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轮滚滚奔小康

 河滨散人 2022-11-16 发布于安徽

清溪文苑


文/江咏萍

新婚第三天,我和先生骑着新买的永久牌自行车,在朦胧的月色里,从榨岭“老家”朝五里中学的“新家”缓缓而行。

坐在自行车后面硬邦邦的坐凳上,我一只手搂着先生结实的腰,一只手挎着竹篮子,篮子里是婆婆拿给我们的油盐酱醋、几只碗碟和一把竹筷子。

石子铺就的路面坑坑洼洼,从四公碑到七公碑,一路颠簸,三公里的路骑了二十来分钟,要不是新婚的幸福感充溢着,一身快散架的骨头早就抗议了。

下车时,先生接过竹篮,我顺势双脚落地,“哎呀妈呀”,两只脚尖就像触了电,又麻又疼。先生扶着我歉疚地说:“要是有辆摩托车就好了”!“那是,等咱们攒够钱,到时候也来个鸟枪换炮”!

俗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和先生的“小家”,是用先生办公室改造的,也就十来平米左右。先生为了冬暖夏凉最大化而绞尽脑汁,一组结婚时置办的大衣橱,这时派上了大用场。

冬天把它横在中间,房间便一分为二,成了“一室一厅”,前面办公后面卧室;夏天把大衣橱挪回原处,像只硕大的“壁虎”紧贴着墙壁,这样空间就大一点,空气流通相对也快得多,自然,便没了“一室一厅”的待遇。

说起壁虎这小东西,在“五里中学”是常见的。学校坐落在一座平了顶的小山上,四周都是水田。有水田的地方,蛇虫蚂蚁是常客。特别是过了惊蛰,这些小虫子甚至反客为主。房间的后窗,因为紧挨着水田,到了夏天就成了摆设,直到有了纱窗才好一点。

那时候,我有孕在身不能上班,先生工资才三百块钱左右,也就能管个温饱而已。加上教师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少则三两个月,多则半年。想攒钱买摩托车,简直是白日做梦。后来,女儿出生,膝盖下又多了张小嘴巴,可想而知,日子过得就更紧巴了。

转眼到了女儿上幼儿园的年龄,为了女儿能上殷汇镇最好的学校——“殷汇中心幼儿园”,我们决定全家搬迁到我在镇上做服装的店面里。租住的店面不大,上下两层共起来也就二十来个平方,上面是家,下面是店。

我和女儿方便了,可是先生离学校就远了。十四五里的路程,他得乘着唐田或牌楼方向的城乡公交早出晚归。那时候城乡公交都是私有的,车上座位不满,是不会出发的。先生只好蹬着那辆结婚时买的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

一次,遇上下大雨,身上湿透不说,自行车在狂风里“身轻如燕”,先生回来描述,说差点直接连人带车“滚”进公路旁的沟渠里了。吓得我赶紧敦促先生,无论如何,就是借钱也要买辆摩托车!

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礼拜天,天气晴朗。先生一早揣着东拼西凑来的钱,和陈老师乘车去了牌楼镇。陈老师舅佬在牌楼镇上做生意,对摩托车功能及价格都了如指掌,有他作陪心里踏实,这可是我们结婚以来首次添置大件呢。

中午时分,我早早地烧好了几个小菜,站在门口张望着。“嘟嘟嘟……“摩托车声由远及近,闯入眼帘的是一辆枣红色“金城”牌弯梁摩托车,陈老师负责驾驶,先生则坐在他身后。未等摩托车停稳,先生就跳下车来,开心地说:“老婆,摩托车买回来了,看看,好看吧!”我激动地从车前摸到车后,哈哈,我们终于鸟枪换炮啦!

有了摩托车,节省了时间不说,还给我们家带来许多额外收入。比如茶叶季,我就可以早上四五点钟,骑着它大灯一开,到几十里外的牌楼、吴田收茶,收来的茶叶,赶在店面开门前直奔回镇上倒手卖掉,即使赚不了大钱,一天小菜钱还是有的。摩托车成了咱们家“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大功臣。

随着先生调进城,在楼房林立、风景如画的小区里,我们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百平米商品房,过上了之前一直羡慕的城里人生活。只是,这样一来,离乡下的爸妈家就远了。每次回去都得提前做好多准备,是骑摩托车还是乘公交?乘公交车吧有时间限制,还要转车。骑摩托车虽然方便,但路程有些远,很是费力费神,遇上刮风下雨就只得放弃。

逢年过节,大包小包只能“包车”,可“包车”也不是你能随叫随到的。每每如此,心里也就常常冒出个想法,该是朝着“四个轮”的私家车着手准备了。于是,全家总动员:考驾照。驾照考了,目标也就越来越近。

年后,看着拿到手的驾照,想想春节期间里,雨雪天气走亲访友的窘境,我对先生说“咱家也到了添置辆新车的时候了”,先生笑着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月的一天,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一辆乳白色的轿车帅气地停在眼前。打开车门,动听的音乐盈盈入耳,无与伦比的“大沙发”舒适如家,超智能系统、语音识别控制、车联网、360度导航……这“车”跟之前的“自行车、摩托车”就是不一样,要啥有啥一应俱全,无论天寒地冻、刮风下雨,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个“四季如春”说走就走的旅行。

每逢周末,就可以开着爱车回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此刻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副极美的画面:宽阔的新农村公路上,一辆乳白色的轿车,随着轻缓舒适的音乐悠然前进。两岸郁郁葱葱的青山,随着玉带般的秋浦河向后缓缓退去,车窗摇下:禾香阵阵,鸟鸣声溅!

作者简介

江咏萍,女,专营女装。池州市暨贵池区作协会员,喜诗歌,爱散文,作品散见于报刊与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