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湖阴先生壁

 吕俐敏 2022-11-17 发布于北京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题目为“书……壁”,跟“题临安邸”“题西林壁”等一样,都是写在墙壁上的诗篇。在墙壁上写诗,其实就是发表诗歌,在雕版印刷没有大规模盛行之前,题壁是诗歌得以传播的极佳方式之一。

湖阴先生,是作者在金陵居住时的邻居。从这首诗看,这位邻居应该是中国好邻居。首先,他家的墙壁上可以供王安石写诗;其次,他是个勤快人,并且审美品位高,莳花弄草的本领也很强。

一般而言,绝句的前两句会交代人物、地点和事件,比如这首诗,背后隐含的这家的主人,因为打扫庭院需要人,花木成畦,是“手自栽”,用当代人的话术就是“亲自栽的”。从这两行,可以看出这家主人勤劳,整洁。


“苔”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长满青苔的地方,总是荒凉与冷清的,这青苔便成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抹冷色。

也因为这荒凉与冷清与隐士的心态较为契合吧,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也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参禅因久坐,老佛总无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小小的青苔便带上了文人的隐士情怀。

但是,在本首诗中,这“苔”只是代表普通的苔藓,因为主人家的勤快整洁,所以庭院里没有苔。当然也可以从反面看出湖阴先生家肯定不是荒凉与冷清的。

一般而言,绝句的三四句会写景,作为事件和情感的延伸。即一二句直叙,三四句转折。本诗亦如此。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王安石修辞技巧的著名例子。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一段话说得非常好,摘录如下:“护田”与“排闼”都从《汉书》里来,所为“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整个句法从五代时沈彬的诗里来,所谓“脱胎换骨”。可是不知道这些字眼和句法的来历,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两句的意义和欣赏描写的生动;我们只认为“护田”“排闼”是两个比喻,并不觉得是古典。所以,这是个比较健康的“用事”的例子,读者不必依赖笺注的外来援助,也能领会,符合中国古代修辞学对于“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钱先生这段话,从历代诗话中,爬梳了各家对这两行诗用典并形成工对的分析,最后得出这是用典中的上乘之作,因为虽然用典了,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即便不知道这些典故,也不影响对诗歌的理解。

这两行诗还有一种修辞是拟人。就是说,用典、工对、拟人,当然我们看到最表层的是描写,这些技巧套用,构成了王安石这两行千古名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庭院之外,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环绕着农田,如此清新,“护”,是回护、是保护,是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本能的动作;山,是粗犷的,甚至有些鲁莽的,“闼”是小门,排闼是推开门,不是“僧敲月下门”,也不是“小扣柴扉”,是排闼直入,扑向这庭院之中的,而排闼直入的目的是兴奋而热烈地“送青来”。这是表层的描写带来的感觉。这描写中,隐含了拟人,水是主动地护田,山,推门而入,送来一片青翠欲滴。

当然,仅仅技巧是不够的,还在于这技巧用过之后,非常自然,自然到你没有感觉到他在用技巧,自然到你觉得这两行诗与诗歌的题目《书湖阴先生壁》如此吻合,与这庭院如此相得,与这庭院的主人也如此相得,就好像这主人就必须居住在这般庭院中一样。庭院的主人勤快整洁,庭院选择的地理位置,门前有小河蜿蜒流过,再往远看,是青山隐隐,一片葱茏。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感觉。与山水相得,是庭院主人的性格,也是审美的趣味。当然,与这庭院主人为邻的是王安石先生,并且过从甚密。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写了两首诗,第二首是: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馀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还是湖阴先生家,花木成畦手自栽的结果,桑树、楝树……应该还有别的什么花树吧。

桑树的繁华过后,是楝树开花的日子,清代陈淏子在《花镜》一书中记载:“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暮春时节,“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作为晚客的楝花,绽放枝头时,花信风便止于此,花事就了了,一年的春光也即将远去,孟夏草木长的季节到来了。

楝花的香味极其浓郁,“风敛馀香暗度垣”,风吹楝花的余香,偷偷越过院墙,黄鸟鸣叫,将作者从残梦中惊醒,恍惚之间,以为在自己家的半山园中。

这样的一首诗,选入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与刘禹锡的《浪淘沙》和杜牧的《江南春》构成一组诗。课后关于这首诗的的练习题就是发现后两句诗的对仗。这个诗歌语言的形式,在二年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三年级《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杜甫“迟日江山丽”……学生其实就已经了然于胸。当然这里不妨权当复习。

背诵是学习每一首诗的基本要求,这首诗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应该就已经完成了背诵。

所以,还可以学什么?

王荣生教授将这类作品归入定篇,定篇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定篇的学习要求也是固定的,“不俯就任何学生,不管他们生活处境如何、阅读情趣如何,如果定篇真的是定篇的话,那么每个学生都应该按同样的要求去学习、掌握它。”其教学内容应该是“理想读者”对该诗文的“权威解释”。这里的理想读者,在王教授看来应该是“文化、文学等专门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具体到这首诗,钱钟书先生的解释应该就是一种权威解释,宋诗鉴赏辞典中的解释应该也是一种权威解说。

理解诗题,是第一步。解题、破题,现在的语文课好像不怎么做。“书湖阴先生壁”,除了前文说的“书……壁”这种传播方式,“湖阴先生”这个号,也很值得玩味,听到一个人叫这样的名字,我们眼前会浮现什么形象?这位先生会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长相?诗歌学习完成后,也许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形象。是衣袂飘飘的隐士,还是手把锄犁的农夫,亦或是如金庸小说中“渔樵耕读”的形象……?

通过注释理解和疏通诗意,学习里面的语言点,能够准确地说出来这首诗说了个什么事儿。

再来欣赏这诗的好。尤其最后两句,好在哪里。学生先说,老师再给资料补充和丰富学生的说。

还要再回到题目,湖阴先生,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将庭院选址到这样的地方,并且把庭院收拾的如此整洁干净?作者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能发现这美,并能用这千古名句记录下来,让我们在千年以后还能与湖阴先生的小院邂逅,感受这庭院带来的静谧与美好。

如果能够请将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写下来,可以尝试的语文学习活动,从宋代流行起来的“櫽括体”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櫽括体是宋词中有一种奇怪的文体,“櫽括”一词的原义是矫正曲木的工具,而词的櫽括则是将其他诗文剪裁改写为词的形式。櫽括词是非常有特色的文体,它不但丰富了宋词的表现方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人的文学观念和文体观念。

这是把诗文改成词的形式。我们可以请学生将这首诗改写成现代诗,或者一段小散文,描写到邻家做客,看到的景色……

总之,作为定篇,这首诗和教材中其他古诗文一起承担着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所以,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这样的文本,深深地烙刻在学生的心上,无论他长成什么模样,走到哪里,心田里,总有那么一方庭院,安宁静谧,抚慰人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