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次100面30倍超高清微距放大影像!解谜李零所评之“纳天地于其间,恍如仙境”的两汉铜镜!

 攒菁堂 2022-11-17 发布于甘肃
Image

铜镜乃汉代艺术之缩影,虽广止数寸,而纳天地于其间,四方八位,万象杂陈,恍如仙境,试取其纹饰,较汉画像石,可知吾言不虚。
——李零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以多年从事考古、古文字、古文献研究的经验提出对汉镜的概括:

纳天地于其间,四方八位,万象杂陈,恍如仙境!

下面这些美妙绝伦的汉镜局部,就是最好的实物证明!

Image
纳天地万物的博局纹反映出了古人地方天圆的宇宙观和神仙谶纬思想

Image

Image

Image

西王母、东王公等神仙、瑞兽画像大量出现在汉镜中

Image
龙虎镜、画像镜和神兽镜上的高浮雕图案

Image
以多马齐奔画面比较,汉镜较汉画像石甚至更为精美生动

汉代铜镜,将绘画、雕塑艺术与铸造工艺完美结合,以其精美细腻的纹饰将铜镜的艺术性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Image

但这些汉镜,只因纹饰和工艺精美,才令人叹为观吗?
显然不仅如此!
因为除了大约几十种仙人、神兽、花草不同内容的铜镜纹饰汉镜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极具装饰性的镜铭文字,它们是汉代人思想生活重要的写照,记录着当时们思想、情感的方方面面。
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书体多样,风格百变,在书法、篆刻、考古、古文字、工艺、设计等多领域内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创作借鉴意义!

Image

Image

看到此处,大家肯定都好奇,这些如此神奇、精美、内涵丰富的汉镜都藏在哪儿呢?
用李零老师的一句话告诉你:

梁鉴者,梁任公之曾孙也,藏镜多奇品。
——李零

梁鉴先生对铜镜的收藏、研究,可说秉承了其曾祖梁启超先生、其祖父梁思成先生对国粹的热爱和执着。
虽然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但初心不改,无怨无悔几十年,方能让我们看见今日铜镜盛景!

Image

Image

汉镜中千奇百怪的各类纹饰

Image

汉镜中形态各异的绞丝旁铭文

如此宝藏,李零先生也多次观摩,慎重研究,几经推敲,对梁鉴先生所藏汉代铭文镜,做了深刻的解读,探究镜铭背后的故事。
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跨越千年的爱恋——“君忘忘”镜

梁鉴藏镜有一件“君忘忘而失志兮”镜。
这种铭文往往不全,玄鉴斋的这面镜子,铭文完好,很难得。
这种铭文的镜子一般品相不太好,能够与本书收录的这面镜子相比较的只有1999年山东滕州丰山墓地出土的一面,可知其珍贵。
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11月阿富汗席巴尔甘(Siberkand)“黄金之丘”也出过一件全铭的镜子,铭文相同。

Image

Image

“君忘忘”镜

Image
君忘忘(恍恍)而失志兮,舜(顿)使心臾(瘐)者。臾(瘐)不可尽兮,心污(纡)结而独愁。
明知非(彼)不可久处,志所骥(欢),不能已。

译文:夫君神智恍惚不得志呀,好像突然得了抑郁症。此病好不了呀,让他独自发愁,心里的疙瘩解不开。我明知那人不可久处,但心里喜欢,还是放不下。
解读:这面镜子讲述了一位对镜鉴容的女子向她深爱的夫婿倾诉。丈夫情绪低落,精神恍惚,难以抒发。在这种情况下,女子明知对方不可久处,但分手之际还是难舍难分。体现出汉代女子对她丈夫的爱恋,让人动容。


赏月背后的浪漫——“姚皎光”镜

铜镜中有一种赏月诗,铭文是以“姚皎光而曜美兮”开头,全铭很少。
梁鉴藏镜有两件这类铭文的镜子,一件与“内清质”铭的前四句配,一件与“清治铜华”铭配。

Image

Image

“内清质”在内圈,“姚皎光”铭在

Image
姚(眺)皎光而曜美兮,挟佳都而承间。怀驩(观)察而恚予兮,爱存神而不迁。得并执(执)而不衰兮,精(请)昭折(皙)而侍君。(外圈)

Image
内(纳)请(清)质以昭(照)明,光煇(辉)象夫日月。心忽(沕)穆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内圈)

Image

Image

“清治铜华”在内圈,“姚皎光”铭在

Image
姚(眺)皎光而曜美兮,挟佳都而承间。怀驩(观)察而恚予兮,爱存神而不迁。得并执(执)而不衰兮,精(请)昭折(皙)而侍君。(外圈)

