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堃原创丨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的方法——教育叙事之六十八

 真言贞语 2022-11-15 发布于山东

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的方法
——教育叙事之六十八
/刘堃
最近应邀参加了一所高中的教学质量分析会。虽然是所普通高中,但对教学质量抓得很紧,近几年的教学成绩在不断上升。正因如此,每次考试结束后学校都要进行成绩分析,力促下一阶段教学成绩有新的突破。
这次分析会的程序并不复杂,几位任课教师分别对本学科进行了数据分析,随后年级主任再对全年级考试成绩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这种会议形式和我所见其他学校的质量分析会相似,就考试的数据进行一番剖析是会议的重点。当然,这种安排也与阶段性考试后学校只能利用课外活动的短暂时间开分析会的现状有关。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是学校办学的追求,也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望。但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点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决这个认识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教育质量?我们所说的提高教学质量是不是专指学生成绩的提高?如果结论这么简单,那我们千方百计地通过增加课时和作业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就行了。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及许多家长、学校、教师的认识上还是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其实,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从定位于应对考试的个体答题高手转为面向未来的全体综合人才,这才是真正做到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对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教育实践中,需要拿出敢于变革的勇气和具体的实施举措。通过参加这所学校的质量分析会我想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我认为,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思想层面,一个是实践层面。遗憾的是我看到大多数分析会都只关注实践层面中的数字分析,用大数据说话成了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我们不否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大数据软件确实给学校的教学分析带来了便利。但大数据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甚至是残酷的。我们要科学地利用大数据这一工具来为教学服务,但又不能让大数据牵着我们教学的鼻子走,因此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就要摆脱单一性的分析。
首先要关注的是思想层面上的分析。比如:学生在考试前都做了充分准备吗?如果做了,这次考试的成绩对学生会产生什么结果;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又应该如何对待?又比如,学生考试时的状态如何,是兴奋还是无奈?是期盼还是反感?再比如,考试的难度系数是否符合目前学生学习的实际状态?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内驱力。思想层面上的分析应该是有温度的,充满包容和理解、肯定和激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考试成绩上有温度的分析,能让学生们感到温暖、有奔头,看到希望,能让学生获得向上的力量。而且这种思想层面上的分析一定要全面、具体、精准,要明确路径,也能让老师们知道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实践层面分析的前提是认真学习、把握党和国家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政策,要紧紧把握住育人这个大目标。
实践层面上的分析要注意两点:一是大数据的动态变化分析,可以把近几年或去年同时期的相关数据作为基准;二是阶段性教学分析要配合整体性教学要求。作为一个阶段的教学指导,应当把提高教学底线作为教学的要求,确保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在阶段性考试中考出相对理想的成绩。作为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分析一定要符合整体的教学战略。一定要记住,学困生的成绩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提高底线是阶段性教学的关键。当然,在整体战略中,底线的提高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涌现。随着教学的进程,特别是在教学的冲刺阶段,可能会将关注点由提高整体学生的成绩,逐渐过渡到突出优秀学生的数量提升。实现这一点要根据学校的生源状况、师资水平、教学进度综合分析来决定教学重点转移的时间。当然在实践层面上还有许多思维的训练、解题的技巧和模式等,在众多的文章中专家已有详细讲解,这里不再赘述。
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我们向以生为本要质量,向全面管理要质量,向精准施策要质量,以不断提升的育人质量助力学生真正成长、成才。

【作者简介】刘堃:原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任山东省政府督学,济南市关工委副主任。全国“领航校长”导师,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导师。曾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山东省首届教育创新校长、齐鲁名校长、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化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济南市十佳校长、济南市劳模、济南市拔尖人才等。荣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主持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各类论文百余篇,编著教育教学著作10余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