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名家咏江阴诗词选 (十一)清 代 清代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江南太仓人。明崇祯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弘光时为少詹事,以马士英、阮大铖当权,乞假归。入清,闭门不出,仍主持文社,声名甚重。后被迫于顺治九年进京,官至国子监祭酒。十四年南归家居。奏销案起,几至破家。遗命以僧服殓,题“诗人吴梅村之墓”。学问渊博,诗尤工丽,所作歌行均足备掌故。有《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太仓十子诗选》。 ![]() 赠李肤公 先德传家历苦辛,汗青零落剩闲身。 云山笑傲容遗叟,松菊招寻见故人。 犹有田园供伏腊,岂无书卷慰沈沦。 只看五月开尊宴,拨剌汀鱼入馔新。 清代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原名秉镫,字饮光,安徽桐城人。明诸生,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诗》,文章颇有才气,有《屈宋合诂》《藏山阁诗文集》等。 ![]() 九月再过江阴呈李醒斋阁学 其一 蓼花枫叶逐江程,一月扁舟两度行。 潮汐去来游子老,云山迎送故人情。 秋清身觉途中健,客久诗多枕上成。 节近重阳刚惜别,应留萸酒待狂生。 其二 相逢偏值九秋天,屈指分携廿四年。 宾客久无前伴侣,乡园非复旧林泉。 乍承风貌还烦认,曾睹篇章已尽传。 马齿僭君诗记得,每增岁月互相怜。 其三 旧游正值题糕节,此会还当泛菊馀。 谢傅风流常入梦,孟嘉礼法自来疏。 诗肠久涩情难已,酒兴犹存量不如。 见说别离逾二纪,生孙今已列贤书。 其四 漫嗟东阁秘难窥,纵我高谈仍昔时。 著作丛残劳采录,儿孙次第荷恩私。 宠深祇信由天眷,官大何曾令客知。 已约追随同北首,冬寒肯教束装迟。 与江阴诸子言别再集君山朱玉汝要予首倡 秋尽君山两度游,临行又上最高头。 一天云气含风怒,万里江声趁夕流。 牛犊自耕沙面地,渔樯闲驻浪中舟。 酒馀客起联吟兴,莫作骊歌动旅愁。 江阴陆云士明府招饮署斋 澄江官阁动邀宾,意气惟于风雅亲。 名士岂能为俗吏,军城何幸得词人。 啸吟侣外逢迎少,案牍堆边著作新。 为喜同声忘忌讳,病馀彻夜恐劳神。 清代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明诸生,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后定居华阴。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 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毗陵一雁飞。 笑我畏人能久客,嗟君怀土便思归。 风高海气龙王庙,水落江声燕子矶。 卉布家乡多已作,此行须换芰荷衣。 清代 龚鼎孳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明末清初江南合肥人。明崇祯七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甲申年,被李自成任为直指使。清军入北京,起为吏科给事中。顺治间与冯铨等相倾轧,降官。康熙间历任刑、兵、礼部尚书,屡疏为江南请命,又为傅山、阎尔梅开脱,为士人所称。诗文与钱谦益、吴伟业称江左三大家。有《定山堂集》《香严词》等。 ![]() 送沙定峰兼柬梅村先生 娄东吴祭酒,云外尺书来。 说汝杨雄赋,携登郭隗台。 藏山名士业,入洛古人才。 每见文章进,风檐喜一开。 高阁斜阳里,题诗为送秋。 迹奇名姓换,客久雪霜稠。 车上谁张禄,人间问马周。 因风报旧雨,老懒渐知休。 清代 尤侗 尤侗(1618—1704)字展成,一字同人,号悔庵、艮堂、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人。明季已有才名。入清,以贡生为永平推官,因打旗丁罢归。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与修《明史》,三年后辞归。诗词古文均有声于时。有《西堂杂俎》《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及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等。 ![]() 由君山入黄山 君山行尽是黄山,山脊中分大石湾。 帆影忽来千树里,江声若出万峰间。 水云自起羁愁合,野鸟高飞客思闲。 临去尚劳回首望,美人日暮绾湘鬟。 清代 侯方域 侯方域(1618—1654) 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散文家,与魏禧、汪琬齐名。祖父及父辈皆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被黜。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季四公子。入清参加科举,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孔尚任撰《桃花扇》剧本写侯方域与李香君事。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 君山 曾到君山顶上看,春申一去草漫漫。 秋光落水星辰动,梵影悬空嶂岫寒。 自古南风嗟不竞,几时西狩泪还干。 相传二楚称雄日,彩袖凭轩十二阑。 晚登君山大风望江 返照登君山,下视江千里。 大风卷潮来,冲波波立起。 日淡鳅眼红,水深龙宫紫。 有客吹铁笛,一声玄云驶。 再吹老魅愁,三吹新鬼喜。 庶几战死魂,叫出沉江底。 澄江过韩氏园亭四首 其一 不访幽人去,安知野兴长。 江城连薜荔,秋色到衣裳。 槛外收平楚,杯中落远樯。 登楼一万里,醉眼即吾乡。 其二 遍种东篱菊,渊明意若何? 花经众玩尽,香是九秋多。 海日开金粉,江妃立素波。 我思三径外,一采愧蹉跎。 其三 寂寞怜官阁,迢遥忆岭梅。 岂知千万树,都向岁时开? 江月愁中笛,春城醉后杯。 新词倘入破,不敢让清才。 其四 窈窕澄江宅,何时再问津? 君山分楚国,甪里避秦人。 鹤性闲能识,鹿群老更亲。 晚来秋兴起,直欲到鲈莼。 清代 吴 绮 吴绮(1619—1694) 字园次,一字丰南、半兰,号听翁,又号葹叟,别号红豆词人。江都(今属江苏)人。顺治拔贡生,荐授中书舍人,迁兵部主事,擢郎中,出为湖州知府。以事被劾罢官。工骈文,诗学晚唐,又擅填词,得'红豆词人'之雅号。有《林蕙堂集》及传奇《啸秋风》《绣平原》。词集名《艺香词》。 ![]() 江阴陆天涛明府招集署斋 (二首) 秋尽澄江月影寒,南轩煮酒坐更阑。 从他别梦长千里,如此才名始一官。 秋水共知为吏好,著书犹复向人看。 城头山色多飞鸟,谁信金门索米难。 访戴何来系短槎,士龙为政俗无哗。 官斋地隙常锄菜,海国风清好种花。 月魄正圆人对酒,秋心欲动客思家。 谁知未了西窗话,街鼓声声报晓衙。 清代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浙江萧山人。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极富。然援引虽广,以不肯核检原书,每多错误。有《西河合集》。 ![]() 送何岱瞻还江阴觐省 (二首) 蓟门杨柳弄春晴,欲别翻怜邸舍情。 春汎白波分盏尽,夜来红烛照窗明。 西郊草映寒袍色,东阁梅传旧句名。 此去澄江若相忆,延陵城下暮潮生。 春城花落己垂条,万里江关去路遥。 别恨直追申浦棹,离人初上御河桥。 筵前白帢留应少,台上黄金望欲消。 只恐河阳方觐省,便随敷奏上丹霄。 清代 沙张白 沙张白(1626—1691)初名一卿,字介远,号定峰。江南江阴人,诸生,诗多咏古之作,乐府犹佳。著有《读史大略》《定峰乐府》《文选》《辟莽园诗钞》等。 ![]() 登君山 纥干山顶雀呼风,杼轴空哀大小东。 尝胆卧薪前史里,残山剩水夕阳中。 金消王气谋何拙,铁锁长江技己穷。 江左夷吾谁得似,新亭遥拜始兴公。 城南度夏 游踪莫定漫膏车,借得城南水竹居。 烈女湖边回万雉,酒仙祠畔绕双鱼。 风能战暑喧松径,月解窥人瞰草庐。 此外生涯无一事,唐人诗句晋人书。 云亭过黄仔薪 云亭山下屡经过,为有高人掩薜萝。 住处便成狮子窟,前身或是老禅和。 新诗自笑归来少,老态生憎别后多。 旧日橘中曾有约,相携一局烂樵柯。 清代 李寄 李寄(1628—1700)字介立,号因庵,别号由里山人、昆仑山樵、萍客、瓮里书生、白眼狂生、三因居士、后阳子,明末清初江阴人。徐霞客孕妾改嫁后生,从母姓。不娶,以游幕为生,曾访求霞客游记遗册,使成全帙。喜谈兵,熟明末史事,亦喜游历。有《天香阁笔记》《诗钞》及文集。 ![]() 涂次绮山 溪路荣藤木,行来憩石閒。 风声长在树,云影不离山。 弃世何妨懒,趋人那得閒。 老僧真自在,茅屋不曾关。 