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你们知道什么是自媒体吗?" 应该来说,不太清楚吧!正如读书这件事一样,对我而言,是一个奇迹。当时,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的,更多的就是网络信息嘛。 话音刚落,老师用着阶梯的形式解释了五个,从博客到短视频的解析。说起博客,正如老师说的,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事情。 作为一枚80后,理应对博客,应该是认识才对,然而并不,就连90后爱玩的微博,那都不是我追随的东西,一直以来,我会这样想,生活挺累的,还有时间关心别人的生活,那纯属太闲嘛? 比如,读书这件事,小时候的我,是不爱的,也是排斥的,但我认识读书,是在江南,记得那会刚来的时候,我应该是一个天真懵懂的女孩,天天有时间,就喜欢在外面溜达,直到天黑,才舍得回到家中。 有一天,路过网红书店《诚品》,来到了2楼,遇见印着粉色封面的小本子,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听店员说,价值168,是限量版,由于心仪的缘故,最终还是入选其中! 到了晚上,站在阳台上,幻想着那些可爱的动作,有过半身斜靠在墙壁上,有过头部前伸在窗台,有过半仰着头,望向夜空...等等,令我总觉得既文艺而可爱,然后拿起笔记本,就想过记录下来。 再次,在一次外出的午后,坐在车厢的后座,翻看着笔记本,里面有过的文字,就像刚发生一样,我觉得好玩而好笑,并承诺:希望一直记录下来。 慢慢地,我开始发现生活的有趣,是可以自己制造的,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文字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能明白写好文字,它是需要思考的事情。 于是,书店成了我的绿荫,书成了我的灵魂。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坐在车厢上,我喜欢去看着外面的东西,听着歌,就像是在看书一样。我会觉得时间并不是那么无聊。 后来,听闻简书是一个发表的平台。我开始了与它的生活,每天试着写一点东西,不管是什么内容,经过了一段时间,平台的小姐姐(一心)发来私信,问我,参加21天挑战赛嘛? 一时兴起的我,一口答应了!在参赛的前一天,我又在害怕完成不了命题的作文,我告诉她,如果做不到的话,那是不是很尴尬? 她说,"不"。然后,我就这样参加了日更赛,从害怕到最后,满心地完成了参赛总结,令我感到开心。就在我比赛结束之后,我以为会因此结束文字的生活。 然而,并不。反倒是那一次又一次的出行,启发了我对记录的兴趣,而在简书的20多万文字里,可以说,是我在江南的记忆,基本没人知道的事情,能知道的也并不认识我。 后来,介于不舍得让关心我的人担心,我开通了公众号,并写下了我与城市的故事,还有那些同行小伙伴的记忆。 意外的是,收到了关注我的人,是在上海认识的女孩,90后,是味高高瘦瘦的河南姑娘。这,令我很是欣慰地接受了苦中作乐的生活,带来了对生活的新鲜感。 好的才华,不是一朝一夕,生活更是如此。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生活的各种原因,当然要现实一点,意识到能帮我的人并不多,正如小月说过的,"要有观点呀",那时候我会觉得无语,没有回应过。 依然喜欢去留下我与某件东西的记忆,作为我对生活的乐趣,没过多久,再次查阅,我发现她悄悄地关注上了,还分享了很多,那一刻我就想说:冬天很冷,心却是暖暖的。 正如前段时间,我在苦恼何处何从,还有自己该怎么做,每天就像一只泄气的气球,渴望我与自媒体的时代更走近一步,却又还没来得及与这座城市有缘份,仍然犹豫该怎么办。 在龙阳路遇见一安徽女孩,她说,广东我去过,但我对哪里的气候不适应;时曾相识地说出了,其实我也一样,在这里再冷,感冒都不见,去到广东,我怎么发现自己像个得了肺病似的,一直咳不停。 以及我说过的,这里的物价真的很高,曾经害怕自己承担不起,左右为难,令到心神不定,不知道怎么办,索性遇到了你,帮忙找了有些优势的地方,暂时安顿下来,令我此刻得以静下心来投入工作。 正如这一天回到房间,不小心想起的话,关于吸粉丝,那必然是让对方看到作者的独特,感到开心,自自然然地别人也会乐意分享出去,以及关注了你,所谓"含沙射影",不就是这样! 所谓文字本身就没有什么需要装饰的,它只不过是对生活的方式,是每一天最真实的样子。它,从来不需要什么道理,也不需要什么观点。 它,就是一篇日记,那也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是关于我与生活的印象。酸甜苦辣,都是散发着人间的烟火,正如这里的生活,看起来很高大上,很多时候令人望而却步,当你走进一看,你会发现:无论在地铁,还是在路旁,随处可见的是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身上有些不可磨灭着光芒,带动了对生活的期望。 所以,我不是一个很会讲道理的人,我想当个积极乐观的女孩,我喜欢说话,但我不爱闲聊,却爱思考,哪怕秃顶,我也乐意! |
|