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吓到手心出汗,这片值得大银幕

 skysun000001 2022-11-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电影治愈生活。 


自从国庆节之后,我们有多久没等来一部够爽够刺激的进口片了?
或者,我们有多久没进过影院了?
今天,终于等来这部年度惊悚片口碑黑马,在内陆正式上映。
《坠落》

图片

该片烂番茄新鲜度79%,IMDb评分6.3分。
此前就在影迷圈里火过一阵子,这次终于可以去影院里,沉浸式体验“两脚发软”的刺激效果了!
海报上写着明显的观影提示:恐高症状者谨慎观看
不过这反而成了影片最大的卖点,正如恐怖片一样,越害怕,就越是想看。
图片危机四伏的故事
《坠落》的故事并不算复杂:曾有一对热爱极限运动的夫妻,丈夫丹在一次攀岩途中意外坠崖丧生,这令妻子贝姬沉浸在痛苦之中。
图片
临近丈夫的周年忌日,贝姬依然一蹶不振,拒绝父亲的好心安慰。
同为爱好攀岩冒险的亨特,为了帮助闺蜜走出悲伤,邀请她一同去攀登一座高达610米的废弃电视信号塔。
图片
亨特的想法很简单,想要战胜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恐惧
不过策划这场冒险,亨特显然是有私心的。
她本就是个热衷探险的网红博主,深深懂得吸引眼球的流量密码——她想把这场探险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给自己涨粉。
两个女孩盲目自信又缺乏专业素质,几乎啥也没带,包里只有一瓶水,就开始贸然登塔。

图片

影片开头用了多个镜头,暗示这趟旅程肯定会发生意外。
电视塔年久失修,早就埋下安全隐患:比如断裂边缘的钢板、摇摇欲坠的梯子、松动边缘的螺丝钉等等。
图片
塔顶端的信号灯,不断闪烁着象征危险的红色光芒。
电视塔附近荒无人烟、缺少援助,只有凶猛的秃鹫,啃食着还没断气的动物。
影片运用了大量第一视角镜头,拍摄她们的攀爬过程
随着攀爬高度不断上升,危险看似一触即发,所有观众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图片
《坠落》把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运用得十分纯熟:早就告诉观众桌子底下有炸弹,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
这对闺蜜不仅成功登顶,还开心地玩起自拍,她们甚至让整个身体荡在空中,只用一只手抓着平台的边缘。
果然,在下撤的过程中,由于年久失修的梯子意外掉落,她们被困于只有2平方米的塔顶平台,被迫展开绝境求生。

图片

影片中后段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个狭窄的平台上,出场人物也只有两位女主角。
看起来极简的设计,却并不乏味无聊。
片中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反而成功调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好奇与恐惧。
图片
在手机没信号、没有水源和食物、周围荒无人烟的极端条件下,她们能成功活下来吗?
她们会互相帮助,还是反目成仇?
时光君不想剧透更多,请大家去影院里找答案吧。

