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朱镜心|建一座桥铭记一个倾其所有为家乡办教育的先生

 金苹果6 2022-11-18 发布于北京

走一段路追溯一段史
建一座桥纪念一个人
问一下平湖的朋友,你知道平湖有一座镜心桥吗?对,就在城东与吕公路对接的环城北路东段,斜跨于北护城河上的一座桥梁,是为纪念民国时期倾其所有为家乡办教育的朱镜心先生而命名的桥——镜心桥。
我们一起来走走看看吧,环城北路东接吕公路,与环城东路相交,因城市改造,环城北路东段有新旧两个道口,老环城北路在护城河南边,新环城北路在护城河北侧,跨越护城河。我们从环城北路东湖明珠花园开始往西走吧,短短一段路,却有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

许家老宅和周边的雕塑
从东湖明珠花园到镜心桥,不过百米多长的路,当我还是平湖标准件厂职工时,常常走过这段路,不过现在这段路在城市改造中拉直了,从前是断头路,在许家老宅旁的北门桥过护城河进入环城北路的。
许家老宅的北边原来是平湖师范学校,师范搬迁后,这里建造了东湖明珠花苑小区,小区街口有一组师生模样的群雕,仿佛看得见当年莘莘学子,听得见朗朗书声,这宅基风水真好,靠近城区,紧邻东湖,况且此前是师范校区,有文化有书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前吕公桥西堍吕公路延伸到平湖师范门口,吕公路北是平湖师范,南侧是东城河滩民宅,平湖师范老师的宿舍许家老宅就在东城河滩,许家老宅往西一点,有一位读书少女的雕塑,春去秋来,朝朝暮暮,少女总是在静静读书,仿佛昔日师范校园的一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少女塑像的边上,是“平湖师范旧址纪念碑”,上面挂着有一口钟,纪念碑背面刻着碑文如下:
校史简介

浙江省平湖帅范学校前身浙江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7年在嘉兴成立。1937年日寇入侵,转移至丽水碧湖,后迁至临安於潜观山,1942年更名为浙江省立浙西第一临时师范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更名为浙江省立嘉兴师范学校,令复员回嘉兴,因原省立二师校舍在战火中荡然无存,幸得平湖县原私立境心中学校长朱镜心先生热心支持,将校舍借给省立嘉师使用(后无偿捐赠),遂定址于此。1953年更名为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2004年并入嘉兴学院,组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2007年迁至平湖市钟隶街道宏建路新校区。


纪念碑南是80年代修建的北门桥,该桥横跨护城河,桥北堍对着当年平湖师范门口。师范搬迁十多年了,这里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镜心桥上念镜心

东城河滩一带民房拆迁应该在2010年左右,城建改造工程将原来平行的吕公路和东城河滩合并拉直,变成了新环城北路东段,拆除了原来的石梁桥便民桥,新修建了水泥桥——镜心桥,镜心桥以西与原环城北路相连。因镜心桥斜跨于护城河,城河狭小,桥面宽阔,两侧桥围栏没有左右对称,所以走过此桥也不太注意此桥。
图片
镜心桥护栏内侧有“镜心桥”桥名,外侧看不到桥名,没有建桥的年份,推算大约在2013年左右,如果能够在桥边立个纪念牌就更好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座新建的“镜心桥”就是为了纪念朱镜心先生的。我是土生土长的平湖人,但是听说朱镜心先生的大名,就在近年我拍摄许家老宅修缮工程的照片时,父亲看我关注东城河滩保留的许家老宅,拍照片写文章,对我说:“在东城河滩曾有朱镜心先生创办镜心中学,抗战后将他的校舍捐给抗战中停办,校园毁于战火的嘉兴师范学校,才有师范落户平湖,更名平湖师范。”

作为平湖人我很惭愧,这才知道这位朱镜心先生,只听闻南河头有葛家创办的稚川学堂,却不知还有镜心中学,以及朱镜心先生与平湖师范的历史渊源,可以说没有朱镜心先生就没有平湖师范学校。

