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上学的时候总是哭?这是在提示: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了

 高行之 2022-11-17 发布于山东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71原创文章

暑假过后刚开学的时候,许多孩子一上学就哭,许多家长以为是孩子刚上学不适应,过段时间就好了。可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了,还是有孩子天天在上学的时候哭,家长开始不淡定了,有的迷茫困惑,有的怀疑学校的老师对孩子用了什么手段,有的怀疑是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并开始转学、找心理咨询师或看心理医生。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上学总是哭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揭开谜底。

今天终于见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实验教程《心理督导师》样书了

首先,请家长们想一下,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哭呢?

婴儿在不舒服的时候会哭,不管是饿了还是渴了,也不管是冷还热,或者是拉了还是尿了,又或者是无聊了,总之,只要不舒服,就会哭,这是孩子的天性,哭,其实是在向家长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不舒服。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孩子会慢慢懂得些道理,比方说孩子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到了应该上学的年龄,就必须去上学,没得商量。于是孩子就在家长的安排和护送下,去上学了。

不过,请注意,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按时去上学了,并不代表他心里是舒服的。

这个时候,孩子们之间的表现就开始出现了差别:有的孩子不让家长送到学校门口,老远就主动和家长说再见,自己走进了校门;有的孩子在校门口与家长很平静地分手进入校门;而有的孩子则拽着家长的衣服,迟迟不肯松手;还有的孩子则放声大哭,直到老师过来带进校门;有的孩子头几天会哭,随后就回归正常了;而有的孩子则从第一天开始,天天上学都要哭一阵子,甚至有的孩子从幼儿园能哭到三年级。

这些哭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这个时候,家长如果问孩子为什么哭,孩子往往回答不出来,当然,也有的孩子是害怕家长批评不敢说实话。

其实,哭,这种行为本身,已经清楚地表明,孩子是感觉不舒服,自己又说不出来,或者不好意思说,无奈之下,只好用哭来表达。

这个时候,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而不应该用哭的方式。用哭的方式,表明孩子可能语言表达能力与年龄不符。家长需要反思一下,孩子是不是平时在家说话就比较少。如果是,说明很可能是家长在家里话太多了,无形之中剥夺了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从而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这类家长往往都特别优秀,反应速度快,要求也比较高。因为孩子说话慢,或者说不清,就着急,不让孩子说替孩子说了,于是孩子失去了练习说话的机会,致使孩子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对于这类家长,需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给孩子充足的练习说话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需要家长特别注意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看看,孩子可能是遇到了什么事情让自己感觉不舒服呢?

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孩子从小在家里娇生惯养,懒散惯了,在学校里不得不努力做个好孩子,这种自我约束让孩子感觉非常累,非常难受,因此感觉委屈、伤心;二是孩子从小总是父母代替与陌生人打交道,没有独立与陌生人打交道的锻炼机会,因此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较弱,无法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和新认识的同学,也就是说人际关系让孩子倍感压力,非常不舒服;三是孩子生活处理能力较差,在学校里有些事情可能自己解决不了,又不好意思说,比如独立上厕所、吃饭、喝水等。

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种原因,都是父母过度包办孩子的事情,总是直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从而剥夺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使孩子变成了一个低能儿。

《心理督导师》样书

因此,我们龙心理反复强调:孩子上学总是哭,一定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问题的根源在家长,多数是在妈妈身上,需要家长首先调整、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而不是逼着孩子改变哭的毛病。

一上学就哭的孩子,在以后出现厌学的概率要比其他孩子大得多,家长们务必高度重视。孩子一上学就哭,这实际上是给家庭教育发出的警报。

具体怎么办呢?

第一,家长需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怕别人把自己当哑巴卖了,更不要把替孩子说话当成炫耀自己会说话的机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

第二,家长需要及时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守规矩,教育孩子学会等待,帮助孩子学会做自己不喜欢不想做又应该做的事情,帮助孩子树立用付出去争取别人认可的思想。

当孩子自己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思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问题才真正得以解决。

各位家长,你记住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