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谯周有3大弟子:一位写《三国志》,一位写《陈情表》

 心灵牧场书馆 2022-11-16 发布于河南

谯周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后主刘禅册立太子时,授太子仆,迁太子家令、光禄大夫。谯周反对姜维北伐,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

文章图片1

炎兴元年(263年),邓艾攻打成都时期,力劝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谯周受封阳城亭侯,迁骑都尉。纵观谯周的一生,反对北伐和劝降刘禅是两个主要事件。除此之外,作为益州的著名学者,谯周还培养了三位优秀的弟子,这三人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

一、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陈寿和谯周是同乡,年少的时候,陈寿就拜谯周为师。蜀汉后期,陈寿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祸乱朝政,很多大臣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贬低。

文章图片2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不过,陈寿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文章图片3

二、李密

李密(224—287年),本名李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李密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孝敬甚笃,名扬乡里。蜀汉后期,李密师事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于《左传》。学成之后,李密在蜀汉担任尚书郎等官职。

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司马炎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或《陈事表》。

文章图片4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坐事免官。太康八年(287年),李密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三、罗宪

陈寿、李密和谯周一样,都是文臣和著名的学者,而就罗宪来说,则是立下战功的武将。

作为谯周的学生,罗宪在公元238年崭露头角,担任蜀汉的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并多次出使东吴。不过,到了公元258年,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而刚正不阿的罗宪因为不愿意依附于黄皓,所以被其贬低为巴东郡太守。

公元263年,得知刘禅投降的消息后,永安城中一片混乱,甚至有些官吏都弃城逃走。在这个危急时刻,罗宪将这些作乱之人斩首,百姓这才安定下来。不久之后,东吴派出大军进攻永安。一开始,步协率领的大军就有数万左右,而罗宪镇守的永安,因为之前阎宇率领主力去救援成都,这导致其有数千兵马。不过,凭借着坚固的城池,罗宪还是将步协击败。

文章图片5

对此,东吴没有放弃,又派遣陆逊的儿子陆抗来协助步协。在将士伤亡持续增加后,有人就劝说罗宪放弃城池,撤退到上庸或者南中地区。但是,罗宪则是抱着和城池共存亡的决心,继续抵抗吴军的进攻。公元264年,司马昭命令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东吴的西陵,迫使吴军从永安撤退。

永安之战结束后,罗宪因为防御有功,所以被加封为陵江将军。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正式建立西晋王朝。在此基础上,罗宪被改封为西鄂县侯,他的儿子罗袭也被授予官职。到了公元270年,罗宪去世,被追封为安南将军,谥号烈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