由里山夜步 独步空山晚色苍,月蹲峰顶客前当。 应声谷响如相答,倒影冈松几倍长。 林外白惊成水路,吟边清觉堕寒霜。 我来暂主閒风月,最是山僧热处忙。 游大石湾 轻云初散净无埃,眼界新晴几倍开。 高浪白能连日动,遥山青欲逐人来。 终输一著于鸥鸟,恨少三閒之屋材。 住向石湾最胜处,饱看饱听大江哉。 野步黄山隅 萋萋径草绿新齐,怕损春光屐缓提。 潮没小桥何处渡,花开野店有人携。 犬惊怪客争来吠,鸟识幽人自在啼。 两岸垂杨藏钓艇,却疑身入武陵溪。 清代 张 夏 张夏,字秋绍,号菇川,江苏无锡人,清代经学家。早年为明诸生,潜心理学,初受业于马世奇,后入东林书院,师从高世泰。康熙间,应江苏巡抚汤斌之邀,至苏州为诸生讲《孝经》、小学。其学先经后史,深于《易》《诗》《春秋》,熟于《十七史》典章制度及历史沿革。著有《洛闽源流录》《五经四书述朱解》《孝经解义》《小学论注》等书。 ![]() 齐天乐 赠陆天涛使君浚江阴城河 仙凫飞处司牛耳,觅来芙蓉城里。挂席初收,推篷一望,濠濮欣然心会。追维江涘。任潮去潮来,关门恐泥。剡曲回舟。怅王猷兴尽前此。 而今溪港毕满,舳舻连泊稳,银蟾涵泚。灯火喧阗,笙歌间作,仿佛秦淮游事。伊人中汜。擅白雪阳春,蒸霞散绮。显济川才,河渠书太史。 清代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浙江秀水人,字锡鬯,号竹垞,晚别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少时痛心明亡,志在恢复。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与修《明史》,对体例多所建议。学问兼工诗、文、词、经学考据。诗与王士禛齐名,词与陈维崧称朱陈。有《曝书亭集》《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 ![]() 满江红 送陆云士宰江阴 仙令行时,正柿叶、翻红满村。易州酒、菊英泛泛,细注离樽。恰值蠲租新诏下,先叫凫舄指南云。问桥东、青竹马骑来,凡几群。 君山翠,堆县门。香湾白,流树根。任垂帘清昼,谱曲黄昏。十里秋花春桂粒,一痕春水上河豚。判明年,小舫练江头,吟对君。 清代 陈维崧 陈维崧(1631—1688) 字其年,号迦陵,清江苏宜兴人。十七岁为诸生,美髭髯,时称“陈髯”。骈文及词,最负盛名。诗各体皆工。康熙间举鸿博一等,授检讨,与修《明史》,越四年而卒。有《两晋南北史集珍》《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迦陵词》。 ![]() 登君山 清秋万壑路漫漫,极目层霄望里寒。 拍岸波涛终浩淼,登楼吴楚在阑干。 多情墓草荒今古,无意江风冷佩环。 更忆昔年曾战伐,孤城明月与君看。 点绛唇 阻风江口 浊浪堆空,暨阳城下风涛怒。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 独眺君山,且共春申语。愁如许,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 过涧歇 暨阳秋城晚眺 坏堞颓关暮烟积。悄乎无人,只闻江声千尺。混茫极。恍见水仙海妾,采月金鳌脊。吾长啸泉底,恐惊织绡客。 春申遗垒在,古戍吹笳,乱洲伐荻。碎把阑干拍。沙草无情,不管兴亡,朝朝暮暮,西风只送巴船笛。 清代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谥文简,诗尚盛唐,倡“神韵说”,为钱谦益之后文坛领袖。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精华录训篆》《蚕尾集》等数十种。 ![]() 江阴何明府邀登君山 楚相何年邑,凄凉此独经。 棘门成宿草,浮远祗空亭。 半壁收吴楚,空江入杳冥。 却思洞庭上,一十二峰青。 青旸桥(四首) 门对青旸桥,家近芙蓉湖。 与郎不相见,为郎歌拔蒲。 黛色连天际,苍苍秦望山。 东巡殊不返,留恨此山间。 白舫烟中树,青山水上楼。 澄江风物好,残腊只如秋。 修竹被晴川,沦漪映空曲。 日夕雪初消,人家在寒绿。 清代 殷誉庆 殷誉庆,字彦来。祖籍松江,清代江都人。著名诗人,诗作颇受王士祯称赏。 ![]() 暨阳怀古 此地勾吴战垒开,尚馀重镇楚江隈。 城边斥堠连天远,海上鱼龙卷浪来。 黄歇冢荒迷蔓草,延陵碑古蚀苍苔。 西风入夜鸣哀角,并和砧声彻晓催。 |
|
来自: 泮溪别馆 > 《古诗词荟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