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名家名人坛】从今年的酷暑和干旱谈起|古梁

 左龙右虎艺术馆 2022-11-17 发布于山东

3M(相遇—相携—相传)

3M.SH3M.JS3M.HB3M.JX
3M.US3M.AT3M.SG3M.HK

(3M主要编辑及发布IP地址:中国香港、上海、湖北、江苏、江西以及美国、奥地利、新加披等地【名师名家名人坛】平台主题曲:歌曲《曙光》在感恩与希望的主旋律中充满热烈的自我激励(胡金全作词、吴洪滨弹唱)

从今年的酷暑和干旱谈起

              文/古梁

         今年端午节前后,武义大地一直下雨不断,源口水库多次泄洪,熟溪几次涨大水。然而到6月23日起,气候突然发生突变,这一天出现了35度的高温,以后高温逐步抬升,一直稳定在35到39度的水平,直到8月26日,一直持续了34天,8月31日高温短暂结束。直到9月7日至10日又出现高温气候,9月底至10初高温连续6天,如此算来,35度高温今年达到44天。
         更有甚者,从7月22日到8月25日,连继出现40度以上极端高温气候达34天。至少这种极端气候,在我的一生中是仅见的,在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也是十分罕见的。
         今年这种35度以上的高温气候,在我县共持续了78天,干旱现象遍地可见,稻田干裂,茶叶山的茶叶整片晒死,源口水库水位急速下降,库尾淤泥干裂结块,库底沉没了半个世纪的古村落遗迹裸露无遗,库中死鱼干枯,全县的大小水库山塘水池,基本上枯水或彻底枯竭,饮用的自来水一度紧张,提倡节约用水的口号又一次出现。如果这种大旱年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早已成了各个基层政府抗大旱保丰收的主要大事了。
         在武义的气候史上,造成灾害的主要是水灾和旱灾两种,据史书记载,仅干旱灾难就有以下记载:
         明成化二十一年,旱,竹生实如麦,民釆食之;
         弘治四年,大旱,饿殍载道;
         正德三年,六月不雨,至次年二月始雨,岁大旱荒,禾豆无收,蕨根树皮野菜食尽,饿殍载路;
         万历三年,五月不雨,至明年二月雨,禾稼无收;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不雨至八月雨,颗粒无收,民都饿死;
         万历三十一年,三十三年,三十六年皆旱灾,禾失收;
         清顺治三年大旱,四年春大荒;
         康熙元年,五月十一日晴,至七月乃雨;二十年夏秋不雨;二十六年四月旱,赤地千里;二十八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五十八年,六十年皆旱,民饥;
          乾隆十三年,十六年,大旱;
         嘉庆有两年大旱;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共有旱灾有六年。
         解放后,1986年至2005年,旱灾有7次,以2003年最为严重。
         今年旱灾,全国尤以江西、湖南等地为甚。江西鄱阳湖干枯,湖南洞庭湖,一个月的时间,部分湖区变草原,武汉长江大桥桥墩裸露。
         有许多学者认为,气候在变暖,而且预言,今年是今后10年最凉爽的一年,此话是否属实,让历史来说话吧。但有一点,气候变暖,会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会影响地球物种的变化,而且会深刻改变政治、经济的生态。

          2022.11.15.早晨


   文/古梁

         今年端午节前后,武义大地一直下雨不断,源口水库多次泄洪,熟溪几次涨大水。然而到6月23日起,气候突然发生突变,这一天出现了35度的高温,以后高温逐步抬升,一直稳定在35到39度的水平,直到8月26日,一直持续了34天,8月31日高温短暂结束。直到9月7日至10日又出现高温气候,9月底至10初高温连续6天,如此算来,35度高温今年达到44天。
         更有甚者,从7月22日到8月25日,连继出现40度以上极端高温气候达34天。至少这种极端气候,在我的一生中是仅见的,在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也是十分罕见的。
         今年这种35度以上的高温气候,在我县共持续了78天,干旱现象遍地可见,稻田干裂,茶叶山的茶叶整片晒死,源口水库水位急速下降,库尾淤泥干裂结块,库底沉没了半个世纪的古村落遗迹裸露无遗,库中死鱼干枯,全县的大小水库山塘水池,基本上枯水或彻底枯竭,饮用的自来水一度紧张,提倡节约用水的口号又一次出现。如果这种大旱年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早已成了各个基层政府抗大旱保丰收的主要大事了。
         在武义的气候史上,造成灾害的主要是水灾和旱灾两种,据史书记载,仅干旱灾难就有以下记载:
         明成化二十一年,旱,竹生实如麦,民釆食之;
         弘治四年,大旱,饿殍载道;
         正德三年,六月不雨,至次年二月始雨,岁大旱荒,禾豆无收,蕨根树皮野菜食尽,饿殍载路;
         万历三年,五月不雨,至明年二月雨,禾稼无收;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不雨至八月雨,颗粒无收,民都饿死;
         万历三十一年,三十三年,三十六年皆旱灾,禾失收;
         清顺治三年大旱,四年春大荒;
         康熙元年,五月十一日晴,至七月乃雨;二十年夏秋不雨;二十六年四月旱,赤地千里;二十八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五十八年,六十年皆旱,民饥;
          乾隆十三年,十六年,大旱;
         嘉庆有两年大旱;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共有旱灾有六年。
         解放后,1986年至2005年,旱灾有7次,以2003年最为严重。
         今年旱灾,全国尤以江西、湖南等地为甚。江西鄱阳湖干枯,湖南洞庭湖,一个月的时间,部分湖区变草原,武汉长江大桥桥墩裸露。
         有许多学者认为,气候在变暖,而且预言,今年是今后10年最凉爽的一年,此话是否属实,让历史来说话吧。但有一点,气候变暖,会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会影响地球物种的变化,而且会深刻改变政治、经济的生态。

          2022.11.15.早晨


作者简介:古梁,原名邬浩良。当代诗人、地方文史学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