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术甲子篇解析(宝叔原创)

 司徒号南 2022-11-15 发布于安徽

历术甲子篇是《史记》里的一篇奇文,通篇类似数字密码。后经张汝舟先生破解,得以让如此精妙的古代历法重见天日。让我们一窥究竟。

原文类似如下: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正北 十二

无大馀,无小馀;

无大馀,无小馀;

一、四分历

要破解《历术甲子篇》其中奥秘就需要从四分历讲起

古人以日月星辰的运转周期来指定历法,这样的历法会把天文地理与农时民生紧密的连接起来。

预示测定日月星辰的变化周期成为制历师的首要任务。

第一步就是测定太阳周期

通过长期的日圭观察,星历师发现日圭的比较有规律:

1,基本大约365天多一些日圭就实现一个长短循环,这意味着太阳运转周期大约是365天左右。

2,但星相师也发现每4年太阳的影长才完全的长短相同,这意味着太阳每四年的一个大循环。

于是将太阳循环周期测定为365¼,四分历由此而来。

3,因为古人测定太阳时是以冬至为起点(因为冬至日日圭方便测量),所以冬至点是个至关重要的概念,随后我们会用到。

第二步便是测定月亮周期

古人把朔日(朔月)作为月亮的起点,月亮实际测定每月运行约29日多一些,经历12个月为一周期。

因为历法规定日子不能有零头,所以古人以大月30天,小月29天来调配以弥补真实的月亮周期

第三步调配日月周期

按照大小月相间的规则,月亮走过十二个月的时间为354天(6×30+6×29天)

这与太阳的365¼天有近11¼天的差距

为了调和日月周期,古人将19年作为一个周期,采用闰月的方式来弥补日月周期。闰月保证夏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夏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这就是197的由来。

365.25×19=6939.75天       354.36×19+7×29.5=6939.34

19个回归年=235个朔望月

经过19年的一个周期,便实现了在以月为单位的完整调配

所以把19年为一章,一章=19年  也即235个月

19年并非完整日(有0.75的日余),所以以4倍之,得日整。

规定四章为一蔀,一蔀=76年  940个月  27759

第四步调配六十甲子(土星木星)周期

一蔀27759日,不能完整整除60甲子周期。

27759日÷60甲子=46239(日)

其中余数39,称之为蔀余。

因为无法整除,不能完整对应60甲子周期

若想完整对应60甲子循环,则需经历20

这样的话27759日×20÷60=9253

这样才可完整整除

这便是一纪二十蔀的由来,所以一纪要经历925360甲子周期。

在经历了一纪共1520年后,甲子日夜半冬至回朔。

截至到此,我们已经实现了月单位、日单位、六十甲子单位三个维度的调配。

1520年并不能完整整除60甲子年

所以规定

一元等于3纪。则4560年÷60=76(整除60甲子周期)

这样就能保证在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回朔。

这样就能实现在年、月、日、时、六十甲子(土星与木星)大周期、小周期、太阳运转周期、月亮运转周期多个维度的完美调配。

所以历术甲子篇里的历法堪称经典,让人拍案叫绝。

二、解读历法

在编制历法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基础参数。

1,月亮精准的运转周期是多少天呢?

通过上文第三步,我们知道一蔀=76年  940个月  27759

于是一月运转27759÷940=29499/940

2,二十蔀表

因为一纪(二十蔀)实现了六十甲子日单位层面的循环,所以二十蔀的分配知一推百。

甲子蔀0

己卯蔀15

十一

甲午蔀30

十六

己酉蔀45

癸卯蔀39

戊午蔀54

十二

癸酉蔀9

十七

戊子蔀24

壬午蔀18

丁酉蔀33

十三

壬子蔀48

十八

丁卯蔀3

辛酉蔀57

丙子蔀12

十四

辛卯蔀27

十九

丙午蔀42

庚子蔀36

乙卯蔀51

十五

庚午蔀6

二十

乙酉蔀21

其中数字部分为蔀余

蔀余便是上一个六十甲子没有走完的部分。

3,一甲次数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4,干支别名

困敦

赤奋若

摄提格

单阏

执徐

大荒落

敦牂

协洽

涒滩

作噩

阉茂

大渊献

玄枵

星纪

析木

大火

寿星

鹑尾

鹑火

鹑首

实沈

大梁

降娄

娵訾

焉逢

端蒙

游兆

强梧

徒维

祝犁

商横

昭阳

横艾

尚章

5,什么是平气?

