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曲表演特技

 cxag 2022-11-18 发布于辽宁
图片

一、水袖功

      水袖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水袖功是外化人物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水袖有男女之别,男性水袖短,一般长度为8寸至1尺;女性水袖长,一般为2尺至3尺不等,特殊剧目人物水袖长度在3米左右,如《打神告庙》里敖桂英的水袖。水袖是手势的延长和放大,戏曲演员利用水袖夸张、优美而丰富的舞蹈特技,舞动出好似波浪翻滚的高难度的水袖技巧,从而使观众获得写意性的审美效果;同时,通过水袖技巧生动形象地外化出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如《打神告庙》中的敖桂英、《李慧娘》中的李慧娘、《失子惊疯》中的胡氏等。水袖功大致包括抖、掷、抛、拂、扬、荡、背、翻、折、叠、搭、打、绕、抓、撩、甩、挑、掸等上百种艺术技巧。

图片

二、甩发功

      甩发功为戏曲表演特技之一。甩发功顾名思义是通过变换各种甩发技巧外化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好地为塑造人物服务。“甩发”是用牛皮粗线和人的头发捆绑制成的,用牛皮制作成一个小座,用粗线把头发的一端牢牢缠绕,根部高约3寸,演出使用时用勒头网子将其皮座子固定,垂下来很长的一绺头发长度一般为3尺,是用人的真发制作而成的。在戏曲舞台上利用甩发的甩裁带劈转盘抖叼等各种技术手段来外化人物在受到强烈的刺激后的精神状态。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打棍出厢》中的范仲禹。甩发功适用于生、净、丑以及老旦行当,头发的颜色一般为黑色。旦角行当一般是左侧留一束长约1尺的头发表示落魄、惊恐、精神失常等,如《窦娥冤·法场》中的窦娥《玉堂春·三堂会审》中的苏三、《宇宙锋·装疯》中的赵艳蓉等。

图片

三、髯口功

     “髯口”是戏曲专用名词,就是胡子。戏曲里的髯口不是粘贴在嘴巴上的,而是用铁丝或铜丝、丝线、犀牛毛或人发等材料制作而成的,采取写意的方法挂在耳朵上,中间放在上嘴唇,脸膛与髯口之间保持空间,其目的是便于舞动。通过捋、捻、抖、推让、抛甩挑弹、搂托、撕打叼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外化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示人物的精神气质。髯口的颜色大致分为白、黑、灰、红四种颜色。在样式上分为三绺、满、扎、虬髯、八字、一字、二挑、吊搭、四喜、五嘴等。髯口应用于男性行当中的老生、红生、花脸、丑以及部分武生角色。女性行当是不戴髯口的,但是也有例外,如花旦行当剧目《辛安驿》中的周凤英按照剧情规定情境的需要,临时女扮男装,假扮强盗,佩戴“红扎”手持单刀做花脸行当的动作,模仿花脸行当的念白、表演,这只能算是个案。

谢谢观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