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另类研究意义

 阿丸的小号 2022-11-17 发布于广东

我研究的作品,是菲兹杰拉德的一部长篇小说,名叫《夜色温柔》。菲兹杰拉德这名字听着陌生,但如果我说出他另一部很出名的代表作,想必大家就会立刻了解他是谁。他也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

因为这部作品太出名了,相关研究很成熟,研究的空间有限,所以我没选这部更经典的作品。

但从研究的价值来看,《夜色温柔》可以说远远比不上《了不起的盖茨比》。因为后者是描写美国爵士时代的一部标杆式的作品。不过,《夜色温柔》虽然称不上是菲兹杰拉德最为成功的作品,但却是一部最能反映他个人经历的作品。同迪克一样,菲兹杰拉德也有一个精神失常的妻子泽尔达。迪克在书中作为精神病医生,在治愈了妻子后,迷失了自我。而菲兹杰拉德,自己也在照顾妻子的过程中,逐渐崩溃。

我想,若不是将精神崩溃的个例置于爵士时代的背景中,他这段逐步走向崩溃经历,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精神病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得了精神病的人都被边缘化了,哪里还能成为整个舞台的主角。

文艺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允许个例和偏见存在,哪怕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毫无生存之地。作者不必要为了讲究政治正确,刻意去塑造一个完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个好汉,武侠小说的侠客义士,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等等,放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点离经叛道的。但当我们读这些书的时候,不会觉得这些人的存在是反人类的。相反,我们看到为正义去战斗是很光荣的事情,尽管战斗的手段,放在现实中,其实是不合法的。

从这点上看,一本包含了精神病题材的书能够问世,就足以让我为它辩护。但我研究这本书的真实意图,是想为林奕含辩护。

我想知道,为什么她觉得这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继她悲痛的经历后,她从这本书里读到了什么?

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心里有了答案——她从迪克身上看到精神病人为自己正名的样子。

迪克/作者的案例,被菲兹杰拉德以他的方式写下来了。而她作为一个真实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自己容身的地方。

当她说自己有精神病,想去请假,但老师却以为她是找借口不想上学。人们总以为时刻发疯的才叫精神病。她说,其实一直都被自己的身体困住。人家看她精神好的时候,她在燥期;精神不好,是郁期。

人们劝她用意志去克服,她说,“一个生来有癫痫的人,你会叫她用意志力克服癫痫吗?”

言外之意,她的经历,必然会给她带来痛苦。最好的治疗,也不过是用药物控制情绪。情绪崩溃,甚至想自杀,不是单凭意志就能解决的。她最痛苦的地方,是听到这些话的时候:

“妳不要再喝酒了

妳不要酗咖啡了

妳為什麼不回去上學

妳為什麼不面對現實

妳為什麼這麼自私?自殺最自私了”

我觉得她能写下自己的故事,多少是受到了菲兹杰拉德的启发。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在我的论文里拥有姓名。尽管它不够出名,不够成功,篇幅很长,结构松散,没有特别新颖的技巧,但我还是决定研究这本书,因为它让人看到少数派个例在这个世界的意义。

题外话:我总爱做没什么用的事情TAT。。。就像这幅图里的人,大多数时候只是图。。。开心?如果你问我整篇论文有什么意义,我的答案绝对不是fill in the gap,也不是让读者better understand这本书的技巧,而是我觉得它有力量,支撑了现实中一个精神病个例。不过这在学术研究中确实没用,所以我其实做了件很冒险的事。

本来我要是研究不出书里的一些技巧(分析的时候确实痛苦,技巧不新,内容也不入流),就要换一本书了。当时导师说,要么研究一个短篇小说吧,爱丽丝门罗的也不错啊(为什么非要选这本书?)

我自己其实也觉得,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这本书没有特别出色,to be honest。但是,它很有意义。。。啊。最后勉强凑出一篇中规中矩的叙事学分析文章。不过,本科论文嘛,只是为了毕业,也就不讲究了。

我真是个缺乏学术研究精神的人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