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德武:铁锅煎鱼(散文)

 家乡文汇 2022-11-17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简介

  曲德武,网名凯歌,黑龙江肇东市人,六零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事文学创作,曾先后有小说、诗歌、散文在省内外发表并获奖。九十年代后搁笔不封笔,仍有诸多的作品尘封在自己的笔记里。愿意以文会友(手机微信同步)15124644537。


铁锅煎鱼(散文)

【黑龙江曲德武 

来到涝洲这个地方,餐桌上的第一道菜就是江水炖江鱼。若是在家里吃饭,自然是铁锅炖鱼。什么红烧、清蒸,亦或别的吃法,都不及用自家下的东北大酱,做的酱焖鲤鱼、或是酱焖小杂鱼之类的,再有对撇子的酒友,半斤白酒下肚,飘飘然犹如神仙一般,那就是叫个“得劲”儿。

妻子早年丧母,跟老父亲生活。跟妻子认识的那一天,就有着没有岳母的失落感。人家都说:“丈母娘疼姑爷,好酒好菜伺候着”。老话也说:“姑爷进门,大公鸡没魂儿”。自从我做了姑爷之后,没有享受到姑爷的殊荣。妻子有个好姐妹,我也少不得是她家的常客,姐妹的父母,视我为姑爷一般,自然,在这个家庭中,才享受到姑爷的礼遇。

叔叔是一个退休老师,也聊得来,又喜欢喝一口,这便投缘成了对心思的岳父。婶是一个贤惠的,又恭敬丈夫的女人,有着一手的好厨艺,每次到她家的时候,就会享受到一桌丰盛的菜肴,叔也会将他平时舍不得喝的酒,拿出来跟我分了。这样的举动,有时候让他们的亲姑爷都嫉妒。

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最难以忘记的,是一个秋末冬初的日子。因有事与妻子、儿子一起回涝洲,晚间就住在叔的家里。那个时候刚要封冻,各家的鱼池都已经起完。晚饭过后,叔穿上衣服出去,说看谁家有大鱼弄回几条。我们都拦阻不让他出去,但他还是去了。

晚上九点天已经很黑了,这时候叔推门回来,兴高采烈地把鱼放在地中间,说:“明天有吃的啦!”有一条六斤左右的大胖头,有几条二斤左右的白鲢,还有几条三斤左右的鲤鱼。叔说:“明天吃生鱼,白鲢让你婶煎上,让你们尝尝你婶煎鱼的手艺,几条鲤子,给你们拿回去的。”说着,老两口就忙乎着拾掇起鱼来,我们怎么想帮忙,就是插不上手。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斜射进来,耀眼、温暖、而热情。叔敲门叫我们起来吃饭了。

早餐就是两菜一汤,一道是叔的凉拌生鱼,一道是还没有出锅的,在铁锅里发着呲啦啦声音的铁锅煎鱼,另外就是那个六斤大胖头,被剔下肉后剩下的鱼骨和鱼头熬的鱼汤。妻子要帮忙把煎鱼盛出来,婶阻止,并说:“等孩子上桌。”接下似乎是补充说,“煎鱼就得趁热才好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全家人围桌而坐,还冒着呲啦啦声的铁锅煎鱼上桌了,屋里顿时充满了煎鱼的焦香。婶的铁锅煎鱼真是一绝,两面煎至焦黄,却一点不沾坏鱼皮,外焦里嫩,保持鱼的鲜劲,而且刺也酥软,吃起来真是鲜美可口。怕刺扎的儿子,也放弃了以前的小心,几口铁锅捞饭就面目全非了。妻子管儿子像点样,婶说:让孩子吃吧,吃完再收拾。这一顿饭,我与叔从早上整整喝到了中午,铁锅煎鱼吃得油腻了,还有叔爽口的凉拌生鱼,之后再喝一碗鱼骨鱼头汤,下酒又解酒……

时过境迁,每次在餐桌上吃鱼的时候,都想起婶的铁锅煎鱼,为之感念,也为之耿耿于怀。后悔当初只顾得贪吃,却忘记向婶询问做法。如今二老都已故去,每每想起,都似乎嗅到当初餐桌上的味道。我感念吃到铁锅煎鱼这道美味,更感念不是我岳父岳母的人,给了我岳父岳母待姑爷一样的礼遇。

铁锅煎鱼,不可磨灭的味道。
2022.10.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