图片眩晕感与悬疑感

和《坠落》相似的“困境求生”类惊悚片,这些年在国外有不少成功的先例。
被困在极端环境的主角,搭配一个容易引起观众恐惧感的元素,经常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图片
比如《鲨滩》《鲨海47》的困境是深海和鲨鱼,《巨鳄风暴》的困境是幽闭恐惧,《地心引力》的困境是深空。
还有类似《荒岛余生》《金氏漂流记》这类电影,把主角扔进某个“荒岛”里。
关于攀爬/高空恐惧的电影也有不少。
比如《垂直极限》《绝命海拔》《127小时》《徒手攀岩》等等,当然这些电影中,也有不少是改编自真实求生经历或极限运动员的故事。
《坠落》是把这种“极端环境”,设定成了合理范围内的“极限状态”。
图片
这部片成功拿捏住了三点:第一是对于高空的恐惧,第二是人性和情感的弱点,第三则是人对于求生的本能向往
全片都在不停渲染“高空恐惧”:高耸入云的电视塔,仅能落脚的狭窄平台,唯一的梯子又断了,只要走错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此前制作这类电影,难免会依托于绿幕和特效,但《坠落》是真正在沙漠中搭建了30多米的高塔,并进行了实景拍摄。
《坠落》幕后拍摄特辑
惊险的梯子断裂的镜头,是演员亲自完成的。
实景高塔大概有5层楼的高度,一般人爬上去都会腿软。
但两位主演每天要爬上爬下无数次,甚至爬得手上都起满了水泡。
图片
影片在拍摄途中还一度遭遇了风速超过60英里的大风,高塔被吹到摇来晃去差点倒塌。
这让两位主演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图片图片
说回电影本身,在生存险境里,最可怕的其实不只是高塔,还有人心。
当面临生死的考验时,女主角贝姬终于看清了隐藏许久的人性黑暗面。
深爱的丈夫,她亲密的闺蜜,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图片
从理性层面来说,贝姬和亨特必须拥有绝对的信任,才能在这样的绝境下互相扶持,逃出生天。
但从感性层面来说,闺蜜二人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开篇埋下的女主关于爱情、友情和亲情的三条线索纷纷反转,究竟哪一份感情才是真正靠得住的?
图片
在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两位女主迸发了强烈的求生渴望,然而故事又迎来了180度大转折。
这份悬疑感搭配一波又一波的高空眩晕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情绪。
图片银幕奇观
关于《坠落》,关于“银幕奇观”,时光君忍不住想多说两句心里话。
在影片拍摄时,不管是导演还是主创,都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这是一部你必须要在影院看的电影。”
图片
因为“当观众去影院看电影时,会获得一种坠落的恐惧感。”
对于这种体验,片方总结得非常到位,“银幕越大、双腿越软”,“纸巾是用来擦手心冷汗的”。
图片
但很遗憾的是,两个月前,关于这部片的盗版资源已经满天飞了。
这确实是一部反转够多,噱头够足的电影,但如果只用手机看看故事情节,还是有点太可惜了。
图片
因为只有在影院里,能召唤出手心出汗、双腿发软、忍不住尖叫的生理恐惧体验。
只有在影院里,你才会一边捂住眼,一边又忍不住想看。
只有在影院里,你才能明白这些镜头究竟有多美。
片中有大量的第三人称视角镜头,突显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在这样的绝境中,人实在是太渺小无助了。
图片
影片有不少情节,比如上百米高空的落差感和即将坠落的失重效果,只有在大银幕上搭配音效呈现,才能还原出它原本的真实面貌。
论沉浸效果,论视听感受,手机和影院确实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众所周知,今年的电影市场有点冷清。
从十月国庆节过完,一部接一部的大片和我们擦肩而过。
一方面,影院不知道放什么,另一方面,观众即使想去支持,也不知道去看什么。
图片
从上周开始,终于等来一大波进口片定档。
《坠落》当然不是像《阿凡达:水之道》那种备受期待的超级大片。
如果细究下来,影片的细节不算完美无缺,女主角的求生过程,也有这样那样的bug。
整体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
图片
就观影体验而言,会让观众感觉像坐过山车般紧张刺激。
不太需要过多思考,哪怕只是享受这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就已经很过瘾了。
曾有人吐槽,《坠落》里的两位女孩,多次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这是”不作不会死”
图片
但时光君却很能理解她们这样的“折腾”。
如今疫情依然持续不断,很多人被困在生活的泥潭里太久了。
我们记住了每天做核酸,记住了非必要不外出,却早已忘记了远方的冒险。
就像亨特在片中所说,“生命是短暂的,太短暂了,所以你必须抓住每一个时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感觉是在真正活着,而不是虚度光阴。”
其实她们是想追求的,是更鲜活的人生
这样的追求与渴望,何尝不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难以磨灭的那一点点微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