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失衡能量图
第一条:人体正常的阴阳平衡图解。
说明:正常人,左右阴阳能量相等,阴阳相互制约;上下能量也相当,也能相互制约。 第三条:单纯肾阴虚能量图
脉象:六脉正常,唯左侧沉细而弱。 病机:肾阴虚 临床表现: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具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崩漏不止;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 治疗:滋养肾阴。 第四条:肾阴阳两虚
脉象:左右尺部沉细而弱 病机:肾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 治疗:阴阳平补。 第六条:血虚
脉象:左寸细弱 病机:心血虚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 治疗:补养心血。 第七条:气血两虚
脉象:左右寸脉细弱 病机:气血两虚 临床表现: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形寒 治疗:补气养血。 第八条:心肾阳虚
脉象:左寸沉细、右尺沉弱或滑 病机:心肾阳虚(温运无力,致血行瘀滞,水湿内停) 临床表现:畏寒肢冷,心悸怔忡,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或唇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西医最常见的是疲劳综合征。 治疗:温经通脉、温阳利水 第九条:心脾两虚
脉象:左寸细弱、右关细弱 病机: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 治疗: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第十条:肝郁脾虚
脉象:左关郁塞、右关细弱 病机:肝郁脾虚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溏结不调。西医临床上多见于乙肝、浅表性胃炎、更年期综合症…… 治疗:疏肝健脾 第十一条:肝郁脾滞(中焦郁塞型)
脉象:左右关部郁塞 病机:肝郁脾滞 临床表现:情怀抑郁、焦虑不寐、寒热时作、口干口苦、目障耳闭、食少神疲、胁痛腹胀、乳胀乳癖、经水不调、痛经、癥瘕积聚、顽固性便秘等症。 治疗:疏肝畅脾 第十三条:大气下陷
脉象:左右脉象有下沉之势,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病机:大气下陷 临床表现: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治疗:升阳举陷 第十五条:金克木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