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子旸:俄国人不是“战斗民族”

 白河baihe 2022-11-16 发布于河南

28109

图片

图片


拿破仑进攻俄国,大败。法军撤退的时候,俄国哥萨克骑兵尾随追击。可是,哥萨克的追击有些奇怪,他们不是穷追猛打,努力消灭溃败的法军,而只是远远地跟着,距离在法军火枪射程之外。

法军败退,难免有个别士兵跟不上掉队的。哥萨克要的,就是这些倒霉蛋。他们一拥而上,无情地砍杀掉队的法军士兵。其场面之残暴,令人目不忍睹。

但是,如果撤退的法军不堪其扰,停下来,回过头,面对哥萨克们正经八百打一仗,哥萨克骑兵却根本不敢上前,而是一哄而散。哥萨克的“勇敢”,只是在个人层面上。群体对群体,军队对军队,他们就不勇敢了。

类似的情况在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也有。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和俄国之间打的仗。在一次战役中,两个哥萨克团对阵一支英国轻骑兵。英国以海军强大闻名于世,陆军、骑兵的战斗力一般般。但当英国轻骑兵排好队形向哥萨克团发起冲锋时,哥萨克骑兵被吓坏了,不但不反击,反而转头夺路而逃。甚至向自己人开枪,以抢先逃跑。

后来俄军大炮开火,击退了英国轻骑兵的冲锋。这时,四处逃窜的哥萨克骑兵来能耐了。他们反应极快,立刻去抓捕阵亡英国骑兵的战马——抢回去卖钱。

哥萨克是俄国人中专业服兵役的人群,家里的男丁世代当兵,大致相当于我国明朝的“军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哥萨克骑兵身体强壮、剽悍善战,是优秀的战士。其实并非如此。

在一对一、面对面的打架,或者说在“私斗”中,哥萨克或者俄国人,可能确实比较“能打”,但在群体对群体、集团对集团的战争中,俄国人“战斗民族”的名声,远远大于他们真实的战斗力。和那些真正强大的军队比起来,俄军的战斗力并不强,算不上能征惯战的军队。

图片

《史记》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的一件事。当时,吴王阖闾读了孙武的兵书,大为赞赏,想要任命孙武为吴国的将军。在正式任命以前,先来个测试,让孙武训练吴王宫中的一批宫女。

训练开始以后,宫女们并不认真,嘻嘻哈哈的。孙武三令五申,但没什么效果。面对吴王宠爱的宫女,孙武毅然决定,把带头嘻嘻哈哈的吴王爱妃斩首。众宫女一看,再也不敢嘻嘻哈哈,开始老老实实地服从命令听指挥。

吴王虽然心疼爱妃,但也知道严格的军纪对军队战斗力的关键作用,不但不责怪孙武,还任命他为将军。

这个故事表明一段历史。最晚从战国时期开始,诸侯国的军队已经有了严格的军纪。因此,中原的军队和游牧民族的军队有了本质的不同。

从面对面拼杀的战斗力来说,游牧民族的军队有强悍、勇猛的一面。但中国古人多次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只有汉人的军队才能“死战”。游牧民族的军队,虽然刀马纯熟、来去如风,但他们打不了“死战”,他们只能打“顺风战”。换句话说,作为一支军队,游牧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

所谓“死战”,是指士兵们宁可牺牲,也要坚持完成任务,比如死守某地,战至最后一人,或者不惜伤亡前赴后继地拼命进攻,直到攻下既定目标。

这种死战,违反了人作为生物个体的本能。对生物个体来说,如果自己死了,战役或者战争的胜负,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在保全自己性命的前提下,胜利才有价值。

游牧民族的军队就是因此只能打“顺风战”。游牧民族南下劫掠农耕民族,为的是抢钱和抢人。既然是抢劫,如果自己死了,那抢到再多也没用了。所以,游牧民族虽然有战马、兵器、体格上的优势,但他们都是尽量避免“死战”,而是抢了就跑。如果遇到汉人军队有组织的正面抵抗,游牧军队会一哄而散,下回再说。

俄国哥萨克骑兵的战术,也是这种游牧军队的打法,尽量避免正面交锋,尤其要避免伤亡重大的“死战”,尽量打“顺风战”“破袭战”,打一下就跑。

图片

无论哪支军队都想要尽量避免伤亡,降低获胜的成本。但是,对于战争来说,有时候,关键地点、关键战役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古希腊的温泉关战役,比如中国解放战争中的塔山阻击战。

是否能在这种“死战”中坚持下来并取胜,或者说,打赢必须打赢的战役,才是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真正标准。“顺风战”谁都会打,能打赢“死战”的军队,就不多了。

正是由于汉人和游牧民族军队战斗力的差异,中国历史上游牧-农耕几千年的较量中,游牧民族胜少败多。而游牧民族取得胜利的少数几次,比如元朝和清朝的入主中原,决定性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们的军队中有了大量汉人,他们已经高度汉化了。在他们的征服战争中,那些死战、硬仗,都是汉人军队打的。

可见,对军队来说,武器装备、单兵战力固然重要,但严格的军纪,以及这种军纪培养出来的顽强的、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才是最重要的。具备这种战斗意志的军队,才是战斗力强的军队。

沙俄军队一向以军纪涣散出名。所以,虽然有装备和国力上的优势,但沙俄军队在欧洲各国中并不算一流的军队。欧洲真正强大的军队——德军、拿破仑时期的法军、英军等,都是军纪严格、组织完善、能打“死战”的军队。

在拿破仑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几乎被来自欧洲的敌人灭国。也就是说,俄国人虽然经常打仗,但基本上都被人打得很惨。说这种军队是“战斗民族”,有些搞笑。

图片

对俄国军队来说,苏联时期是个例外。苏联时期的特点,是意识形态的力量特别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俄军组织落后、军纪涣散、战斗意志不强的缺点。所以,苏联红军的战斗力比任何一个时期的俄军都要强。

红军战斗力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战争中,工业化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苏联红军集坚强的战斗意志和优势装备、强大火力于一身,所以才打败了纳粹德国,并在战后长期是世界最强大军队之一。

可是,最近俄乌战争的现实表明,曾经强大的苏联红军,随着苏联的解体,已经彻底消失。现在的俄军,由于意识形态的崩溃,基本上恢复了沙俄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同时,俄国也不再有苏联那样强大的工业能力。俄军在乌克兰的拙劣表现,其实符合沙俄以来俄军的平均水平——真正的俄军就是这样的。

对俄军在这次战争的表现,很多人可能深感意外,甚至一厢情愿地以为俄军还有没有用出来的“战力”。如果你理解了军队战斗力的来源,就不会再有这种一厢情愿了。

概括来说,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这方面我国军队从战国时期就做到了。岳飞、戚继光、曾国藩等名帅也高度强调军纪严格的作用,而根本不相信能打架的流氓地痞是能打仗的好士兵。历史上的游牧军队和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军队,还没达到这个水平。

第二是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及其给军队提供的充足武器装备。工业革命以来,在战争中,工业国家对其他国家,都是降维打击。而工业国家之间的战争,决定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敌对双方工业能力的强弱。

第三是理想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军人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往往能激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并且不畏牺牲和艰难困苦。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军、苏联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这方面的三个典型。

要指出的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这三个重要条件,从个体和局部角度往往都看不到。而很多人衡量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往往就是从个体和局部角度出发,比如士兵个体是否强壮,或者某个单项武器装备是否先进。

这是他们经常误判、错判的原因所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