平气:

清代以前都是用平均划分的24节气,每个节气为3654分之1除以24

即以冬至开始每过157/32交一个新节气。

解读《历术甲子篇》 

例一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正北

十二

无大馀,无小馀;

无大馀,无小馀;

解析例1

太初元年,岁名甲寅年,月名甲子月(月在甲为毕,正月为聚),日名甲子日,甲子时,恰逢冬至,且月朔。

太初元年:若满足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且冬至且月朔,只有可能在公元前1567年。但此历法并非诞生于前1567年,只是逆推之。这里的所谓太初元年为前1567年。

正北:为子时。

十二:为当年平年12个月,无闰月。

无大余(前):至朔日时,之前无余天,大余是在六十甲子里的余天,是之前的时间里无多余的天推延至此。

无小余(前):至朔日时,之前无余分,小余是指多余的推延至此的分。

无大余(后):至冬至日,之前无余天推延至此

无小余(后):至冬至日,之前无余分推延至此

元年(甲寅年)朔气干支表排历则为

月份

朔日

余分(940分之)

中气日

气余(32分之)

子小

甲子0

0

冬至甲子0

0

丑大

癸巳29

499

大寒甲午30

14

寅小

癸亥59

499-441

雨水甲子0

28

卯大

壬辰28

58+499

春分乙未31

10

辰小

壬戌58

58+499-441

清明乙丑1

24

巳大

辛卯27

116+499

小满丙申32

6

午小

辛酉57

174

夏至丙寅2

20

未大

庚寅26

174+499

大暑丁酉33

2

申小

庚申56

232

处暑丁卯3

16

酉大

己丑25

232+499

秋分丁酉33

30

戌小

己未55

290

霜降戊辰4

12

亥大

戊子24

290+499

小雪戊戌34

26

解释上表推演过程

第一点

若满足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且冬至且月朔

则甲子日起始,大余为0,余分为0

冬至日以甲子其实,大余小余皆为0

第二点

因子月起始月为小月29天,与真实月亮周期相差499/940天,为盈余499/940

于是朔日记为癸巳29,余分为499

因为清代之前都按照平气规则,那么每个中气为3014/32

所以中气日为甲午30 ,气余记录为14

第三点

从寅月开始,因丑月为大月30天,亏940-499=441

于是寅月记录为,余分因亏441,因丑月曾赢余499,所以为499-441=58

注意:58分将成为常量,频繁使用。

第四点

注意中气甲子,当时气余为28,下一步便是28+14=42,超过了32,取余数为10

在春分位置要进1,变为31

解析例2

端蒙单阏二年 十二

大余五十四  小余三百四十八

大余五      小余八

二年(乙卯)年朔气干支排历为

月份

朔日

余分(940分之)

中气日

气余(32分之)

子小

戊午54

348

冬至己巳5

8

丑大

丁亥23

348+499

大寒己亥35

22

寅小

丁巳53

406

雨水庚午6

4

卯大

丙戌22

406+499

春分庚子36

18

辰大

丙辰52

464

清明辛未

0

巳小

丙戌22

464-441

小满辛丑

14

午大

乙卯51

23+499

夏至辛未

28

未小

乙酉21

23+58=81

大暑壬寅

10

申大

甲寅50

81+499

处暑壬申

24

酉小

甲申20

139

秋分癸卯

6

戌大

癸丑49

139+499

霜降癸酉

20

亥小

癸未19

197

小雪甲辰

2

第五点

如何定大月小月?

当朔余小于441,则为小月。大于441则为大月。

第六点

当余分超越441时,会产生连大月。

解析例3

游兆执徐三年 闰十三

大余四十八   小余六百九十六

大余十       小余十六

三年丙辰闰朔干支表

月份

朔日

余分(940分之)

中气日

气余(32分之)

子大

壬子48

696

冬至甲戌10

16

丑小

壬午18

255

大寒甲辰40

30

寅大

辛亥47

255+499

雨水乙亥11

12

卯小

辛巳17

313

春分乙巳41

26

辰大

庚戌46

313+499

清明丙子12

8

巳小

庚辰16

371

小满丙午42

22

午大

己酉45

371+499

夏至丁丑13

4

未小

己卯15

429

大暑丁未43

18

闰大

戊申44

429+499

无中气


申大

戊寅14

487

处暑戊寅14

0

酉小

戊申44

487-441=46

秋分戊申44

14

戌大

丁丑13

46+499

霜降戊寅14

28

亥小

丁未43

104

小雪己酉45

10

第六点

因为从戊申44到丁丑(即戊寅14的前一位)之间正好跳过处暑14,所以无中气。则置闰。

依照此理可以连续推得每年的闰朔干支、历法排布。

《历术甲子篇》虽然仅仅列了76年,但其他蔀余以此可以推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星历师的运筹精密、高瞻远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