,从而创造出更多不同风味的菜肴。 还有,玉米经过加工可以变成极好的饲料,它也是制药业所需的原料之一。 这就是它用途的全部吗?当然不是。除了玉米粒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一直被忽视的玉米芯。 玉米芯,俗称棒子瓤子,最常见的用法是当做燃料。 早些年家庭做饭,棒子瓤子是很不错的柴禾。有时候可以用于引燃炉子的煤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开始大批量购买棒子瓤子,而且价格不低。这些东西去了哪里?又有什么用呢? 原来,棒子瓤子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用途,它可以作为基质去生产菌类(蘑菇等)。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这让许许多多的专业户走上了发财致富的道路。 棒子瓤子也用于医药业,它含有丰富的木糖醇。木糖醇主要适宜用作糖尿病患者的糖代用品,对尿毒症患者、胰岛素抵抗者补充热量。也可预防龋齿和急性中耳炎。 更为神奇的是,从棒子瓤子中能提炼出一种叫做石墨烯的物质。 石墨烯是2004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材料,比纸薄一百万倍,比钢重200倍,高度透明,柔韧。在很多行业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 我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玉米不再做主食。但由于玉米有巨大的商用价值和科学价值,所以在种植面积、亩产量、总产量方面不减反增。 按照玉米总产量排名,乌克兰是世界最大生产国,我国位居第二。2020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2.61亿吨 ,2021年总产量达到2.7亿吨,是七十年代年产量的两倍多。 在中国,很多省份都出产玉米,除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外,山东,河北也都是玉米的主产省,占有很大比例。 在市场开放和连年丰产的大环境下,涌现出一大批经营粮食的商贩。他们奔走在收购站和粮农之间,用辛勤的劳动换来行业的繁荣。其中,玉米交易额度最大。 由此可见,玉米种植在今天和未来都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玉米很多的用途没有挖掘出来,希望广大朋友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