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岐的黄包车

 鲸鱼腹 2022-11-17 发布于广东

2007-04-26

  我不知道黄包车为什么叫“黄包”,也许是因为大多漆成黄色,座位和雨篷又成包拢状,又或者“包”是租赁的意思未定,反正我也无意考究,我只觉得黄包车在中山石岐确实是个异象。石岐的黄包车是脚踏三轮的,我从小就看惯了它们在街头穿梭,一直到现在,而它在石岐的历史可能比我的年纪还得再长两三倍。这些车子在别处也有,象在北京的鼓楼一带就很活跃,而曲阜和越南的干脆还设计成把车斗放在前面,车夫躲在游客身后蹬踏板,俗称“你先死”,但那些地方大多是旅游胜地,黄包车用于观光。但石岐我并不认为是观光客的旅游目的地,这日新月异的新兴城市满街都是招手即停的出租小车、搭讪不断的摩的和高头大马的公交,而且黄包车的车费并不便宜,甚至可能还是最贵的,但就是这贵且慢的交通工具居然还顽强的留存下来了,实在教我感到诧异不已。按我所观察,坐黄包车的本地人并不在少数,比如我在乡下农村的一位老师到石岐来访友,每次就都固执的要坐它,也许是老习惯使然,也许是老人家不喜闻机动车的汽油味。黄包车的生意似乎也不错,我听说一个营运牌费要投到数万元之巨,可见爱坐此车的也确实大有人在。

  另一个异象是石岐坐黄包车的美女比例奇高,有时是远远就眺见,缓缓飘然而来,有时是不经意侧身让过,抬眼看时,却是惊鸿一瞥,或青春少艾,或成熟妇人,或端坐,或斜倚,或形单,或成双,或风姿绰约,或倩目流盼……,实是养眼之极。美女本各处皆有,但我实在诧异于在石岐黄包车上看到美女的高频率,我甚至一度怀疑是否是当局出资专门雇请而来,以美化环境,吸引游客。若有如此般之睿智,纳税人也应大感欣慰,以为这钱花得其所。但我猜度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女爱黄包,而两者也实在是绝配,有种古典美,总让人想起《古都惊雷》的施婷婷或者《上海滩》里的冯程程。在现代城市里,黄包车本就显眼,而车子跑得慢,又没有车厢阻碍,正利于佳人展现风采,赚足回头率,于城市,于路人都徒添亮丽风景,如此多赢,实在是皆大欢喜。在石岐著名老街孙文西路的入口处,铸的就是黄包车铜像,可见此车在小城里的地位。但是,铜像又留有巨大纰漏,其一是用了两轮人拉的式样,而不是本地的三轮脚踏;其二是呈现了一绅士正欲登车状,这更让我大为失落,以为大错特错,既铸乘客,也该铸一旗袍美女才般配啊,如果找不到灵感,建议不妨就一翻旧时的《良友》月历。

  (2007年写这篇短文时,石岐的黄包车还在,但如今已消声匿迹,被禁也有十年以上了,可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