Image
清泿(治)铜华以为镜,昭察衣服观容貌,清光乎宜佳人。(内圈)

译文:眺望星空,月光皎洁,明亮又美丽,何不乘此良宵美景,带美人来赏月。
哪怕你暗自观察百般挑剔怨恨我,我会把我的爱深藏心底,永不变心。
但愿与你携手,白头到老,请让我像这轮明月,明亮皎洁,陪伴你。
解读:花好月圆,美人相伴赏月。良辰美景下,自己的爱人老是暗自观察,怨恨自己。但感情不会改变,我愿意和你手牵手一直走下去,就像这明月的陪伴。

看完李零先生严谨又生动有趣地解读,你是不是想看更多梁鉴先生所藏汉镜?
那么小编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更多奇文、奇饰、奇景的汉镜,足足100面,即将与大家见面!

Image
Image
玄鉴斋藏镜,约数百品。
梁鉴先生与上海书画出版社约定,选其藏品精华,分三年推出三部曲,分别为战国镜、两汉镜、隋唐宋元镜,
完整覆盖我国近千年的铜镜文化和发展脉络。
Image
而把书作为艺术品来出版,是梁鉴的愿望,
艺术与古物不可分割,一部古物史,也是一部艺术史!
带着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对古物的数十载感情,
梁鉴的《清光鉴古》铜镜系列,以全新的拍摄方式、细致的线稿拓本、颠覆以往的出版理念,展现在大家眼前。

一年前,《玄鉴斋藏战国及早期铜镜百品》就以其铜镜纹饰之美、文物价值之高、学术研究之材料稀有诸方面,得到了国内考古界、文博界、学术界的超级肯定,被称作战国铜镜研究的资料库!上市一周后便一书难求!

罕见!2200多年前铜镜100,件件珍稀!超高清细节、多层次线描、全方位见证青铜镜鉴铸造、纹饰极致之美!

现在,《玄鉴斋藏两汉铜镜百品》以更超高清的图像、更细致的学术解剖,全新出版,再次颠覆你对汉代铜镜的印象~
如果说战国镜以抽象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湛闻名于世,两汉镜则以镜铭、镜缘、镜钮、具象纹饰之丰富多变,在书法、篆刻、考古、古文字、工艺、设计等多门类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创作借鉴意义!

Image
汉镜(具象瑞兽纹)vs战国镜(抽象蟠螭纹)

Image
汉镜(双圈铭文)vs战国镜(山字纹)

Image
龙虎瑞兽镜

李零老师讲解的生动内涵、任超所拍摄超高清铭文、纹饰,都为我们揭示了两汉镜融诗、书、画于一体的独特艺术性!

所以,即便你拥有了珍稀的战国铜镜,两汉铜镜更是必不可少,小编就先给大家剧透即将登场的《清光鉴古——玄鉴斋藏两汉铜镜百品》吧~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一、书法篆刻新视域、古文字厘定最有力实证

首次以30倍、40组、1300字超高清微距拍摄两汉镜铭文,数十种风格篆、隶书超大高清局部展现,打开书法篆刻新视域,
同时,也为古文字中省减、并笔、异体、俗字等的厘定带来最有力的实证。

Image
Image


二、汉镜纹饰之生动、铸造之华美全面展现

梁鉴先生还特别请人绘制了200余件生动的汉镜纹饰线描稿,50余种从仙人神兽到凡间花鸟鱼虫各类纹饰汉镜纹饰内涵之生动、铸造之华美得以更全面地展现。

Image
Image


三、全新铜镜出版理念看清汉代神镜!

此次以全新铜镜出版理念
在编集过程中,兼顾铜镜整体性与细节性
微距科学摄影图像手绘纹饰线描稿、精细镜面拓三种不同方式全面解密汉镜之谜
尤其是超多的铭文细节高清图,200件铭文细节线稿,让你看清上手都不一定看得清的汉代神镜!

Image
Image
Image

四、两汉镜研究成果集结

李零专题撰文《读梁鉴藏镜四篇——说汉镜铭文中的女性赋体诗》《读梁鉴“内而光”镜》
梁鉴整体综述《关于汉代铜镜的若干问题》、并与任超在拍摄过程中探索新发现,撰文《汉镜铭文的新观察和一点思考》

Image

让我们一起跟着梁鉴的《清光鉴古》系列,解密汉代铜镜之义、之美!
即将预售,密切关注上金石书画录公众号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