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根溯源 张士诚后裔

 静蓝书廊 2022-11-16 发布于山西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关于追寻张士诚同族和后裔,现已发现

一枝在泰州市姜堰村吴姓人家;一枝在江西黄土坡夹河口高邮堂温姓人家;一枝在苏州市吴中区府巷村府姓人家。

还有一枝生活在江苏省南京市仓巷一带

吴王张士诚娶多少个老婆?生多少个儿女?相较于同一时期的朱元璋也差不多吧,或许更多呢?

那么,流亡各地的张士诚的后代,还有没联系到的吗?

有资料显示,明洪武二年,山西省交城县成村曾有张姓人流落到此,隐匿来处,改换名字,默默生活。后繁延生息,自成体系。然而时至今天,却无资料考证这系张家人明朝以前的先祖。

时光回溯到公元1367年。朱元璋兵围苏州城之前,张士诚做了件事:家族中的未成年人城外;逃亡各地。在明朝统治下,逃亡各地的张士诚族人后裔一直不敢暴露家族身份。

其中有兄弟三人,是张士诚正妻刘氏所生,刘氏生有五子一女,苏州被围时,长子十五岁、次子十三岁、三子十岁、女儿七岁、四子四岁、五子一岁,张士诚让长子带着次子和三子,乳母何氏带着四子逃亡外地,城破之时刘氏抱着五子葬身火海。

单说长子带着两个弟弟一路翻山越岭、颠沛流漓,往北逃难,历尽艰辛万苦来到了陕西佳州米脂县圪针坡,此时朱元璋已经登基做了皇帝,兄弟三人在圪针坡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为了确保张氏血脉不被朱元璋发现后一锅端了,长子遂把三弟寄养给了米脂县圪针坡一户梁姓人家。然后带着二弟再次更改姓名(因哥哥属虎遂改名字叫张万虎、弟弟属龙遂改名张万龙),继续逃亡。路经吴堡、石州,于明洪武二年流落到了交城县成村。再次为了避免朱元璋追查到其是张士诚血脉,遂把和“张士诚”有关的一切都毁灭干净。对官府和村里人说自家是从陕西米脂县逃难过来的。但为了不忘本,牢记自家是张氏血脉,哥哥张万虎遂让弟弟张万龙改姓“梁”,改名字为“梁彦实”,因“梁”与张士诚家族始祖张良的“良”同音。以此警醒自己和后代牢记成村“张”“梁”本是同源,都是张良的后代。

   遂后,万虎、梁彦实兄弟俩也在交城成村定居下来,开田耕作,发展生产,娶妻成家,生儿育女,繁延生息,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为什么要默默生活?祖训说:“树大招风,易召来祸事”。

然而张士诚诸子逃亡是1367年,明洪武二年是1369年。恰巧的时间点,恰巧的张姓人,恰巧的成村张梁两姓人同根同源的传说。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