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航:怎样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131)

 慈航的园子 2022-11-18 发布于广东

成长故事

六年级男孩滔滔,学习成绩在班上算是中游,偏科,数学较差,学习随意性很强,缺乏计划性。孩子平时很懂事,特别是上了六年级以后,起早贪晚,晚饭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到十点多钟,考前还开夜车,可是几次考试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很多。一天晚上,父母发现他一会儿拿起数学作业做两道习题,遇上了难题,就换本英语书看一会儿,稍微觉得有点难,又换本课外书看一会儿,整个晚上,每一科目都学习了,似乎很忙,其实是蜻蜓点水,收获甚微。

家长困惑

    父母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非常困惑:每天都看到滔滔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前,认真学习的样子,可是成绩却在下降。是孩子努力不够吗?还是孩子凭爱好来温习功课?孩子学习没有计划性,全凭自己对功课的偏好,高兴学什么就学什么,影响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学习效率低、效果差。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呢? 

家教之道

凡事要有个计划,学习也是如此,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有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和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恰当安排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从而使学习目标明确,保证学习目标实现。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提高孩子成绩的指南,是改变孩子被动学习、生活松散和学习无规律的法宝。如果学习没有计划,孩子就会陷入一种茫然无绪的状态,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由于孩子没有统筹把握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作父母的应该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敦促孩子执行,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计划的全面性。学习计划包含生活计划,涵盖生活和学习时间的安排,主要是安排常规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兼顾锻炼身体、集体活动、文化娱乐和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时间。常规学习就是按照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包括在校上课和在家做作业的时间,这部分时间应当根据学校规定和老师的要求去安排。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总之,要把一天中的全部活动都纳入到计划中来,要体现吃睡、课内外活动的时间、休息娱乐时间、人际交往的时间。要使学习占有适当位置并与其他活动协调起来。有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

2.计划的灵活性。学习计划的首要目的是改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计划时留一些机动时间,确保计划能全部实行。完成计划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下一阶段的计划安排。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执行计划中的体会允许更改。譬如,孩子因参加体育比赛觉得非常累,就及时改变计划早点休息。若坚持要孩子边打盹儿边学习,那就无异于削足适履了。计划应根据孩子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计划完成得比较好,就可以根据情况加快学习进度,完成计划感到有难度,就检查一下孩子完不成计划的原因。如果计划难度确实大,应该把难度降低。

3.计划的原则性。学习计划既要有灵活性,又必须以基本不变为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订学习计划时要考虑留有余地,一旦订好计划之后,就尽量不要随意更改。倘若把任何情况都看成是例外,随便变更计划,那就难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随意性就很大。

4.计划的渐进性。学习计划由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要有长计划和短安排。长计划就是指一个学期要实现的一些大目标,短安排就是一周乃至一天所要实现的小目标。计划要参照教学进度,与教师教学进度相结合。依据目标由易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比如日学习计划,可为拖后腿的或感兴趣的功课多安排些时间。确立的学习目标不要远远超出孩子能力,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水平,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不仅难以执行,而且容易引起自卑感,过低学业没有长进。

5.计划的科学性。首先,学习计划要与学习内容相匹配。在孩子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安排不太喜欢的科目,在零星的、注意力难集中的时间,安排孩子最感兴趣的科目或做习题。其次,要考虑内容相近的科目尽可能不连续学,避免互相干扰,影响学习效果。第三,在长时间持续学习中,要注意中途休息10分钟左右,或穿插文体活动、家务劳动来调节孩子的大脑和四肢。第四,计划要适合孩子个人的能力和特点,不要从父母的喜恶出发,更不要照抄别人的计划,必须考虑孩子的智力、学力、精力、性格、志趣等是否与学习目的和方法相适应。第五,不要安排太紧。太紧,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甚至产生厌烦。学习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

    6.计划的目标性。父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目标要根据孩子自学习的目标、以往的学习情况、学科进度、喜恶科目等情况来决定。譬如,对案例中的滔滔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他在数学方面主要是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弱,由于他做事比较认真细心,所以计算不成问题。滔滔对数学不感兴趣,所以他在这上面就不想下苦功夫。所以,把他学习数学的目标定为提高对应用题题目的理解能力,争取把中等难度的应用题练会、做熟。

7.计划的独特性。计划要以兴趣为出发点,考虑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父母对计划提出建议是必要的,但不要强行注入自己的想法和企图。若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忽略孩子自身的意愿,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压力,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得不偿失。有人是“夜猫子”,有人是“百灵鸟”。别人的学习方式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让孩子通过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计划的坚持性和监督性。对学习计划的执行要做到持之以恒。首先父母要坚持,孩子才可能坚持。孩子执行计划的过程,也是训练他遵守规则、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有的计划是需要长期不懈坚持的。譬如,孩子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大声朗读的训练。这种训练坚持半年到一年半载,父母就会发现孩子较大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语感和词汇量、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监督。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一个钩。孩子按时完成计划可进行适当奖励,计划未能按时完成或质量不好,也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教育名言

帮助孩子制订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

   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佚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