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们要知道,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工龄较长且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有一笔过渡性养老金。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①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③过渡性养老金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公式很复杂,看不懂没关系。 重点是搞明白:咱们能领多少养老金,和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你所在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因素,都有关系。 另外要注意,养老金的计算看重的是缴费年限,而不是工龄。 *如果工龄属于缴费年限,或是视同为缴费年限,才会影响养老金的高低。 因为影响因素多,所以并没有准确答案。 只能说,如果缴费基数一致、退休年龄一样、退休地等条件也都一样,只是缴费年龄不同,那么领取金额肯定是: 缴费15年<20年<30年。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咱们简单举个例子: 🌰若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均按0.6计算,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000元,养老金计发月数139个月。则: 👉假设工龄15年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4.2万元,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基础养老金84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02元。 合计1142元。 👉假设工龄20年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5.7万元,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基础养老金112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410元。 合计1530元。 👉假设工龄30年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7.2万元,存在5年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基础养老金168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518元,过渡性养老金336元。 合计2534元。 以上例子中,在同等条件下,缴费年龄不同,养老金的差距显而易见。 当然上面只是举例,仅供理解。 如果不是完全同等条件,现实中的计算就复杂多了。 🌰举个例子:退休地的影响很大。比如今年黑龙江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865元,上海为11396元,差距近一倍。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在黑龙江退休的A,即便缴费20年,不一定就比缴费15年在上海退休的B领的少。 🌰再举个例子:缴费档次影响也很大。比如工龄30年的人按照最低档次缴费,工龄15年的人按照最高档次缴费,后者的养老金可能还更高一些。 看晕了的举手👇 其实说来说去,社保养老金一定是多交多领、交长领多的,所以缴费年限长肯定是好事。 至于咱们每个人以后能领多少,都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才能算出来。 别人的,没有可比性。 计算公式确实比较复杂,普通人很难算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