独资办学,创办镜心初中

于是,我开始关注朱镜心先生,查阅《平湖县志》、《平湖教育志》和平湖名人等文史资料,了解到一些朱镜心先生生平和热心办学的事迹,可惜没有找到朱镜心先生的照片。
朱凤歧(1867-1946),字镜心,县城人,是我县倾全力捐资兴办教育事业者,也是县早期初级中学的创建人之一。早年就读于上海中西、汇文学塾,后考入金陵水师学堂,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水师学堂停办而辍学。先在上海招商局杨家渡煤栈当职员,宣统二年(1910年)集资合办白莲泾公记煤栈,又兼任周家渡中华码头经理。
民国12年(1923年)朱镜心先生年过六旬,告老返乡,投身地方教育事业,以其四十载之所积,独资办学。利用顾家廊下朱氏宗祠改筑校舍,将积蓄银元2万元在顾廊下购地建校。
经过6年艰辛筹措,19299月镜心中学建成招生开学。全校占地约6.6亩,校舍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草坪、空地约1800 平方米,操场1700多平方米。教学、体育设备及生活设施比较完备,藏书3000余册。全校资产93000元。年经费支出5560元。校长朱凤冈,日常校务由教务主任柯成楠全面负责。

图片

19315月经省教育厅核准立案。1931年秋,学校初中一至三年级齐全,学生89人,教职员11人。1932年起镜心中学兼招男女学生,是我县首先实行男女同校的中学。

镜心中学开办以来治学严谨,学生学业颇佳。1933年参加全省初中毕业生会考,平均成绩79.86分,列为全省乙等第二名;有7名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列入甲等。

图片
图片来源/2021年7月平湖图书馆建党百年老照片展览

193711月,日军侵犯,学校遭敌机轰炸被迫停办。镜心初中自创办以来,先后有6届学生毕业,历年来在该校受业学生达300余人,其中约三分之二学生升学继续深造,三分之一学生就业服务社会。

捐赠校舍,嘉兴师范落户平湖

抗日胜利后,朱镜心先生经济陷入困境,镜心中学无力复校。当得知省立嘉兴师范学校复校回迁急需校舍的消息,先生不顾自家生计困难,将镜心初中借给师范学校,后来全部校产捐赠给嘉兴师范学校。朱镜心先生嘱:余以生平所积,建校办学,殊非易事,此校舍望永作学子研读场所,不得移作别用。并立契规定其校舍永留学界,不得他用。师范落户平湖后更名为平湖师范学校。省教育厅特颁大奖令。《平湖日报》评论朱镜心先生为“战后捐资兴学之第一人”。
图片
朱镜心先生的经济状况并不十分富有,经历抗战后经济窘迫,家徒四壁,妻老子幼,但是他为家乡办教育矢志不渝,最后以捐赠校舍圆梦。1946年9月11日,朱镜心先生病逝,享年60岁。

图片

2021年10月30日上午,嘉兴学院平湖师范学院揭牌仪式举行。平湖师范学院的揭牌是自身发展的涅槃,更是平湖人民翘首以盼的回归。

图片

追溯平湖师范学院的历史,前身为浙江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创立于1917年5月21日,距今已有105年,在抗战期间学校颠沛流离办学,抗战结束之后本欲回嘉兴办学,但是嘉兴的校舍已经被炸毁。朱镜心先生捐赠校舍,学校搬迁至平湖顾家廊下镜心中学校址,1945年10月更名浙江省立嘉兴师范学校,浴火重生。

1953年学校更名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2000年并入嘉兴学院,2004年组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2007年迁至平湖市钟隶街道宏建路新校区。2017年10月举办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百年庆典。
回望平湖师范百年历史,几经迁徙,几度易名,却薪火相传,为浙江省和嘉兴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世致用人才,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嘉兴学院平湖师范学院揭牌,将继续传承“百年平师”师范教育的优秀品牌。
朱镜心先生倾其所有,独资创办镜心中学,为平湖师范捐赠校舍的高风亮节值得平湖人永远铭记和传颂!
最后笔者建议:在镜心桥旁立碑写明建桥年代和桥名由来。在护城河北岸镜心桥和许家老宅之间绿地修建镜心亭,或镜心书房,纪念朱镜心先生。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旗下选一座小学命名为镜心小学。
(此文收集资料,东拼西凑,难免差错疏漏,敬请读者朋友帮助纠错和补充,万分感谢!)

图片来源:平湖文史群/网络/远近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