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有七星挂苍穹,武有七星妙无穷

 FOX任 2022-11-18 发布于新疆
图片
北斗七星
在北半球的夜空中,有七颗星星通过连接恰好形成一个斗的形状,格外亮眼,我们习惯称之为“北斗七星”。在古代的星象学中,北斗七星属二十八星宿之列,据《鹖冠子·环流篇》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可见,中国人很早就知道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方向来确定季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四季时序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北斗七星的方向恰恰是古人确定四季的依据,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何北斗七星在中国自古至今都是妇孺皆知的天文知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即便到今天,中国人仰望星空,都会不自觉的寻找北斗七星的位置。
如标题所示,天上有七星,拳中亦有七星。七星在天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在拳为头、肩、肘、手、胯、膝、足。
北斗七星作为引子的使命已经完成,下面我们切入正题,谈谈武术中的七星。
从解剖结构上看,武术中的七星,其实就是七个身体部位,其中头、手、足居身体的末端,而肩、肘、胯、膝是身体的四大关节,可以发现,周身上下能够大幅活动的身体部位均被七星囊括其中。
从技击的角度看,武术中的七星,也可以理解为七个施以攻防的武器。而且根据武器性能不同,用法也略有差别,如头部坚硬、力大,但活动范围小,主要用于近距离搏斗中出其不意,撞击对手;肩连接躯干与上肢,在上肢的运使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同时由于连接躯干,运用得当可以将全部体重的力量作用对手,缺点同样是运动幅度小,故主要攻击方法为贴身近博时靠击对手;手、脚位于身体末端,运动灵活,是徒手搏斗中的主要攻防武器,又因腿部力量远大于手臂,所以,手多用于试探性攻击,脚踢则多用于看准时机后的重击,故武谚有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
既然七个身体部门都可以当作搏斗武器,那么人们就必定会想方设法增强其威力,笼统来看,人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增强其硬度,二是开发其运用技巧。
增强硬度方面,常见的有铁头功、铁山掌、贴膝功、铁布衫等所谓的硬气功,通过排打训练,加以药水辅助,经过一定训练,确实可以收到轻易击碎砖头、石块的功效。如民国时期的顾汝章就以功力醇厚的铁砂掌闻名于世。但是,当下不少人舍本逐末,练所谓硬功不为助益技击能力,专为人前炫技,甚至不惜作伪造假,以博名利,可悲至极,真可谓误入岐途。
图片
顾汝章示范铁砂掌练法
不过,长期反复击打沙袋、辅以药水消肿止痛,到底是降低了锻炼部位的神经敏感度还是确实提高了硬度,因本人未曾切身体会,也未见专门研究,暂且存疑,不作评论。
但,即便所谓硬功真能提高身体硬度,我想其增强格斗能力的作用也有限。因为不论你拳脚多硬,首先你得能打到对方才能发挥效用,与人接手,只有挨打的份,毫无还手之力,拳脚硬如磐石也是百无一用。
所以,真正习武的人,往往更多的在提升各部位运用技巧上用功。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中国武术一百多个拳种中,成千上万的拳势,说到底就是身体各部位运用于技击格斗的方法。当然,有的是将全身各部位统合协调以发挥技击效用,有的则是重点突出某一身体部位的运用。
从历史上看,中国武术早在明代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专门针对某一特定身体部位应用而开发的技术内容,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提到:
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
不过,这种专擅一门的拳派在武术的发展中越来越少,因为拳家发现,格斗对抗中有一个基本的规律,正如明代唐顺之所言:
两精则多者胜,两多则熟者胜,两熟则与狠者胜。
所以,偏擅一门就不如全面发展,戚继光也是在同样的指导思想下选编了三十二势,他主张应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这一认识来自于他对当时民间流行的各家拳法的深入考察,他认为:
(各家拳法)虽各有所长,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身则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
这么看,武术中的七星与戚继光的“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是在宏观上博采众家之长,技术上踢、打、跌、拿不能偏废,如此才能在对敌时从容应对,而七星则是要求在微观上,充分开发身体各部位在技击搏斗中的运用能力和技巧,在瞬息万变的搏斗情势中要做到头、肩、肘、手、胯、膝、足运使自如,因此,在拳势的设计上就会越来越倾向于充分调动身体各部位参与其中。
如戚继光三十二势中的七星拳一势:
图片
七星拳势
七星拳势要求“手足相顾、上下提笼”,其意思也就是周身七星要相随相顾、要能够协调进退,其主旨就是各部位共同参与,既要使全身上下皆有门户,又要具备“挨哪里哪里发”的能力,如此即便对方“手快脚如风”,我也可以从容应对,立于不败之地。
戚继光所提倡的“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早已成为武术界的主流思想,考察历史上武术家的学习经历就不难发现,但凡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拳家,真正意义上偏于一门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师从多人。虽然整体上看传统武术界给世人留下了保守的印象,但是推荐自己徒弟拜他人为师继续学习的事例也是俯拾即是。这就说明,真正在拳艺上有所认识、有所追求的拳家,必定在思想上有其开放的一面,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七星俱练、兼各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触类旁通、艺业精进的不二法门。
结束语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喜欢综合格斗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在UFC赛场上基本看不到拳击运动员和跆拳道运动员的身影,即便有人上场也鲜有胜绩,这也足可以证明技术全面对格斗能力影响之大。而中国武术所重视的七星及“各家拳法兼而习之”,其背后正是全面发展的思想。
胡说
写于2022.2.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