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旧】一部旧书

 庚儒说 2022-11-18 发布于黑龙江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也依然有网络上不易找到的东西,比如儿时的旧书《故事大王》。我几次在孔夫子旧书网等等平台上搜寻,“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方得见”。看到商品详情页上书中内容的样图,我一下子就能确定,这就是我儿时读过的那本。虽然阅读它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但书中优质的内容至今仍在我脑海里占有一席之地。我甚至觉得,这部书像钥匙一样为我打开了文学的大门,启蒙了一个孩子渴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心。

这部书应该是期刊。在我的记忆里,我自己曾有过一本,小学四年级时从同学那里也借阅过一本。它应该很有历史了,我记得书中的前言假托有一位专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故事大王”,他这样说到:文革期间,我不得不放下自己喜爱的事业。很多小朋友都来问我,故事大王,什么时候才能再听到你给我们讲故事呀?

看来,至少文革前,就该有类似的期刊出版发行了。目前网上能找到的,普遍说这部书创刊于1984年。也许是我的记忆出现了误差,也可能是他的原名不叫“故事大王”,后来已是换装再出发。

图:我当年读过的便是这本书。


不要被它朴实的名字影响,以至于联想到《故事会》一类的小刊物。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故事大王》的编辑们仿佛和当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师们一样,有着相同的高级审美眼光和精湛制作技艺。

从我读过的两本书看,编辑老师们大致都是按照古典故事、外国传说、红色故事、当代故事等分门别类,既遴选、又改编,把它们打造成适宜孩子阅读的启蒙作品。

不同于今天的无时无刻正能量,这部书尝试把美丑善恶的对比用幽默讽刺的方式展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去判断。比如100个爸爸的故事。朴实的农民在田地里发现了一个大缸,便运回家装了米,没成想第二天发现米变多了。原来这缸是个宝贝,可以把放进去的东西增多一百倍。县令闻讯,立刻把缸给夺走了,在家里生金子。一天老爹来,非要参观这宝贝,一不小心跌进了缸里,县令一下子多出了99个老爹要孝敬。

还有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故事大王》将这个故事阐释为一个相公的贪婪故事。相公就是秀才的意思,他曾经救过一条大蛇,大蛇答应他会报恩。几年后,太后生病,太医说需要龙肝凤髓才能医治。相公想起“老蟒赛蛟龙”的谚语,就去求大蛇。大蛇兑现承诺,含泪答应了,让相公到它肚子里剪下一块肝脏。后来太后的病竟然好了,相公也由此飞黄腾达。以后每年太后都要吃这个养生,相公也就去剪,终于有一次大蛇难忍疼痛死去了,相公也留在蛇肚子里憋死了。

还有增加知识类的故事。比如冷战的故事。开篇就说,战争也不像馒头,为啥有冷热呢?这样的鲜活语言明显是给孩子们准备的。随后就用几个小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当年美苏争霸的世界局势。

有些红色故事,不仅仅是传递革命传统,也是在告诉孩子们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小战士画账的故事。当年红军里能识文断字的战士不多,炊事班需要买菜记账,小战士却不爱学习,他想了一个办法,画画。买了两棵白菜,就画两颗白菜在账本上。初时他还为这个办法开心不已,后来买菜量太大,他画了一夜也没有画完。当看到红军首长刷刷两笔“白菜一百斤,5元”就记好了他一夜也没画完的账,小战士才终于下定决心要学习知识。

还有展示当代人生活的故事。刚才说过,我所读得两本已是二十年前的事,记录的自然是当年的当代人生活。比如讲述夜校生活的故事。当年高等教育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不少成年人就是通过夜校的方式来补上学历。

改编的神话故事。有些神话故事过于暗黑,编辑们特意改编,以适宜孩子阅读。比如铁拐李的故事。说铁拐李原本是风采奕奕、容貌俊雅的神仙,一次,他神游物外,把肉身留给徒弟看管,叮嘱徒弟7天内我的元神不回来你就把肉身烧掉,以防妖魔利用。结果第6天徒弟家人跑来告知他母亲去世,徒弟矛盾之下选择烧掉肉身回去给母亲办丧事。铁拐李第7天回来,发现肉身已毁,无奈之下将自己的元神附在了一具乞丐的尸体上。这段故事应该是出自《东游记》,原著中似乎是大反派通天教主把铁拐李原本的肉身烧毁了。故事大王的改编,既隐去了略恐怖的妖魔元素,也让节选的故事干净利落,免得交待旁生的枝节。

还有展示异域风情的故事。爱斯基摩人捕猎的故事。等等。

当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略有不合时宜的故事。讲千手观音的由来,说她本是灶王爷第三个女儿,她最不得宠。因灶王爷患病,需要亲生骨肉的胳膊做药引子才能治好。平日里得宠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关键时刻退缩,是三女儿献出了一条手臂,治好了父亲的病。玉帝得知,为了嘉奖她舍身救父的举动,赐给她千条手臂。这样的故事,鲁迅先生看到,一定会批判封建礼教是吃人的制度了。他有一篇散文《二十四孝图》,就专门批判过这种伤害身心的孝顺方式。


当年没有多少课外书可读的我,一定是将自己的那本书翻来覆去读过很多遍,不然不会在二十年后依然印象深刻。这部书的语言,相信也一定是非常洗练通俗的,不然不可能感染到孩子们。文化下沉的当下,似乎不容易看到这样纯粹的文学了。

时过境迁,我们获取阅读的便利性超乎现象,可似乎也并没有产生更多优质的阅读内容,我快被浩如烟海、泥沙俱下的信息淹没了。我少了那安静阅读的耐心,多了那担心没有及时获取新热搜的焦虑。

真想找寻到当年的这部好书,躲进小楼成一统,好好享受阅读带给人的单纯的快乐。

你小时候,有这样一部书陪伴你的童年、精彩了你的童年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