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译的交际特点

 小草9hce4imcw4 2022-11-15 发布于河南

口译的交际特点

Image

       勒代雷(Lederer)教授认为,翻译是由交际双方和两种不同语言组成的交际活动,这种交际同使用同一语言的交际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素。另外,大家和笔译虽然都是双语交际行为,但分析和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揭示大家的特殊性,恰恰是这种特殊性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思考和启示。

  笔译和口译两种翻译形式的相同之处是译前准备内容及方法相近,翻译的理解、抓住信息意义和表达程序相似。但两种翻译活动之间的差异也十分鲜明笔译中译者可以随时停下来查找资料或咨询专家,可以反复斟酌语言表达的含义,并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翻译结果进行'无休止'的修改和润色。这种'马拉松'式的翻译在口译中是无法想象也根本办不到的口译中有声语链瞬间即逝,听不懂记不住就无法完成言语表述。笔译的结果鉴定可以文字为证,为与原文进行比较提供了便利,但读者信息的反馈相对匮乏。然而,口译结果除译员本身的自评外,还可以询问会议组织者和翻译需求者,也可以依赖录音/录像进行比较和分析。除此之外,对译文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口译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听众的反应是即刻的,因为他们是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如果译文出现含混不清或者出现错误,听众会立即有所表示,例如用目光询问、紧缩眉头,或示意或提问。会议组织者对每一场翻译也可以作出即时评判,因为不同语言社团双方的交际完全依赖口译。笔译则不同,作者和译者都很难了解和准确掌握读者的反应,为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译者尽可能调动自己的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反复斟酌推敲,以保证对原文的忠实,但他对读者的反应是不可得知的,况且他的译文无需等待或根据读者的反应进行调整。由此可以说,恰恰是口译的双语交际特点可以解释真正意义上的翻译交际行为。

1. 口译交际双方在场

  笔译工作者面对的可能是几个世纪前的作品,也可以是现代作品,但完成作品的人不在场,译者和作品的关系相对稳定,换句话说,作品一经问世将不再变化,译者在翻译时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认知知识对一成不变的作品进行不同的阐释。然而,这种分析和阐释过程同口译过程有很大差别。口译是双语的自然交际,译员不仅直接参与交际,还同原语听众一样借助各种渠道和方式试图理解讲话人的交际意图,当场接受交际信息。译员同普通听众的差别在于,他听讲使用的是一种语言,表达使用的是另一种语言,他在听讲时不能筛选,不能分心,必须全部听懂,并借助笔记全部记忆,否则便无法用译入语重现信息内容。这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更具有活力,更方便信息的传递。一段讲话结束,听懂了就听懂了,听不懂就无法翻译;同声传译中,如果没有听懂或遗漏了就很难弥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交替传译译员可以求助于讲话人,询问或确认应该翻译的信息。通常的会议上,这种可能性不大,除非是交际双方小规模的交流。

  交际双方在场对信息的理解和表达会有很大帮助,不懂可问,根据听众反应可以随时校正。在交替口译实践中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译员翻译一段讲话后,译入语听众流露出茫然的目光。这说明传达的信息有可能不够清晰或有误,译员可以根据他们的反应或要求立即重新翻译;同声传译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下面的听众戴着耳机回头找译厢中的译员,有的时而用手指着耳机想表示什么,通常情况下可能是翻译使用的译语传输通道发生错误……这种双语交流同使用同一语言的交流没有本质的差别,惟一不同的是译员必须参加交际双方的交流,双方的即时反应对译员的翻译有重要作用。

2. 交际环境和背景相对理想

  口译同笔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现代生活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在这种转换中,翻译思维会受到'客观世界(自然、社会、思维三领域)、原文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翻译过程、译文、译文读者'(杨自俭,20004—7)等因素的影响。按照认知学理论,'意义的构成不是词汇的简单叠加。因此,应该考虑人类的各种表达方式。其方式通常分为三种手势、声音和词汇。'(K.Martel,J.Vivier,2003研讨会论文待发表)交际者在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手势及音调都属于交际因素,这在交际中对信息的理解和表达有重要作用。口译中,讲话人在场,他的表情、手势、声调、眼神等都可以成为阐释信息的必要参数,从而做到较好地理解讲话人的意思。此外,由于讲话速度非常快,译者根本没有时间一步一步分析构成篇章的语言成分,他只能借助对主题的了解及先前或刚刚获得的认知知识快速分析篇章表达的信息,对信息意义作出判断,然后用译语听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合乎逻辑地、贴切地表达理解了的篇章意义。笔译则不同,同样的一段表述,有可能出现多种理解,如何确定意义的正确性成为关键。口笔译中语言上下文固然重要,但信息发出的时间、地点、环境和在场人员的情况是理解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由此可以看出,口译同笔译相比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际环境。口译实践反复证明,同样的话语在不同场合可以出现截然不同的话语意义。'门!',可以指'开门!',也可以指'关门!',在只翻译能指'门'不能实现交际目的的情况下,原语中的暗喻应该在译语中变为明喻。在国际会议上,讲话人通常使用投影仪展示要讲的内容,这对译员的理解和翻译也有帮助。有时,讲话人列举一连串数字,同传译员可以根据图片显示的内容将其'翻译'成数字1、2、3,而不必重复这些数字,等等。这类实例举不胜举。同样,交际背景知识对理解也很重要。笔译中,译者可以通过翻阅资料查找完成作品的历史背景,然后通过注释对相关信息作出补充。口译则不同,无论是广义的背景,还是狭义的背景都相对完整。

  President Chirac,when he was Mayor of Paris,paid same air tickets in cash.(Lederer教授在一次讲座中使用的例子)

  译员可以根据现场听众的知识水平和场合将其翻译成希拉克总统在做巴黎市长时曾用现金支付机票款。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当巴黎市长的时候曾用现金购买机票。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希拉克任巴黎市长时曾用现金支付机票款。

  当然,如果是中国的普通听众,如果他们对法国的情况不十分了解,译员还可以在适当时机解释为什么总统用现金付款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同样,可以将

  Children have forgotten how to eat,completely forgotten how to eat.

