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传说中的妙方,既补脾肾,又消瘀血,化积滞,助人年轻二十岁

 当归与地黄 2022-11-16 发布于四川

今天介绍的这个方子,来自《医心方》。这个方子有个传说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益多的老人吃后,原本佝偻的身躯挺拔了,头发也黑了,整个人像年轻了二十岁,还和人生了孩子。

所以方子被以这位老者的名字命名成了益多散,其实按字面意思,可理解为益处多多。

方子里有一味重要中药,干漆

来源于漆树科植物漆树。漆树在秦岭、大巴山、武当山等地产的多,有一种疮叫漆疮,就是接触了漆树等产生的皮肤病。

漆树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就是入药的干漆,辛散温通,入于肝脾胃大小肠经,所治有日久凝滞的瘀血,腹胁积聚滞气与结块,甚至风寒湿痹,续筋接骨等。就像职场中有些人,工作繁杂而多,但却能将每件事做好做细致。

在宋代官修医书《简要济众方》中,记录了个单味干漆治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气的方子,是将干漆60克捣碎炒出烟后,研成末,再加面粉糊裹成如绿豆大的丸剂而成,每次5丸至七丸,热黄酒下,不喝酒的也可以直接用醋汤或温开水服用。

其治九种心痛的能力,让人想到桂心,同样是宋代医书,《圣惠方》有个简便方,将桂心15克也打成细末,用黄酒煎后去渣服用,治九种心痛和胃中如物梗阻。

因心和胃以一肌相隔,挨得太近,古代人将心脏病之痛和胃痛统统划进了九种心痛中。而痛之起,与血瘀气滞关系大,所以干漆和桂心均有化心之瘀,胃甚至腹胁之积聚包块的力量。瘀血除了,阻滞消了,能调畅气血,打通关节,利九窍,益精明目,以及治骨节挛缩引起的佝偻,续筋骨甚至生肌肉等。故而干漆桂心合用,属于强强联手,有助于让身体筋骨强健,头发转黑,眼目明亮,回到年轻态。

所以桂心怎能不加入益多散的队伍呢?

全方组成:

生地黄10分,桂心2分,炙甘草5分,白术2分,干漆5分。 

本方各味之间的用量可理解为一个配比关系,也就是一份两份三份的份,毕竟最后的制法是全部打成粉,每次饭后用黄酒或温开水服2克,每日三次,需要服用一段时间,故而只需要配比是对的就行了。一次共打多少量,可自己定夺。

前面讲了干漆和桂心,余下的三味,那就太熟悉了。生地黄,是滋阴凉血养血的。《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这句话倒不是说真的四十岁,这只是一个约数。

就是说人到中年,体力通常会衰减,思维能力和灵敏度都会下降,这一点我和我认识的很多中年人都有这种感叹,觉得不如二十岁生龙活虎,这是因为主管身体物质能量的阴(津液血液)有所下降,无法血载气,为动能阳气提供充足的能量导致。

所以无论是治阴亏血少,心肾之阴不足的天王补心丹,还是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的炙甘草汤,都重用生地,本方亦重用它。其滋肾水补阴之功,能助阳气运行,其养血凉血之力,能使血不燥津液跟着润。助气血津液回到好状态。

剩下两味,炙甘草和白术,这个都不用讲了。白术能补脾虚利水,炙甘草能健脾益气。脾胃是人身营养的总管,工作量大,磨损也大,所以人到一定年纪,常有脾虚,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睡觉流口水,严重点的在白天又没美食诱惑,哈喇子都要滋润嘴角,这就是典型的不能锁好阴之物质津液了。

所以有脾为五脏之母的说法,白术炙甘草的运用,能默默为人体的欢实蹦达提供力量。

而且,炙甘草能解干漆之小毒,并有在干漆桂心化心血之瘀后补心气的作用

所以您看,生地黄白术炙甘草都属于后勤补给,生地黄如湖水江河,白术炙甘草如大地,让干漆和桂心踏实前行,除瘀血积滞积块,理筋骨等。将人体打造如生态建筑之宜室宜居

合力既让腰腿有力,腰杆笔直,又让白了的头发黑回来,且有一些方下并没有描述之能力,比如精力好了,益子,这可是传说中点到的。

甚至有人因本方的消瘀能力,将其视为开路药,让后续吃补药可以补得进去。

确实益处多多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