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歌赋之天星十二穴》||天星十二穴精彩回顾(拾叁)

 郭bsi7wcsqfzs2 2022-11-16 发布于河北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附:天星十二穴精彩回顾(拾叁)

通里穴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

通里在手腕侧面距离手腕一寸位置。通里属心经的络穴,络穴联络表里。另,通里主肢节疼痛问题。腕位置穴位多为腧穴,腧穴主体重节痛。体重人群:老迈人,肥胖,懒动,走路拖泥带水,工作压力大,经常唉声叹气等,将活络油点在腕踝周围,则可治身体困重。

《伤寒论》讲:凡治伤寒,万病初起时,皆有体重,即疲劳疲惫的过程。因此体重乃百病之兆。腕踝关节的腧穴,能治体重之疾。

图片

案例:一个老阿婆,白天走不动,晚上筋骨痛,辗转反侧睡不着。此症属于体重节痛的问题,教其用小镊夹夹灵道,通里,阴郄,神门等心经的穴位,当天晚上呼呼大睡,第二天大步行走买菜。

欲言声不出懊恼即怔忡

受了风寒感冒后,突然间声音出不来。懊恼:心烦懊恼,用小镊子夹通里穴,相当于淡豆豉汤,让心中懊恼舒解。

怔忡:心好像要跳出胸口,通里有助于心跳速度减慢,相当于酸枣仁汤。通里词语倒置为里通,即心脏血管周围的血脉都可以通,用手劳宫穴拍通里穴,可治心悸怔忡。

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

图片

脉象有力为实症。通里靠近腕横纹处,腕横纹处的穴位主体重节痛。心主火,其华在面,面颊红肿,通里主之。

虚则不能食暴瘖面无容

脉象无力为虚症。不能食,心主火,火能生土,心脏动力足,则肠胃消化好。心与小肠相表里,通里穴为心经络穴,络穴连接内外,有助于心火下达小肠,助消化。

暴瘖,突然间声音沙哑,失声。病变于音声取经穴,心经经穴为灵道,灵道和通里词意相近,取此二穴,治声音沙哑。而心开窍于口,中风不语或感冒后突然讲不出话,脉象无力艾灸补之,脉象有力用针泄之,拍打按摩虚实都可治。

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针微微刺下去,即见其效,原来如此神奇。

图片

【注解】

定位: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仰掌取穴

特效穴:属手少阴心经,络穴

穴解:通,通达,通畅,贯通之义。里,邻里,又与理通。本穴为手少阴之别络,从此别走手太阳小肠经经气由此通达表里二经,且兼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若井里然,故以为名。

功用:行气活血、宁心醒神

主治:主要用于心神、口腔前阴部疾患等:如热病、头痛目眩、心悸怔忡、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癔病、咽喉肿痛、暴瘖、舌强不语、臂、肘、腕痛等

操作:直刺0.3~0.5寸

图片

文献记载:

1、《针灸大成》卷六:主目眩头痛,热病先不乐,数日懊憹,数欠频呻悲,面热无汗,头风,暴喑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呕喉痹,少气遗溺,妇人经血过多崩中。实则支满膈肿,泻之;虚则不能言,补之。

2、《灵枢·经脉第十》: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目眩头痛,面赤而热,肘臂臑痛,苦呕,喉痹,少气。

4、《针灸大成》卷六:主目眩头痛,热病先不乐,数日懊憹,数欠频呻悲,面热无汗,头风,暴喑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呕喉痹,少气遗溺,妇人经血过多崩中。实则支满膈肿,泻之;虚则不能言,补之。

图片

5、《玉龙歌》: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6、《百症赋》: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

7、《窦太师针经》:治虚烦,头而赤,泻补;手臂酸疼,补泻;心虚怕惊,宜补。

8、《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卒痛烦心,心中懊憹,数欠频伸,心下悸,悲恐,遗尿。

9、《外台秘要》:通里主热病,卒心中懊憹,悲恐,癫,少气,遗溺。

10、《医宗金鉴》:主治温病,面热无汗,懊憹,心悸惊恐。

现代研究:

通里穴对于暴瘖、言语功能不利疗效明显,对语言失音效佳,能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