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米或面粉放久了“凭空”生出米象虫

 johnhake 2022-11-18 发布于山东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买回来的大米或面粉放久了,就会“凭空”生出一堆黑色的小甲壳虫亦或是乳白色的肉虫?即使是用袋子密封得很好,时间久了还是会滋生出虫子?这是怎么回事?密封的米里为什么会生虫?我们刚买回来的米、面明明是很干净的,这些虫子究竟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米里面最常见的就是乳白色的肉虫及黑色小甲壳虫,它们看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实际上却是一种——米象虫。因口吻细长像大象鼻子而得名,别名米虫、谷牛、象甲。北方人则称之为麦甲、蛘子等。它与苍蝇一样,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它的一生会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米里常见的乳白色肉虫就是米象幼虫阶段,黑色小甲壳虫则是成虫阶段。这个阶段的米象虫长有翅膀,能够飞行。正如其名,它有着吃米的“本性”,尤其喜欢“吃”储存2~3年的陈粮,当然,高粱、玉米、面粉也是它钟爱的食物,因此,在粮食中基本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其次,面粉中最常见的虫子就是麦蛾和赤拟谷盗虫。麦蛾也叫飞蛾、米蛾,体色多为灰褐色,与米象虫一样,一生也会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成虫期即可飞行。赤拟谷盗虫,全身呈赤褐色,和米象虫很像,其最明显区别就是米象虫有细长的口吻赤拟谷盗虫没有,而且赤拟谷盗虫的甲壳比米象虫光滑。另外,赤拟谷盗虫还具有臭腺可以分泌臭液,从而促使面粉带有一股霉味。
 
米买回来时干干净净,为什么放久了就会长虫?这些米虫是哪里来的?其实,并不是放久了才会生虫,而是在谷物还在农田里时它们就已经存在了,米里早已含有它们的虫卵。首先你要知道,不管是米象虫、麦蛾还是赤拟谷盗虫,它们本身就以大米、小麦、高粱、玉米等谷物为食。有这些谷物生长的地方自然就可能会出现这些虫子。为了生存和繁殖,它们会寄生在谷物中产卵。就拿麦蛾来说:在田野里,麦蛾幼虫会钻入小麦里啃食种子,到了繁殖期,成虫会在种子内产卵,而由于其卵本身就很小,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再比如米象虫。

在野外农田里,雌性米象会寻找配偶一同用细长的口吻将稻谷外壳凿空,在米粒中挖出一个很深的卵窝,并将卵产在此洞穴内,通常一粒大米产一卵,之后米象虫父母就会分泌出一层白白的黏液将孔洞封住,这样一来,米粒看起来就是“完好无损”的。简直是完美的伪装。此后,卵就会在里面孵化成幼虫,一边啃食大米一边“长大”。直到孵化成成虫破米而出。
 
如果是成虫,在加工过程中,就能将其杀死或者筛选掉,但谷物里的卵是很难将其彻底清除的。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谷物的加工过程。众所周知,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谷物中的营养物质,大米加工过程相对较简单。众所周知稻谷去壳后就得到糙米、而糙米去掉表皮和胚乳即为大米。所以,通常第一步就是将收割的稻谷送到筛选机器将石头、沙子、泥土、成虫等杂质去除,然后进入到砻谷机去掉稻壳,接着进入下一道工序谷糙分离,完了就进入到碾磨机将稻谷的皮和胚乳去除得到大米。

当然,一些精米还会对其进行抛光和分级,最后对其进行自动压密包装即可。而面粉的加工也类似。第一步也是先用振动筛去除杂质,然后清洗、去皮、研磨、筛分从而得到面粉。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如果收割的稻谷中有成虫是很容易去掉的,但有时可能会让早在农田里就寄生于谷粒中的虫卵“有机可乘”。
 
不过,一般情况下,由于大米含水量少,它们并不会孵化。其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第一、当大米所处的环境温度达到20~40℃时,只需一周时间,米里的虫卵就会孵化成成虫,半个月就能繁殖出下一代,其寿命长达4~5个月。而且米象的繁殖能力可是很强的,它们一次就可产卵300~600枚,一年甚至可繁殖个8~9代。这样看来是不是挺恐怖的?而赤拟谷盗虫在温度达到30℃时,只需27天就能繁殖出下一代。第二、如果所处环境湿度过高,也有利于米虫生长发育和繁殖。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米里出现成虫无外乎就是米里含有虫卵、且所存放的环境湿度、温度过高利于它们孵化和繁殖。
 
买回来的大米该如何保存才能防止生虫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将买回来的大米第一时间放进冰箱冷冻室里冷冻2天,这是因为米象虫在低于15℃时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低于零下10℃无论是成虫还是虫卵都会全部死亡。这是对防治米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或者是用干燥可密封的容器存储米、面,存放位置尽量选在干燥通风的环境。尽量避免放在厨房、地板上等湿度过高的地方。从根本上尽量避免米虫的孵化。

当然,也可以在储存大米的容器中放入用纱布包裹好的干花椒或者大蒜、橘子皮等刺激性浓重的食材来防止生虫。你们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