  译成

  孩子们忘记了怎么吃饭,完全忘记怎么吃饭了。

  孩子们身体十分虚弱,几乎忘记了怎么吃饭。

  孩子们虚弱得连饭都不会吃了。

  在口译中,上下文和主题十分清楚,交际双方和译员都在交际现场,译员会根据这些条件立即准确翻译,歧义几乎不存在。有些时候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声调把握并解决信息的准确性问题。这样的操作和处理方法在笔译中有一定困难,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

3. 交际效果立竿见影

  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表达的内容。这一论题看似简单,但长期以来始终是翻译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译中,由于缺乏口译具备的语境和交际环境,加上时间充裕,译者的目光可以停滞在某一个词上,一个句子可以反复阅读,甚至由于查找资料频繁停顿出现思维不同程度的中断,每一次查找完资料都要重新阅读已经阅读过的段落,有时甚至会出现每次阅读后理解都不一样的现象。口译截然相反,在特定的单元时间内要完成听辨、分析、推理、思维判断、理解和记忆等任务,认知过程和逻辑思维的结果会通过表达立刻显现出来。如果停留在语言层次,根本不可能完成理解,译员必须也只能借助所有相关知识并启动认知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智机能转换的全部过程,即从用译出语听到用译入语表达,因为听众需要对话,需要立即了解讲话人的意图,讲话人也需要立即了解听众的反应,并根据交流的结果简化或深入解释要表述的内容。

  应该承认,笔译中出现理解错误不易被发现,因为读者对原文'一无所知',同原文'距离'甚远,如果出现某些表达方面的错误,读者自己还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进行纠正。口译却不同,倘若理解出现偏差,表达不到位,双语交际便无法继续进行。交际中经常可以遇到以下情形原语听众听完一段讲话后'喜'形于色,欣然点头,或'怒'形于色,表示愤慨;然而,当译员翻译结束时,译语听众如果没有出现类似的反应,讲话人会立刻对此作出如下判断翻译出现了偏差或问题。他或是重新讲解,或是根据需要改变演讲方式,以便实现双方的沟通,达到交际的目的。1995年一次200多人参加的中法商贸洽谈会上,记者就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过热采取的紧缩政策向中国代表团的领导提出问题'您认为中国政府的紧缩政策是否会对贵市的投资开放政策带来很大影响?'这位领导的回答是'我走访参观过欧洲的许多国家,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去教堂参加洗礼的孩子有刚刚出生的,父母将他们抱在怀里,但也有两三岁的,甚至还有六七岁的。这是事实……。'译员的逻辑思维让她很快明白了其'言外之意',为表达清楚,她在翻译最后一句话时,将陈述句翻译成疑问句'事实不是这样吗?(=木已成舟)'。翻译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十分热烈的掌声。讲话的领导听到掌声后露出满意的微笑,记者的提问也转向了其他话题。这样的处理方式在笔译中似乎很难让人接受,译者可以预测读者的反应,但很难按照口译的处理方法形成文字。

  对成功口译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一位资深翻译说在某些技术交流场合,你不会技术词汇都没关系,你把意思准确翻译过去,对方肯定能懂,这比你乱用技术词语反而更有效(例如,把'核反应堆堆芯'说成了'反应堆心脏')。这样讲并不是给译员的'知识漏洞'寻找借口,而是想说明,在特定时间内,信息内容比其语言形式更重要。

  最近,作者同一位刚刚读完语言学博士学位的教师就翻译问题进行交谈,她的观点是语言学已经能够解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问题,只要把语言段落连接解决了,篇章意义就清楚了。因此,只要把语言搞明白了,就可以进行翻译了。她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人理解语言靠什么?靠语法?靠词法?还是靠已获得的认知知识理解语言?我们讲母语时有多少人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才明白语言表达的意义的?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翻译的偏见,不少人在做'翻译'时采用的都是语言分析,例如,面对一段文字,特别是面对不认识的词汇,干脆停下来查词典,一个个单独的词查完了,再阅读文字,而字典提供的多种含义使人无所适从,可能是这个意思,也可能是另一个意思,似乎一段文字真的会有多种意思。恰恰是这种语言层次的多义性和个人知识的局限性使人产生错觉,认为语言一定是多义的。然而,成功的口译实践证明,连贯地听和读能避免多义性的出现。在查找一些不认识的词之前应该首先知道作者是谁,主题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作品?他的目标读者是谁?等等,然后阅读全文,至少是相关段落,接下来才是查找词典,将语言含义限制在交际背景和上下文规定的情形中,从而减少'多义性',降低笔译由于交际环境不明确带来的可能的歧义。总而言之,笔译的交际效果远不如口译明显。

  当然,经过反复推敲泼墨于纸上的文字水平和译文质量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比口译高,但翻译质量的评定标准是需要讨论的另一问题。根据何种标准评判口译质量,这涉及到口译质量评估这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